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创新活力(国际论道)

2023-05-29 16:47:0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无人驾驶车自动识别信号灯;智能算法实现发电、用电自动匹配;智能影像快速给出诊疗判断;智慧工厂对生产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当前,人工智能正不断赋能中国各行各业,成为中国创新发展、产业升级、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不少外媒报道称,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治理体系方面,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硬核成果不断涌现”

  不久前,天津港的智慧码头吸引了彭博社的关注。“利用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及5G等技术,工作人员可远程实时控制无人驾驶电动集装箱卡车进行装卸作业。通过这种方式,码头成功解决了工人安全、员工短缺和成本问题。”彭博社报道称。

  智慧码头是当前中国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美国外交学者网站报道称,近年来,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硬核成果不断涌现。今年2月,中国宣布开发人工智能算法,帮助卫星躲避空间碎片。与此同时,中国还在开发一个由立方星组成的平台,该平台使用人工智能决策,可用于防御针对中国太空资产的攻击。

  “在中国,人工智能已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拉美社报道称,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无现金支付、自动驾驶、无人机、机器人、5G连接和大数据分析等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目前,中国还出现了“人工智能酒店”,由员工和机器人共同负责客房服务、餐厅服务等,客人可以通过人脸识别自助办理入住手续。中国的官方媒体团队中也已有了人工智能主播,其外貌和姿态都相当逼真,以至于很难相信其由人工智能程序生成。人工智能也在医疗保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是不少疾病诊断、血栓检测、假牙制作等设备和软件的底层技术。

  专利数量反映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活力。《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2018年1月至2022年10月间,全球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共申请115万件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专利,其中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3个国家分别是中国(64.8万件)、美国(19.1万件)和韩国(5.28万件)。中国的专利申请量比第二名及第三名的总和多一倍,这意味着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非常活跃。

  当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正在逐步形成。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代表性企业超过4200家,约占全球16%。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乔治城大学科技政策小组今年2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21年年底,中国拥有超过1600家人工智能公司,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从2015年到2021年,有1239家中国人工智能公司在36个国家吸引了2299笔投资,筹集了1100亿美元。

  “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是中国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起点。当前,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中国正在利用人工智能建立发展优势、加快创新步伐。”“美国之音”电台网站报道称。

  多方持续创新发力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多方持续发力。

  拉美社报道称,2017年,中国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自那之后,中国加快了步伐,力争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等目标。这一进程伴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以及制定实施关于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的政策。当前,中国还在不断完善相关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向进一步发展的目标不断迈进。

  近期,以ChatGPT为代表的一批现象级应用出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烈讨论。路透社、《经济学人》等外媒报道称,中国科技巨头正在加快推出相关应用,在人工智能竞赛中争取一席之地。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科技企业正在竞相推陈出新。中国科技行业目前正围绕人工智能进行深刻转变。”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报道称。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国也展现了强劲实力。《日本经济新闻》与荷兰学术信息公司爱思唯尔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在2019年首次在人工智能相关论文的质量方面跃升至世界第一。目前,中国人工智能相关论文数量及质量仍显著领先。2021年,中国人工智能相关论文数量是美国的约2倍,为4.3万篇。以“被引用数”进入前10%的论文数量作为论文质量指标,2021年,中国论文在高被引论文中占7410篇,比美国多70%左右。

  “中国培养了世界上最顶尖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在顶级人工智能会议上发表论文的研究人员中,来自中国的人数超过其他任何国家。”美国《时代》周刊杂志网站日前报道称,“中国政府还在努力提升其国内科学基础。为了吸引人才,中国政府推出了多项人才引进计划。”

  治理体系的完善,进一步助力中国人工智能健康有序发展美国媒体Axios报道称,中国在人工智能监管方面领先全球。自2021年以来,中国出台了包括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新一代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等在内的系列文件,保障了公民权利。目前,中国用户有权关闭算法推荐服务、有权决定何时向他们提供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中国还在2022年推出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以防止人工智能用于深度造假。

  “为长期增长奠定基础”

  “人工智能是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招’。”美国外交学者网站发文称,预计中国2023年将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147亿美元,约占全球投资的10%。到2026年,这一数字估计将达到260亿美元左右。

