搜索
复制
2023-01-20 21:41: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搜索
复制
文案:刘欢 绘图:刘庆一(实习)...
中新网成都1月17日电 (记者 贺劭清)滑坡预警预测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十余年间,中国地质科研工作者如何从无到有,建立地震诱发滑坡预测模型?如何撬开震后灾害的“盲盒”?中国地灾防治如何走到世界前列? 围绕上述问题,2022年“科学探索奖”获得者、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
文案:甘甜 绘图:李晓天...
中新网北京1月5日电(刘欢) 没有心跳,一个人怎么能够正常生活?没有适合的心脏移植,一个心衰的病人是否会被宣告绝症?日前,因安装人工心脏而上热搜的脱口秀演员王十七接受了中新网采访,讲述了人工心脏如何帮助他起死回生。 24岁,罹患绝症 在一场中学生运动会上,两个学生发生矛盾。24岁的高中数学老...
中新网北京1月5日电(刘欢) 没有心跳,一个人怎么能够正常生活?没有适合的心脏移植,一个心衰的病人是否会被宣告绝症?日前,因安装人工心脏而上热搜的脱口秀演员王十七接受了中新网采访,讲述了人工心脏如何帮助他起死回生。 24岁,罹患绝症 在一场中学生运动会上,两个学生发生矛盾。24岁的高中数学老...
中新网成都12月28日电 (王利文 何芦恒 安源)野化放归是复壮和重建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对受威胁和濒临灭绝物种具有重要意义。早在2001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大熊猫野化放归工作。截至目前,中国圈养大熊猫已野化放归11只,生活在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野外小种群所在地。检...
中新网成都12月28日电 (王利文 何芦恒 安源)野化放归是复壮和重建野生种群的重要手段,对受威胁和濒临灭绝物种具有重要意义。早在2001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大熊猫野化放归工作。截至目前,中国圈养大熊猫已野化放归11只,生活在龙溪-虹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野外小种群所在地。检...
中新网12月23日电 (张东方)你是否喜欢社交平台的“猜你喜欢”?“刷脸”是否为你省去了很多麻烦?你知道自动驾驶已经让人类解放双手了吗?人工智能这项看似高深莫测的技术,其实早已同我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当我们为人工智能带来更便捷的生活而啧啧称奇时,也对人工智能的前景充满警惕。其发展是否开启了新的潘多拉魔盒?人...
中新网12月22日电 (记者 李金磊)数字化3.0时代,人类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人工智能。如何防止人工智能技术被“恶用”?越来越多的虚拟人是否会取代部分真人职业?如何克服算法歧视,让人工智能实现可知、可信、可控、可用? 围绕上述热点问题,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梁正接受了中新网专访,...
中新网12月21日电 (记者 孟湘君)从AlphaGo的“棋艺”,到自动驾驶的“车技”,从调侃ChatGPT的“会聊天就多聊点”,到讨论AI绘画生成的二次元图像有多惊艳或搞笑,人工智能,似乎正越来越多地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但同时,对于人工智能“不够聪明”、“存在危险”等声音,也持续浮现。现在很火的一些人工智能运用,未来会取代人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