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如何老而不衰?上海科研人员开启细胞充能新赛道

2023-11-14 21:23:2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1月14日电 (陈静 肖鑫)“在人口老龄化的当下,推动老而不衰需求的机会窗口显现,技术提升势在必行。”上海细胞治疗集团董事长钱其军14日指出,全球科学家都在致力于探索出一条“老而不衰”的科学之路,这如“人类登月计划”一样,将会产生深远且广泛的影响。他表示,大家期待科学能够将“衰”和“老”分开,老者不再必须经历饱受病痛折磨、失能痛苦的生命历程。

  据介绍,上海细胞治疗集团的研发团队发现,在老龄化后,细胞“能量代谢”对细胞失能至关重要,遂开启细胞充能新赛道,“乘黄计划”应运而生:以细胞年轻化为基石,引领免疫力变革,重塑肌肤、器官、系统的年轻态,使人更健康、更美丽、更长寿,让生命充满活力。

  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当日披露,其与乔治·斯穆特、安德烈·海姆等4位诺贝尔奖得主签署合作协议,邀请他们成为“乘黄计划诺奖推广大使”。这也是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开启细胞充能新赛道推出的创新举措。

诺奖获得者约瑟夫·泰勒教授参观细胞工厂。(上海细胞治疗集团供图)

  据介绍,在“2023乘黄·诺奖周”上,上海细胞治疗集团邀请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爱德华·莫泽和梅·布莱特·莫索尔夫妇、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约瑟夫·泰勒、20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烈·海姆以及201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本·费林加等6位诺奖获得者到场,展开深入交流。

  据了解,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创建10年来,已累计完成160万份超大型免疫细胞保存库建设,为8万余人提供细胞保存、干预、肿瘤风险监测等一系列细胞年轻化管理产品与服务,并连续多年每年持续投入3亿—5亿元研发经费。基于大量样本和数据,该集团对细胞科技产品和技术进行研究,取得一系列细胞科技底层技术突破,申请专利380个, PCT国际专利74件,授权专利104件。

  在采访中,钱其军介绍,上海细胞治疗集团聚焦乘黄细胞充能战略,计划以数十亿元规模的投入,强化研究;建立全球优质供应链体系;全面系统开展临床研究,确保产品安全性及有效性。研究人员将持续寻找细胞充能的“明星因子”,开发检测细胞充能产品;同时提供高品质细胞充能关键原材料及产品,从源头保障产品品质。

  钱其军坦言,“让细胞改变生命的长度和丰度”,是一场寻求老而不衰之道的攻坚战。上海细胞治疗集团将提前关注健康,建立“治未病”的意识,及早开展“细胞充能”,将“衰”阻挡在“老”的门外。(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多位诺奖得主齐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 聚焦可持续发展

      中新社温州11月12日电 (鲍梦妮 孙自法)11月11日至12日,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温州举行,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参会并就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培养、各国国际合作等接受媒体采访。11月11日,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温州开幕。 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此前欧洲联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公布...

    时间:11-12
  • 中国人群CAR-T细胞治疗的真实数据“出炉” 最佳完全缓解率为58.4%

      中新网上海7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 CAR-T细胞治疗药物的问世,给不少血液肿瘤患者带来福音。记者11日获悉,奕凯达( 阿基仑赛注射液)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r/r NHL)的中国患者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数据“面世”。相关研究在全国17个认证治疗中心纳入患者,数据结果显示,中国患者12个月总生存...

    时间:07-11
  • 诺奖得主丁肇中:中国科学家可以主持最前沿的实验物理

      ◎实习记者 都 芃  5月16日上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丁肇中做客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办的高能论坛,以“从加速器到太空:与中国科学家共同探索基本物理五十年”为主题,分享了多年来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心得体会,以及与中国科学家合作半个世纪以...

    时间:05-17
  • 诺奖得主警告:美对华“敌对”政策或使世界分裂

      中新网5月13日电 据法新社报道,当地时间12日,美国知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表示,美国的对华“敌对”政策或使世界分裂成两个集团,他敦促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投资,而不是“说教”。资料图:美国知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 ...

    时间:05-13
  • 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迎来新希望,相关临床研究在瑞金医院启动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陈跃军高级研究员科研团队创建了一种“能够跨分化阶段和时间点的高通量谱系示踪”的新技术,利用该技术解析了大脑内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分化过程,发现和鉴定了一种可特异性表征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的表面标记分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目的细胞高度富集的供体细胞药物制备新策略,为干细胞...

    时间:04-06
  • 上海汇聚中国约四成细胞治疗企业 将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发展

      中新网上海3月21日电 (记者 陈静)近年来,在利好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引导下,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特别是细胞治疗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一系列新产品新服务为保障民众生命健康提供了新动能。  记者21日获悉,作为全国最具创新活力的细胞治疗产业集聚区之一,上海正抓紧进行技术前瞻布局,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发展,以打造细胞治疗...

    时间:03-21
  • 基因检测、干细胞治疗为罕见病患儿早诊、根治带来希望

      中新网上海2月28日电(记者陈静)如何早期正确诊断罕见病,对全世界而言依旧是个难题。  2023年2月28日是第十六届国际罕见病日,当日,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曾凡一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约80%的罕见病属于遗传病,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已被应用于罕见病的分子诊断,这大大提高了罕...

    时间:02-28
  • 技术迭代快、创新程度大 细胞治疗产业发展潜力大

      技术迭代快、创新程度大、产品可个性化定制  细胞治疗产业发展潜力大(创新驱动 开辟新领域②)  本报记者 吴月辉  和往常一样,早上8点,天津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研究员张英驰来到实验室,换好洁净服,打开生物安全柜的紫外灯,将培养基放在水浴锅中。半小时后,他开始处理细胞。显微镜下,细胞均匀分布,...

    时间:02-27
  • 技术迭代快、创新程度大 细胞治疗产业发展潜力大

      技术迭代快、创新程度大、产品可个性化定制  细胞治疗产业发展潜力大(创新驱动 开辟新领域②)  本报记者 吴月辉  和往常一样,早上8点,天津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研究员张英驰来到实验室,换好洁净服,打开生物安全柜的紫外灯,将培养基放在水浴锅中。半小时后,他开始处理细胞。显微镜下,细胞均匀分布,...

    时间:02-27
  • 细胞治疗产业方兴未艾 学者为加速研究成果转化应用出谋划策

      中新网上海2月19日电 (记者 陈静)近年来, 与免疫细胞治疗领域相关的各项临床研究在全球相继开展,细胞治疗产业随之兴起。  记者19日获悉,在此间举行的“细胞治疗研究与应用创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名誉理事长裴钢强调,细胞治疗被誉为“未来医学的新支柱”,是生物医药的先锋领域,需要以细胞产品作为依托...

    时间:02-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