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习近平总书记的2022·年度瞬间”之六:一滴水可以见太阳

2023-01-05 09:55:4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记者 李洁琼

  设计 程媛媛

  【学习进行时】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心怀人民、夙夜在公,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2022,已经画上圆满句号。

  2023,新的一年正在徐徐展开。

  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推出年终系列报道“习近平总书记的2022·年度瞬间”。

  今天播发系列之六:一滴水可以见太阳。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期间来到眉山市三苏祠。这里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的故居,是蜀中最负盛名的人文景观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一路走一路察看祠内建筑、陈设、楹联、题记,不时询问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情况,他十分感慨地表示:“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习近平总书记曾自豪地说:“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体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方方面面。

  2022年到地方考察调研,无论多忙,总书记总会抽出时间到当地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走一走、看一看。

  1月,在山西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历经2800余年岁月淘洗的平遥古城。他步行入城,沿街巷察看古城风貌,了解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开展特色经营情况,语重心长地说:“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

  4月,在海南调研,习近平总书记与一个跟着奶奶学织锦的7岁男孩亲切对话,点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手艺活,既传统又时尚”。

  7月,在新疆考察,习近平总书记观看了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说唱展示,他表示,像《玛纳斯》这样的文化遗产,既是少数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要做好保护、传承、整理工作,使之发扬光大。

  10月,在河南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殷墟。他说:“殷墟我向往已久,这次来是想更深地学习理解中华文明,古为今用,为更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借鉴。”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一年来,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全党全社会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5月,中央政治局专门围绕“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时指出,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他还强调,要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为《复兴文库》撰写题为《在复兴之路上坚定前行》的序言中写道: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

  11月,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

  2022年7月底,历时三年精心建设,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中国国家版本馆正式开馆。中央总馆文华堂前,一方刻有“赓续文脉”4个大字的雕塑静静伫立。

  灿若星河的传统优秀文化,滋养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也给予了中国共产党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我们一定能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自己、超越自己,不断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求是》杂志记者 梁佩韵 贵州日报记者 刘骏娇  15分钟能干什么?能去哪里?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元社区,居民出门步行不到15分钟,就能到达社区养老服务站、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托育服务中心、超市……这便是金元社区打造的15分钟生活圈。短短15分钟,“圈”出了居民生活的便利,更“圈”出居民的...

    时间:01-05
  • 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将推出第一批中国特品级旅游资源名录

      记者从今天上午召开的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上获悉,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将加大力度丰富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快推进旅游业振兴发展。包括:有序开展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评定复核。推进全国旅游资源普查,推出第一批中国特品级旅游资源名录。统筹推进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

    时间:01-05
  • 勇闯创新“无人区”

      《求是》杂志记者 黎海华 南方日报记者 吴擒虎  广东东莞松山湖畔,坐落着我国已建成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国之重器”,是我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运行以来取得了多项重要科学成果。  如今,中国散裂...

    时间:01-05
  • 103岁老人患新冠康复出院!医生提醒

    “这位103岁的老人来医院后,既不发烧,也没有‘刀片嗓’,仅表现为情绪低迷、食欲欠佳、疲劳想睡。”12月28日武汉市肺科医院收治了一位103岁高龄患者主治医师陈国玺回忆之所以能及时地把老人送入医院是因为刘奶奶家人通过测量血氧饱和度发现了异常经过近一周的治疗1月2日这位百岁老人顺利从武汉市肺科医...

    时间:01-05
  • 去年前11个月中国警方侦破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犯罪案件8万起

      中新社北京1月5日电 (记者 郭超凯)记者5日从中国公安部获悉,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食药侦部门组织开展“昆仑2022”专项行动,向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突出违法犯罪发起攻势,取得显著成效。截至去年11月底,警方共侦破食药环和知识产权领域犯罪案件8万起,抓获一大批违法犯罪嫌疑人。  聚焦百姓“舌尖上的...

    时间:01-05
  • 外交部发言人:希望各方避免政治化疫情的言行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记者伍岳)针对近期美方涉中国防疫政策的相关言行,外交部发言人毛宁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相关提问时说,中方始终尽最大努力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希望各方专注抗疫本身,避免任何政治化疫情的言行。  毛宁说,疫情发生以来,中方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尽最大努力保护人...

    时间:01-05
  • “五个一百”:为过往留住感动,为未来描绘期待

      中新网北京1月5日电(刘欢)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2中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征集评选展播活动近日正式启动,评选结果将于2023年上半年对外公布。  网络让我们连接在一起,让我们感受到了世间万象,并共同见证了互联网时代下奋斗者的感人时刻。“五个一百”就像一部网络正能量影像集,为我们记录...

    时间:01-05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月8日起,不再对自香港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

      中新网1月5日电 据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官方微信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5日发布关于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的通知。通知称,根据《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44号)有关精神,现决定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自2023年1月8...

    时间:01-05
  • 智能手表、手环、App测血氧靠谱吗?专家:仅供参考

      央广网北京1月4日消息(记者郭佳丽)近日,一些老年人在感染新冠后出现“沉默性缺氧”的问题引发关注,血氧仪也随之成为紧俏货。  在血氧仪缺货、涨价的情况下,有些消费者购买具有血氧监测功能的智能手表、手环,甚至有人通过App和小程序监测血氧。对此,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负责人沙宪政表示,...

    时间:01-05
  • 韩国国会副议长郑宇泽等窜访中国台湾地区 中国驻韩使馆回应

      中新网1月5日电 据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官方微信1月5日消息,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发言人就韩国国会副议长郑宇泽等窜访中国台湾地区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  发言人指出,上月28日至31日,韩国国会副议长郑宇泽及个别议员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会见蔡英文、游锡堃等人。这严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和中韩建交公报...

    时间:01-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