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法治

基因检测、干细胞治疗为罕见病患儿早诊、根治带来希望

2023-02-28 18:53: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2月28日电(记者陈静)如何早期正确诊断罕见病,对全世界而言依旧是个难题。

  2023年2月28日是第十六届国际罕见病日,当日,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曾凡一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约80%的罕见病属于遗传病,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已被应用于罕见病的分子诊断,这大大提高了罕见病的确诊率。

  “近20年来,发展成熟的DNA二代测序技术和染色体基因芯片技术,对罕见病诊断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曾凡一教授介绍,如果能够及早通过基因检测进行确诊并进行干预,那么这些患儿很可能可以和普通孩子一样正常地生活。

  这位专家坦言,对于某一罕见病,病例数实属稀少,有些临床医师缺少诊断和治疗经验,加上一些医院缺少罕见病治疗所需的仪器、设备等,导致延误病情,发生漏诊和误诊。中国2020年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罕见病患者平均诊断时间为4.81年。

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临床基地向新生儿和其他高危儿童群体提供多个系统的免费基因筛查检测项目。 上海市儿童医院供图

  当日,上海市儿童医院医学遗传临床基地开展遗传咨询门诊义诊,除了来自临床专病专科专家坐诊,现场接受病人问诊,还面向新生儿和其他高危儿童群体提供多个系统的免费基因筛查检测项目。同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的遗传分子诊断科亦开展公益基因检测,10名来自经济贫困家庭且高度怀疑患有罕见病的患儿接受了检测,他们大多发育迟缓或者智力低下,且在以往的各项检查中尚未明确遗传学病因。

  曾凡一教授直言,儿童罕见病最大的特点就是确诊困难,治疗更不易。遗传咨询的最大特点就是多学科融合。据悉,当日的遗传咨询,汇集了上海市儿童医院在罕见病诊治领域最有经验的临床医师和基因检测、分析专家,共同为罕见病患儿及家庭出谋划策。据了解,上海市儿童医院是中国第一批遗传病高通量测序技术临床应用的试点单位之一。曾凡一表示,未来将不断深入开展罕见病发病机制研究,并及时将最新的基因诊断、基因治疗技术转化到临床治疗中。

干细胞移植逾一年的罕见病患儿小凡(化名),得到了根治。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供图

  今年国际罕见病日的主题是“点亮你的生命色彩”。对于罹患罕见病的孩子而言,当下无论是长期的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虽然都无法从根源上治愈疾病,但是可以大幅改善他们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同日,记者走访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被确诊为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8岁男孩亮亮(化名),正在换药。由于皮肤和蝴蝶翅膀一样脆弱,该病患儿被称为“蝴蝶宝贝”。据悉,该院皮肤科邓丹主任团队为亮亮制定了个性化的分指手术方案,手术非常成功。邓丹告诉记者,不久之后亮亮就能和小伙伴们一块儿愉快地学习玩耍了。

  在罕见病的治疗中,干细胞移植是原发免疫缺陷病(PID)的唯一根治方法。今年1月《Science Immunology》期刊发表了来自8个国家(地区)56个机构学者的联合研究报告,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简称:儿科医院)参与了基因分析和体外功能实验,还成功率先完成了相关罕见病的干细胞移植治疗。

  当日,儿科医院,记者见到了完成干细胞移植逾一年的小凡(化名),他得到了根治。小凡3岁起反复咳嗽、腹泻、发热,曾辗转多地治疗。在儿科医院,王晓川教授领衔的临床免疫科团队确诊小凡的疾病源于IRF4基因突变。医生们评估后确定了干细胞移植治疗方案。2021年11月6日,小凡顺利接受了非亲缘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2周,健康的供者细胞就在小凡的体内生长起来,经检测完全替代了他原来的缺陷细胞。

  儿科医院方面介绍,该院临床免疫科团队和干细胞移植团队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诊疗领域建立了集临床、免疫表型、基因型分析和功能实验的精准诊断体系,并探索开展相关靶向治疗,建立了包括产前诊断、出生筛查、疾病队列特征、精准诊断、靶向治疗和干细胞移植等在内的临床诊治体系。(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APP安装卸载自由”何时能够实现?

