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迎来新希望,相关临床研究在瑞金医院启动

2023-04-06 13:22:05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陈跃军高级研究员科研团队创建了一种“能够跨分化阶段和时间点的高通量谱系示踪”的新技术,利用该技术解析了大脑内多巴胺能神经细胞分化过程,发现和鉴定了一种可特异性表征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的表面标记分子,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目的细胞高度富集的供体细胞药物制备新策略,为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带来新希望。

  4月6日,该重要成果以封面论文形式正式发表于国际干细胞顶级期刊《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影响因子 24.6)上。

  在发表的论文中,研究团队介绍“能够跨分化阶段和时间点的高通量谱系示踪”的新技术。网站截图

  陈跃军说,多巴胺在大脑里像信使一样,帮助传递信息。多巴胺系统功能障碍,与帕金森氏病等密切相关。

  帕金森病是全球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原因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了退行性变,造成纹状体多巴胺分泌不足,进而引起震颤、运动迟缓、步态异常等运动功能障碍。目前我国帕金森病患者群体约400万,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约为1.7%,是中国日益老龄化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传统的以左旋多巴为主的药物治疗只能改善症状,且后期存在严重药物副作用。

  目前通过移植外源神经细胞治疗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最具潜力的治疗策略。科学家把一类特殊的干细胞(人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中脑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然后移植到患者脑内,替代脑内丢失的多巴胺能神经元,从而实现神经再生和功能重塑。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如目的细胞比例低、非目的细胞性质不明、缺乏可靠质控方法、细胞药物批间差大等。这些问题阻碍了细胞疗法的临床快速转化。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团队首先创建了“能够跨分化阶段和时间点的高通量谱系示踪”的新技术,并应用该技术解析了人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多巴胺能神经细胞的过程,对供体细胞药物内的目的细胞和非目的细胞进行了全面转录组鉴定,并对其分化路径作了清晰描述,这为实现分化过程的全流程质控提供了重要的底层技术支撑;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特异性表面标记分子,研究团队利用这一特异性标记分子开发了目的细胞高度富集的供体细胞药物制备新策略,可以极大地提高移植后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比例,为实现更安全有效的帕金森病细胞替代疗法迈出了重要一步。国际同行评审专家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在此研究基础上,团队已申请了三项国际发明专利。

  基于以上成果,研究团队已携手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启动了帕金森病自体干细胞治疗临床研究项目,通过强化产学研用协同联动,推动形成再生医学研究和精准医学治疗新模式,造福患者。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专家:运动可延缓帕金森病发生发展 早诊应关注临床前期症状

      中新网上海4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目前中国帕金森病患者群体人数众多,是日益老龄化社会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今年的4月11日是第27个世界帕金森病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专家强调运动可以延缓帕金森病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应关注帕金森病患者运动障碍出现前的临床前症...

    时间:04-11
  • 基因检测、干细胞治疗为罕见病患儿早诊、根治带来希望

      中新网上海2月28日电(记者陈静)如何早期正确诊断罕见病,对全世界而言依旧是个难题。  2023年2月28日是第十六届国际罕见病日,当日,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所长曾凡一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约80%的罕见病属于遗传病,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已被应用于罕见病的分子诊断,这大大提高了罕...

    时间:02-28
  • 中美研究团队发现新型结晶抑制剂,或成为肾结石患者福音

    新华社天津2月3日电(张建新、焦德芳)日前,天津大学龚俊波团队与休斯敦大学等开展国际合作,成功发现一种新型结晶抑制剂。该抑制剂可有效抑制诱发尿酸盐结石形成的晶体生长,有望为肾结石患者带来福音。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早期肾结石症状不...

    时间:02-04
  • 国际研究团队用激光成功引导闪电放电

    天空中闪电放电会造成相当大的损害和人员伤亡,因此除传统避雷针外,科学家也在寻求更好的保护方法。一个国际团队近日在英国《自然·光子学》杂志上发表研究说,他们展示了由短而强的激光脉冲在天空中形成的激光束可在相当长距离上引导闪电放电。闪电是一种复杂的现象,由暴风云和地面之间正负电荷的不平衡引起。闪电不...

    时间:01-18
  • 国际研究团队用激光成功引导闪电放电

    天空中闪电放电会造成相当大的损害和人员伤亡,因此除传统避雷针外,科学家也在寻求更好的保护方法。一个国际团队近日在英国《自然·光子学》杂志上发表研究说,他们展示了由短而强的激光脉冲在天空中形成的激光束可在相当长距离上引导闪电放电。闪电是一种复杂的现象,由暴风云和地面之间正负电荷的不平衡引起。闪电不...

    时间:01-18
  • 基因工程化间充质干细胞为帕金森病治疗带来曙光

      科技日报讯 (记者赵汉斌)帕金森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中老年健康的“第三杀手”。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了解到,该院季维智院士、李天晴教授团队在应用基因工程化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帕金森病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伙伴期刊—帕金森病》。  目前,我...

    时间:01-04
  • 清华研究团队发现新冠病毒纳米抗体 对变异株具有广谱高效中和活性

      本报讯(实习记者 何蕊)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多种病毒变异株不断出现,导致现有疫苗和中和抗体活性降低或消失,对新一代抗体药物的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清华大学研究团队日前发现了一种纳米抗体,对目前国内外出现的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株BF.7、BQ.1.1和XBB等具有高效中和活性,为研发新一代纳米抗体药物提供了...

    时间:01-04
  • 聚焦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多元共建 研究团队建言发挥多方作用

      中新网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张素)“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研究团队据此聚焦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多元共建,助力相关部门在建设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等方面重点施策。  记者26日从毕马威中国医疗健康与生命科学行业咨询服务团队获悉,该团队在国家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

    时间:12-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