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全球通胀高烧何时退?

2022-12-22 11:43: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世界之问)全球通胀高烧何时退?

  中新社北京12月22日电 题:全球通胀高烧何时退?

  中新社记者 张晨翼

  今年6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创近41年新高,7月英国CPI涨幅创40年来新高,10月土耳其CPI涨幅创近24年新高,南非CPI也在7月升至13年来的最高水平……“通胀创新高”已是今年国际财经领域的高频词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出,人们正经历几十年来少见的高通胀。这既对经济发展前景有深远影响,又与民众日常生活水平息息相关。因此,让通胀高烧早日退去是当下全球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感受通胀高烧之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0月预计,今年的全球通胀率可能是8.8%,远高于去年的4.7%。通胀数据并不是冰冷的数字,它恰似皮肤,帮助人们快速感知周围物价水平的高低。高通胀意味着民众需要付出更多生活成本,幸福感自然遭挤压。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随着高通胀袭来,约75%的美国受访者表示在过去半年中不得不削减开支。美国盖洛普公司新近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一半的美国成年人认为自己家庭因物价上涨而面临财务难题。

  不少发展中国家亦深受高通胀困扰。印度媒体援引今年5月的调查结果说,92%的印度受访者表示在过去3个月里每月家庭开支都有增多。据印度政府在5月中旬公布的通胀数据,印度人的生活成本处于过去8年以来最高水平。“通货膨胀是一位几乎所有印度家庭都不欢迎的客人,可又不得不‘招待’它。”

  欧洲新闻电视台10月援引土耳其调查机构的数据说,超过三分之二的土耳其人需要为购买食品和支付房租作出更多努力。物价水平升高还导致当地债务激增。

  路透社在报道中指出,从海地到苏丹,从黎巴嫩到斯里兰卡,飞涨的食品价格正在加剧当地的贫困和苦难。

  探究通胀高烧之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学家菲利普·巴雷特认为,食品和能源价格上涨是本轮全球通胀高企的主要驱动力。《纽约时报》刊文说,新冠肺炎疫情及乌克兰危机导致相关供应链不畅,不少国家消费需求的增加都共同推动全球通胀水平上升。

  路透社指出,自乌克兰危机发生以来,西方国家对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的制裁导致能源价格进一步上涨。《巴伦周刊》认为,由于俄罗斯和乌克兰是小麦、玉米等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国,这些产品出口遇阻都会加剧全球通胀压力。而相关地区钯、钛等产品的出口不顺容易推高国际特定行业的价格水平。

  从地区角度看,高通胀的主因不尽相同。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杰森·弗曼认为,美国近期高通胀受消费需求上涨的影响较大,欧洲地区则主要表现为能源成本上升驱动的高通胀。

  不同地区间的高通胀也存在一定联系。美国索尔兹伯里大学经济学教授乔纳森·穆诺莫举例说,美元今年一度走强使非洲许多货币相应贬值,埃及、津巴布韦等国货币尤甚。“这相当于放大了整个非洲大陆的通胀压力。”

  寻求标本兼治之道

  菲利普·巴雷特指出,抑制高通胀应该成为政策制定者们当前的首要任务。“若有延迟,或会产生更高的经济成本。”

  如果把货币供应量当成“因”,将通胀水平看成“果”,那么加息就是应对高通胀的常见工具。所以,墨西哥央行连续加息、美联储连续加息、英国央行连续加息等新闻才屡见报端。

  有声音指出,加息总是带有温和的风格,通常希望在避免出现大规模企业破产、失业率激增的前提下实现通胀“降温”。但也有观点认为,各国应审慎对待加息,因为超过一定的度可能会引发经济衰退。世界银行此前警告说,随着多国央行同时加息以应对高通胀,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已经上升。

  除了建议使用正确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不断促进结构性改革来提高生产力等方式来应对高通胀之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强调多边合作的重要作用。

  全球高通胀有共同的“病因”,多边合作便是对症的“药方”。无论是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的负面影响,还是尽量将地缘冲突的风险降到最低,全球多边合作都是一条标本兼治之道。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早前所说,面对高通胀等难题冲击全球经济发展的时刻,加强多边合作至关重要。(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美联储持续加息再薅世界“羊毛”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联储近日批准将利率上调0.5个百分点,并暗示计划到明年春季都会加息,以抗击高通胀。美联储在连续4次加息0.75个百分点后,加息幅度有所回落,基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至此上调至4.25%—4.5%,达到15年高点。这次加息为美联储2022年紧缩行动画上句号。今年以来,美联储为了压制徘徊在近40年高位的通胀,以20世...

    时间:12-22
  • 国际经济观察:欧美顶着经济衰退压力继续加息

      上周,欧美各大央行为了尽快遏制通胀势头,继续顶着经济衰退和主权债务风险的巨大压力,先后宣布加息。  12月15日,美联储在结束年内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加息50个基点...

    时间:12-20
  • 美联储加息美国银行股却跳水,投资者嗅到了什么?

      作者:樊志菁  进入12月以来,美国金融板块遭遇抛售,标普银行指数近三周累计下跌约10%,跌幅几乎是标普500指数的两倍。美联储加息对净息差的提振并未吸引买盘,市场担忧经济衰...

    时间:12-20
  • 美联储加息美国银行股却跳水,投资者嗅到了什么?

      作者:樊志菁  进入12月以来,美国金融板块遭遇抛售,标普银行指数近三周累计下跌约10%,跌幅几乎是标普500指数的两倍。美联储加息对净息差的提振并...

    时间:12-20
  • 中经评论:欧美顶着经济衰退压力继续加息

      上周,欧美各大央行为了尽快遏制通胀势头,继续顶着经济衰退和主权债务风险的巨大压力,先后宣布加息。  12月15日,美联储在结束年内最后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加息50个基点...

    时间:12-20
  • 美媒:美联储继续加息抗通胀,官员预测经济增长陷入停滞

      【透视】美媒:美联储继续加息抗通胀,官员预测经济增长陷入停滞  中国日报网12月16日电 (党超峰)美联储14日批准将利率上调0.5个百分点,并暗示计划到明年春季都会加息,以抗...

    时间:12-18
  • 朱颖:美联储加息打压全球经济增长

      美联储日前将利率再度提高了0.5个百分点。这次加息决定标志着美联储在连续四次加息0.75个百分点后加息幅度有所回落,基准联邦基金利率至此已升至4.25%-4.5%的区间,达到15...

    时间:12-17
  • 推特冻结纽约时报等媒体7名记者账户,当事人:这就是马斯克的言论自由?

      澎湃新闻记者 杨阳  声称支持言论自由的马斯克,冻结了多名记者的账户。  当地时间12月16日,《纽约时报》报道称,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掌管下的推特(Twitter)平台,在1...

    时间:12-16
  • 继续放鹰 美联储年内第七次加息

      当地时间12月14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50个基点到4.25%至4.5%的水平,符合市场普遍预期。这是美联储今年连续第七次加息。当天,美联储发布了经济预测概要,...

    时间:12-16
  • 台湾货币政策主管机构决定加息0.125个百分点

      中新社台北12月15日电 台湾货币政策主管机构15日决定上调政策利率0.125个百分点,该机构负责人表示,这次货币政策调整基调为“温和紧缩”,并暗示20...

    时间:1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