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生活

全国首批“5G眼科巡诊车”启用 AI医生10分钟完成眼部体检

2023-06-05 19:38:1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6月5日电 (蔡敏婕 邰梦云)中国首个“5G智能眼科巡诊车”项目5日在广州正式启用,首批3台人工智能巡诊车将深入各地城市,提供专业的眼健康智能筛诊服务。

  记者现场体验发现,5G智能眼科巡诊车设备相当先进,从视力、验光、眼压、眼前段到眼底彩照等一系列眼科检查,都可以在车上“一条龙”实现。

全国首个“5G智能眼科巡诊车”启用 蔡敏婕 摄

  记者坐下体验视筛仪,才几秒钟,便可将左右眼度数精确测量出来,并显示有散光;进入最里层体验平时预约等候时间比较久的眼底彩照拍摄,不到30秒,便可完成左、右眼的测量,而且双眼高清彩色眼底照片清晰地在侧嵌于车身的大屏幕中显现。

  据介绍,这台巡诊车全程有人工智能医生坐诊,人工智能系统完成初筛,若有眼部问题会即时反馈,并指导患者进一步转诊。这“一条龙”的眼睛多项目体验服务,全程约10分钟便可完成。

  据该项目负责人、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副主任林浩添介绍,当天启动首批巡诊车共有3台,搭建5G智慧移动眼健康医疗平台,平台由“一网一车一平台两智能”构成,即以一张安全可靠的5G医疗专网为基础,以搭载验光仪、眼底相机等检测设备的5G智能眼科巡检车为硬件载体,以覆盖预约、筛查、问诊、随访、宣教等业务的一体化应用平台为抓手,以区块链和人工智能辅助系统为服务能力保障,建立满足分级诊疗的新型医疗服务模型。

  林浩添介绍,巡诊车将定期在中国不同城市间提供专业眼健康评估,团队将前往中小学校、养老院及社区等进行筛诊,提供覆盖“预防-筛诊-干预-追踪”的全方位高质量眼健康服务。让这个“可移动的眼科医院”,深入到城市以及边远地区,便捷服务更广泛的人群。

  当天,《中国城市眼健康指数》研究项目启动,这是首次开展基于城市尺度的国民眼健康状况研究及评估。本次项目,初步设计了包括自然建筑、社会发展、生活方式、眼病防治等4个方面指标体系。同时,该指数将融合传统政府统计数据与多项已有研究数据,并与“5G智能眼科巡诊车”采集数据进行验核和互校,保证客观性。(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30年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世界

      【科技创新世界潮】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报道,来自美国和英国的8位人工智能(AI)专家就这项技术在未来10年将如何改变人们生活进行了预测。这些专家表示,到2030年,AI可以照顾老人、制作电影、授课、提升经济、帮助解决能源危机等。  不过,也有越来越多人呼吁监管机构控制AI的发展,担心其过度发展可能导致失业潮。  ...

    时间:05-31
  • 北京力争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3000亿元

      中新社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陈杭)30日,《北京市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实施方案(2023-2025年)》(下称《方案》)发布。《方案》提出,到2025年,北京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3000亿元(人民币,下同),持续保持10%以上增长。  《方案》指出,北京要全力夯实人工智能底层基础,筑牢产业创新发展底座。按照集约高...

    时间:05-30
  • 东西问·消息丨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对“人工智能威胁论”并不认同

      中新社北京5月30日电 (韩禹)“如果你担心人工智能被恶意使用来伤害我们,我百分百同意你;但如果谈论的是人工智能本身变得邪恶并伤害我们,我对此并不担心。”30日,在北京举行的中新社第二届“东西问智库”主题论坛上,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教授、知名人工智能学者亚瑟·阿布-穆斯塔法(...

    时间:05-30
  • 人工智能应用驶上“快车道” 业界持续拓展应用领域

      中新网广州5月30日电 (记者 蔡敏婕)依托数字人技术、语音生成技术、剧情脚本创作技术,10分钟可以完成数字人直播间的制作;可以支持用户自由输入,只需一句话AI可以让文字秒变精美画作……  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让通用智能赋智于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成为可能。在近日举行的2023年中关村论坛、2023万象大会、2023小蛮腰科技大...

    时间:05-30
  • 中国信通院:编制纸鸢开放人工智能模型许可证 促大模型落地

      中新网5月30日电 题:中国信通院:编制纸鸢开放人工智能模型许可证 促大模型落地  中新财经记者刘育英  记者从29日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主办的OSCAR开源合规沙龙上获悉,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产业各方共同编制“纸鸢”开放人工智能模型许可证,旨在为共同打造具有变革意义的大模型开源项目奠定坚实基...

    时间:05-30
  • 人工智能大模型应如何发展、治理?科技部副部长提出四点倡议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宋宇晟)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论坛”28日在北京举行。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在致辞中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治理提出四点倡议。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论坛”现场。论坛供图  吴朝晖指出,当前,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异常活跃,一批里程碑意义的前沿成果陆续突破,...

    时间:05-30
  • 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生命健康......安徽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今天,“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安徽省,采访团将在安徽多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增效,截至去年底,安徽省有一半的上市企业和八成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都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何培育新兴产业?  一起来跟记者探访安徽创新馆  安徽创新馆是一站...

    时间:05-29
  •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创新活力(国际论道)

      无人驾驶车自动识别信号灯;智能算法实现发电、用电自动匹配;智能影像快速给出诊疗判断;智慧工厂对生产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当前,人工智能正不断赋能中国各行各业,成为中国创新发展、产业升级、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不少外媒报道称,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治理体系方面,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硬核成果不断涌现” ...

    时间:05-29
  • 人工智能现在能有多“聪明”?

      人工智能现在能有多“聪明”?  柔性物流四向车“一车跑全仓”AR眼镜可“同声传译”   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其身高达1.77米,重量为52公斤 摄影/本报记者 李娜  正在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上,“人工智能”无疑是最热门的关键词。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智能穿戴,是量子计算还是5G通信,甚至碳中和,众多前沿科技的背后都离不开人...

    时间:05-29
  • AR眼镜可“同声传译” 人工智能现在能有多“聪明”?

      人工智能现在能有多“聪明”?  柔性物流四向车“一车跑全仓”AR眼镜可“同声传译”  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其身高达1.77米,重量为52公斤 摄影/本报记者 李娜  正在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上,“人工智能”无疑是最热门的关键词。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智能穿戴,是量子计算还是5G通信,甚至碳中和,众多...

    时间:05-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