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科学的温度】人工智能时代,科学家会失业吗?

2022-12-23 18:17: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23日电 (张东方)你是否喜欢社交平台的“猜你喜欢”?“刷脸”是否为你省去了很多麻烦?你知道自动驾驶已经让人类解放双手了吗?人工智能这项看似高深莫测的技术,其实早已同我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当我们为人工智能带来更便捷的生活而啧啧称奇时,也对人工智能的前景充满警惕。其发展是否开启了新的潘多拉魔盒?人类该如何保证人工智能始终为我所用?

  21日,中新网记者邀请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对当下人工智能领域热门话题进行解读。

资料图:张宏江。 受访者供图

  人工智能时代,科学家会失业吗?

  未来AI或可和人类一起发表论文,国际人工智能协会前主席约兰达·吉尔近期提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又一种可能性。那么,科研人员会受到挑战吗?相关的知识产权又该如何界定?

  对此,张宏江表示,如今的人工智能在很多方面的能力已经很接近甚至超越人类,但要让它能够对科研人员的论文有所贡献,实际上还需要长期的探索,但是,这种场景在不远的将来很有可能出现。

  张宏江指出,在某些领域,尤其是设计相关领域,如某些医药、材料的设计等,人工智能已经表现出优越的能力,其设计出来的东西超越人类的设计能力。他进一步引用韩国名将李世石对弈阿尔法狗(AlphaGo)的例子表示,人类无法看清AI的路数,而这种场景也同样会出现在科研领域。

  “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势必会给一般科研人员带来挑战,人的许多功能将被代替。”张宏江说。因此,这要求科研人员,甚至整个人类,要更有创意,不断提升跨学科能力,培养跨学科人才。“但人们无需悲观,觉得人类失去价值。人永远是机器的主人,我们不用担心。”

  他认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机器在人类设计的大框架下指挥人来进行实验和研究。而关于知识产权问题,张宏江表示,这个问题并不复杂,谁拥有算法,谁就拥有相应的知识产权,按照机器人人头或者其创造的价值来征税,都是有可能的。

  人工智能如何塑造元宇宙?

  在虚拟空间和朋友们互动,为另一个“自己”花钱购买物品,你在现实生活中没有体验过的,在元宇宙的“第二人生”里或许都可以实现,而元宇宙也正成为人工智能的主战场。

  

9月1日,在上海举行的“AI 元宇宙” 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AI 元宇宙”未来图景引人关注。 汤彦俊 摄

  人工智能是如何塑造元宇宙的?张宏江认为,从虚拟人的角度来说,人工智能在设计和驱动虚拟人方面是不可或缺的技术。

  他表示,在元宇宙中,如果抛开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硬件,核心就是“数字人”。人工智能将成为驱动“数字人”的核心技术,包括表情、语言驱动等。

  他认为,元宇宙中可能会有远超过现实世界人口数量的虚拟人,他们将不再由物理意义上的人来控制,而是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虚拟人来控制。

  张宏江举例称,游戏中,两方阵营较量时,每个角色都是现实玩家在操控,而在元宇宙中,这些角色将会被虚拟人代替,一个虚拟人甚至可能指挥一群虚拟人。

  “这个虚拟人本身有自己智能的自然引擎,它知道如何使用这个引擎,知道在虚拟世界中该如何做出反应,而合成表情和进行对话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在元宇宙里,用AI来驱动整个虚拟人的行为将会非常有意思。”张宏江说。

  人工智能给的“情感回报”会超过家人吗?

  科幻作家郝景芳曾表示,机器人不一定人人都想要,但便捷和舒适是每个人都想要的,因此,一整个房间的每个环节都可能按照人的需要和行为进行调试,形成一个怀抱,所以她预言,未来AI给的“情感回报”或可超过家人。

  

11月5日,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技术装备展区的人工智能体验区,参观者观看机器人踢足球。 中新社记者 殷立勤 摄

  在张宏江看来,从某些方面来说,比如在传授孩子知识技能方面,AI是完全可能超过父母的,但从整体来说,AI不可能在感受上超过家人。

  他进一步指出,如今AI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游戏等场景中,它的确能够抓住用户的某一方面需求,就这一点来说,带给人的情感回报是超越家人的,但这就像玩具一样,能在某个时刻带给孩子同样超过家人的情感慰藉。

  他表示,人类的很多情感在于细微之处,而人工智能目前能做到的细微之处很不均衡。例如,在绘画中,其某些技法的细致程度远超人类,甚至接近照片,但在其他方面却又表现得非常粗糙。

  他认为,如同人的进化一样,AI算法也需要长期的演变和进化,才能做到在细微之处和人类情感相近。就目前来看,AI是不可能做到的。

  那AI的发展是否会“失控”呢?张宏江也表示,人为因素很大程度上起决定作用。目前,学界有很多关于AI伦理、安全性、公平性等的讨论和研究,目的就是希望在设计环节将潜在的问题考虑进来,以保证该技术能够始终沿着有利于人类福祉的方向发展

  人工智能领域哪些研究最有潜力?