      近日,工信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要求向用户推荐下载APP应遵循公开、透明原则,真实、准确、完整地明示开发运营者、产品功能、隐私政策、权限列表等必要信息,提供明显的取消选项,经用户确认同意后方可下载安装,保障用户知情权、选择权。(...

    时间:03-01
  • 假“富二代”导演代购茅台酒骗局获刑12年

      座驾是劳斯莱斯魅影,经常出入高端会所,常去赌场挥金如土,社交朋友圈里有与多位娱乐界名人合影,王某在外人眼中是一个年轻多金的“富二代”。然而事实上,所有一切都只是王某营造出的“人设”,都是假象。近日,由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李沧区人民法院审理的...

    时间:03-01
  • 北京一中院司法守护被家暴的“她”

      家暴受害者精神损害赔偿获支持  北京一中院司法守护被家暴的“她”   编者按  今年3月1日是我国反家暴法实施七周年。七年来,“家暴违法”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对家暴“零容忍”,依法严惩施暴者,及时维护受害者是社会共识,更是司法态度。  《法治经纬》版今天聚焦司法守护“她权益”,以期公...

    时间:03-01
  • 2月谣言榜出炉,擦亮眼睛别轻信

      青衣江呈绿色系污染所致、高速公路飞鸟聚集是地震前兆……  2月谣言榜出炉,擦亮眼睛别轻信   【辟谣】  ◎本报记者 陈 曦  2月,我们迎来了立春和雨水节气。虽然是乍暖还寒的时候,但泥土下的生命已经感受到春雨的召唤,开始奋力发芽。  然而,在这一片生机勃勃的背后,各种谣言也蠢蠢欲动:青衣...

    时间:03-01
  • AR耳机让用户“看到”隐藏物体

      科技日报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7日消息,该校研究人员制造了一种增强现实(AR)耳机,可以让佩戴者获得X射线视觉。  该耳机名为X-AR,结合了计算机视觉和无线感知,可以自动定位隐藏在视线之外的特定物品,引导用户将其取回。该系统利用了射频(RF)...

    时间:03-01
  • 张思平追忆厉以宁: “作为深圳人,我们怀念和感激厉教授”

      深圳市原副市长张思平追忆厉以宁:  “作为深圳人,我们怀念和感激厉教授”   2月27日19时31分,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厉以宁因病逝世,享年92岁。  消息传来,社会各界对厉以宁的逝世表示沉痛悼念。  作为我国最早提...

    时间:03-01
  • 江苏常州37名快递员圆了大学梦

      常州37名快递员圆了大学梦  企业:无论毕业后是否回原单位就业 只要愿意深造就承担学费  近日,江苏常州37名快递员以常州工学院2023级物流管理专业新生的身份参加开学典礼,开始了为期两年半的学习。据透露,专升本方面,只要学分达到相应要求,完成学业后他们即可获得成...

    时间:03-01
  • 北京:鼓励有条件的区增加成品粮储备

      本市提升粮食应急加工能力 推进粮食收购入库、储存、销售出库全链条实时在线监管  鼓励有条件的区增加成品粮储备   在2月28日召开的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上,市粮食局部署了2023年粮食和物资储备重点工作。今年,市、区两级政府常规储备和临时储备要全部...

    时间:03-01
  • 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8千米

      中新网3月1日电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3月1日00时49分在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62度,东经102.00度)发生3.3级地震,震源深度8千米。图片来源:国家地震台网官方微博...

    时间:03-01
  • 能多领一笔钱?这些新规3月实行!

      中新网北京3月1日电 3月起,新修订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正式实行,新办法强调向参与工程建设的群众发放劳务报酬 。同时,医疗、食品、环保等领域也有一批新规值得关注,将影响大家的生活。资料图 杨宗盛 摄  以工代赈新办法施行  国家发改委对2014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以工代赈管理办法》进行...

    时间:03-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