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三体母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为何受到科幻题材作品热捧?

2023-01-19 11:34:20

来源:华西都市报

  “三体”运动有没有解?这是科幻小说《三体》一开始就引入思考的问题。随着电视剧《三体》剧情推进,将展示一个距离地球4光年外有高等智慧生命存在的星系,一颗经历了无数次毁灭与重生、在三颗无规律运动“太阳”的包围下艰难存在的星球,它被称为“三体星”。

  现实世界的“三体”真实存在,并很早就为人类所熟悉,那就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恒星系统——半人马座阿尔法星,这不仅是刘慈欣《三体》的原型,也是卡梅隆《阿凡达》中巨大气态行星“波吕斐摩斯”及其炎热的卫星“潘多拉”的灵感来源。此外,在《流浪地球》中,地球“流浪”的目的地,也是半人马座。

  在不少文学、影视和其他文艺形式幻想中,半人马座阿尔法星都是“宠儿”一般的存在,它有着怎样的魅力和光环,让这么多顶级的作者倾慕于它?

  三颗“太阳”包围的世界

  距太阳系最近的恒星系统

  半人马座阿尔法星是一个三星系统,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恒星系统。科学家们将这三颗星分别命名为半人马座阿尔法星A、半人马座阿尔法星B以及比邻星。比邻星,顾名思义,就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距离太阳系4.22光年。

  在这个三星系统里的另外两颗恒星,距离我们则相对较远。在《阿凡达》中,故事发生的“波吕斐摩斯”星就是围绕半人马座阿尔法星A运转,是一颗巨型气体行星,类似于太阳系的木星。而“潘多拉”则是围绕“波吕斐摩斯”的卫星。

  但是早在2008年,国外科学家就通过观测,排除了半人马座阿尔法星附近有类似木星或土星大小的行星存在的可能性。同时,也与《三体》中描述的无规律三星运行不同,半人马座阿尔法星的三颗恒星,是一个能够预测轨迹的相对简单的系统。

  为何幻想题材总是把目光聚焦于此,这可能和我们对这个“邻居”的密切研究有关。因为离得近,获得的科学信息就显得更加可靠。早期的天文研究就发现,半人马座阿尔法星极有可能孕育生命。

  因此,带着对地外文明的渴求,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将目光投于此星系。在2016年,科学家们在比邻星的周围发现了一颗类地行星——比邻星b,它处于恒星系统的宜居带,大小与地球相似,上面极有可能拥有液态水,一些乐观的科学家们甚至还怀疑上面有生命存在。

  比邻星b的发现可以说是振奋人心的突破性发现,因为它距离我们相对很近。这意味着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是有能力发射探测器前往这颗星球的,人类可以勘测这颗星球表面是否有液态水甚至生命的存在。而比邻星自身也是一颗相对稳定的“太阳”,作为一颗红矮星,它正处于“太阳”的青年时期,在没有意外的情况下其寿命要大于太阳。

  霍金曾提“突破摄星”计划

  有望20年飞抵比邻星

  对于比邻星的探索,人类早已不只停留在理论。尤其当它离我们相对其他星系更近,在要“凑过去”看一看的好奇心驱使下,让我们的科学不断前进。

  2016年4月,科学家霍金宣布启动一项名为“突破摄星”的星际计划,他同时也在微博上和网友进行了交流,而这项计划,正是通过发射宇宙探测器冲出太阳系,将人类的视野带往离我们最近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

  这个计划一经公布,令全球民众感到振奋。但就目前最新消息来看,“突破摄星”依然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在工程实现上,还存在很多风险因素。

  简单来说,“突破摄星”计划,是利用“纳米飞行器”,在短短几分钟内加速到光速的五分之一,即每秒飞行6万公里。这样,只需要二三十年的时间,人类飞行器就能到达比邻星。但是在此以前,人类历史上最快的飞行器,每秒大约只能飞行20公里。