  近两年来,预训练模型方面的研究热度不减,GPT-3的出现将该领域的研究再次推向高潮。 GPT-3 是美国OpenAI公司开发的自然语言和大模型,其目的在于利用深度学习来生成人类可以理解的自然语言。

  张宏江认为,无论是语言模型、跨模态模型,还是文图生成等,GPT的表现让人震撼,但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以GPT为代表的大模型研究,将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未来几年非常有潜力的研究方向。

  在他看来,大模型研究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就设计行业而言,包括图文、广告、动画等的设计,创作者只需创作一部分关键任务,剩下的任务则由人工智能协助完成。他表示,这其中值得研究的东西非常多,大模型是AI产业的一个拐点,一定会带来相关产业的一系列变革。

  此外,他还指出,利用AI来驱动科学研究,比如材料设计、医药研发等,也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将成为今后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赣南家具产业嬗变:从“贴牌”到“创牌”

      中新网赣州12月24日电 题:赣南家具产业嬗变:从“贴牌”到“创牌”  中新网记者 吴鹏泉  冬至时节,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家居小镇的一家设计机构内,来自西班牙的黄龙(中文名)坐在电脑前,认真看着部分赣南家具产品的优秀设计方案,“我希望通过融合东西方设计理念,为南康出口家具进行设计,让中国实木家具进一步走进欧洲市场”。 ...

    时间:12-24
  • 聚焦实体经济金融需求 高质量发展下保险业迎发展新机遇

      中新网上海12月24日电 (高志苗)“过去十年,中国保险业走出了从低水平到高质量,从粗放式到精细化,从过去过度竞争到今天有效竞合的转变。”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王俊寿在2022首届中国保险大会上如是说。  以“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主题的2022首届中国保险大会23日在上...

    时间:12-24
  •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风急浪高 信心坚定

      中国网财经12月24日讯(记者 畅帅帅)时至岁末,好消息频频,在防疫“新十条”发布之后,市场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愈发信心十足。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国家高层会议与经济学家纷纷表态:“风急浪高”“信心坚定”。  2023年中国经济如何施策?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会议指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

    时间:12-24
  • 年内证券监管部门开出263张罚单 “剑指”中介机构

      本报记者 邢萌  见习记者 毛艺融  今年以来,证券市场部分中介机构违法违规行为多发,成为监管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  12月22日,海南证监局公告,对德赢(福建)会计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及注册会计师高琦、彭茂勇出具警示函。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截至12月23日,证券监管部门已对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开出263张罚...

    时间:12-24
  • 吉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强调千方百计扩内需

      中新网长春12月24日电 (记者 郭佳)吉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23日在长春召开,“扩内需”成为2023年经济工作关键词之一。会议强调,要千方百计扩大内需,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大刺激和加强引导各类消费。  会议总结了2022年吉林省经济工作,分析研判了当前形势,部署安排了2023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必须坚持稳字当...

    时间:12-24
  • 新疆铁路货运量首破两亿吨 提前8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指标

      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24日电 (吴奇 侯娇 徐丽)12月23日17时50分,一列满载5000吨煤炭的列车平稳起步,从乌将铁路准东站开出,将经由兰新铁路,运往四川成都大坝站,送去电厂急需的“暖心煤”。截至当天,新疆铁路部门完成货运发送量2.017亿吨,提前8天完成2.013亿吨的全年生产任务目标,年内首次突破两亿吨大关。  铁路货运量是新疆经济...

    时间:12-24
  • 微博:拟以15亿元收购新浪总部大厦持有人全部股权

      微博拟15亿元买下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100%股权。  12月23日晚间,微博股份有限公司(NASDAQ:WB,HKEX:9898)发布公告称,公司的全资子公司Weibo Hong Kong Limited与新浪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新浪香港有限公司就买卖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的100%股权订立若干协议,据此,Weibo Hong Kong Limited同意购买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

    时间:12-24
  • 【地评线】金羊网评:释放乡村振兴“组织动能”

      乡村要振兴,组织是保障。“十四五”时期,要在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高基层治理能力上下更大功夫。要加强和改进党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全面领导,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农村党支部作为农村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

    时间:12-24
  •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为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中国贡献”

      中国国家统计局12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8653万吨(13731亿斤),比2021年增长0.5%。至此,中国粮食产量已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央视网12月22日报道,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7498万亩,比上年增加1052万亩,增长0.6%,2019年—2022年三年累计扩大3366万亩。  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作为...

    时间:12-24
  • 辩证看待居民储蓄意愿上升

      居民储蓄意愿上升,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主、被动因素影响,对此,应辩证看待。居民持有的存款增多,有利于经济稳定,但存款增加过多也会抑制消费。必须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持续增强消费能力。  当前,居民的储蓄意愿依然较强。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2.9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2.25万亿元;前三季度,住户...

    时间:12-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