  如何让“纳米飞行器”升空?如何让它以光速的五分之一持续飞行?又如何保证在漫长的20年星际旅途中规避太空风险?这些问题在理论上已得到突破,但在现实工程领域,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

  目前,有消息称,科学家计划在2060年实现这一计划,真正冲出太阳系。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华西都市报》 2023年01月19日  A16)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澳门初级法院宣判太阳城集团创办人周焯华获刑18年

      新华社澳门1月18日电(记者李寒芳)澳门特区初级法院18日宣判太阳城集团创办人周焯华涉不法赌博案,认定案中大部分控诉事实,裁定周焯华103项“许可地方内不法经营赌博罪”、54项相当巨额诈骗罪、3项相当巨额诈骗罪(未遂)、1项“不法经营赌博罪”、1项“黑社会罪”全部罪成,竞合后判刑18年。  其余多名被告也被裁定...

    时间:01-18
  • 六部门:引导太阳能光伏、储能技术及产品各环节均衡发展

      中新网1月17日电 工信部网站17日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把促进新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推动能源电子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形成动态平衡的良性产业生态。引导太阳能光伏、储能技术及产品各环节均衡发展,避...

    时间:01-17
  • 四川丹棱:总投资25亿元的高效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片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中新网眉山1月11日电 (刘忠俊 程欢悦)1月11日,全国单线最大的高效太阳能光伏异质结电池片(HJT结构)生产项目在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8月底建成投产。  据了解,异质结电池技术是太阳能光伏行业最为先进的第三代N型电池技术,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具备高效率、低衰减、耐高温、高双面率四大...

    时间:01-11
  • 获中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 “创新X”系列首发星多项新成果发布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 (记者 孙自法 郑莹莹)获得中国首幅太阳过渡区图像、捕获国际迄今最亮伽马暴、实现国产量子磁力仪首次全球磁场勘测……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卫星创新院)11日对外发布由其抓总研制的“创新X”系列首发星取得的多项新成果。  这是“创新X”系列首发星即空间...

    时间:01-11
  • 我国“人造太阳”发现新的高能量约束模式(科技自立自强)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获悉:近期,该所核聚变大科学团队利用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大科学装置(EAST),发现并证明了一种新的高能量约束模式——超级I模(Super I-mode),对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和未来聚变堆运行具有重要意义。1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

    时间:01-11
  • “人造太阳”基础物理研究取得系列新成果

      中新网合肥1月7日电 (记者 吴兰)实现高性能等离子体稳态运行是未来聚变堆必须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人造太阳”东方超环EAST团队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的基础物理研究成果。  1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时间:01-07
  • “人造太阳”基础物理研究取得系列新成果

      本报合肥1月7日凌晨电(记者常河)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人造太阳”东方超环EAST团队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取得了系列原创性的基础物理研究成果。1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发表了该团队在高能量约束先进模式等离子体运行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实现高性...

    时间:01-07
  • 太阳鸟时评:涵养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

      【地评线】太阳鸟时评:涵养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  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在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今天的中国,是赓续民族精神的中国”,感慨“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  “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天地...

    时间:01-05
  • “习近平总书记的2022·年度瞬间”之六:一滴水可以见太阳

      新华网记者 李洁琼  设计 程媛媛  【学习进行时】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心怀人民、夙夜在公,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2,已经画上圆满句号。  2023,新的一年正在徐徐展开。  新华社《学习进行时...

    时间:01-05
  • 新华全媒+|让更多观众仰望星辰——独家专访《三体》动画制作团队

    由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国产动画《三体》日前开播 上线首日播放量突破1亿 原作描绘了地球人类文明和三体文明 在宇宙中的兴衰历程 曾在2015年获世界科幻大奖“雨果奖”最佳长篇奖项 创造了中国科幻小说的奇迹 使其成为最具价值的中国科幻IP 开启了电影、剧集以及动画的影视化改编之路 万众期待的“三体宇宙”大幕开启...

    时间:1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