  “今后,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领先势头可能还会持续。”《日本经济新闻》称,中国的目标是到2030年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预计中国科技企业将继续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研发,众多初创企业也将不断发力。

  “中国已经设定了到2030年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全球领导者的清晰目标。中国发布的一系列治理措施将进一步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赋予优势。未来,中国可能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进一步脱颖而出。”福克斯新闻网报道称。

  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报告称,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迭代,驱动应用场景不断落地,生成式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大模型、智能决策等热点也为中国人工智能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也催生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需求,为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的长期增长奠定了基础。预计中国人工智能市场支出规模将在2023年增至147.5亿美元,约占全球总规模1/10。2026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超过260亿美元,硬件占比达56%。

  美国《国家》周刊网站报道称,基于中国强大的技术基础、消费市场“无可置疑的优势”和强有力的政策驱动,中国的人工智能正在突飞猛进,并且有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记者 林子涵)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5月29日 第 10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人工智能现在能有多“聪明”?

      人工智能现在能有多“聪明”?  柔性物流四向车“一车跑全仓”AR眼镜可“同声传译”   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其身高达1.77米,重量为52公斤 摄影/本报记者 李娜  正在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上,“人工智能”无疑是最热门的关键词。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智能穿戴,是量子计算还是5G通信,甚至碳中和,众多前沿科技的背后都离不开人...

    时间:05-29
  • AR眼镜可“同声传译” 人工智能现在能有多“聪明”?

      人工智能现在能有多“聪明”?  柔性物流四向车“一车跑全仓”AR眼镜可“同声传译”  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其身高达1.77米,重量为52公斤 摄影/本报记者 李娜  正在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上,“人工智能”无疑是最热门的关键词。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智能穿戴,是量子计算还是5G通信,甚至碳中和,众多...

    时间:05-29
  • 人工智能让元宇宙“失宠了”?业内专家有不同看法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记者 宋宇晟)当生成式人工智能屡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此前还炙手可热的元宇宙似乎被“抢了风头”。不少人觉得,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如同一个备受宠爱的孩子,而元宇宙好像有点失宠了,甚至有人断言“元宇宙已死”。  但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董事、IEEE标准协会主席兼IEEE元宇宙标准委员会创...

    时间:05-28
  • 人工智能让元宇宙“失宠了”?业内专家有不同看法

      中新网北京5月28日电(记者 宋宇晟)当生成式人工智能屡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此前还炙手可热的元宇宙似乎被“抢了风头”。不少人觉得,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如同一个备受宠爱的孩子,而元宇宙好像有点失宠了,甚至有人断言“元宇宙已死”。  但在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董事、IEEE标准协会主席...

    时间:05-28
  • 距离人工智能走进千家万户,还有多远?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记者 宋宇晟)“我认为,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让通用智能赋智于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成为可能。我们已经进入到了这样一个新的阶段。”  5月26日,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指出。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论坛方供图 ...

    时间:05-27
  • 距离人工智能走进千家万户,还有多远?

      中新网北京5月27日电(记者 宋宇晟)“我认为,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让通用智能赋智于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成为可能。我们已经进入到了这样一个新的阶段。”  5月26日,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指出。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

    时间:05-27
  • 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6月杭州举办 世界微循环大会9月首次来华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25日下午在北京举行2023年科协系统国际会议专题发布会宣布,中国科协今年下半年将举办多场重要国际会议,其中包括6月9日至11日在浙江杭州举行2023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6月13日至15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第六届中国(国际)核电仪控技术大会...

    时间:05-26
  • 百度李彦宏:大模型改变了人工智能并即将改变世界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刘育英 杜燕)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26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上谈及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时表示,当下是一个以大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新时代,大模型改变了人工智能,即将改变世界。  人工智能是2023中关村论坛热议的焦点之一。李彦宏说,当前人工智能之所以再次成为人类创新的焦...

    时间:05-26
  • 2023小蛮腰科技大会暨AIGC人工智能峰会开幕

      2023小蛮腰科技大会暨AIGC人工智能峰会开幕,大咖云集  元宇宙之父 人工智能女王 都“来了”  羊城晚报记者 李钢 邹丽珍  为期两天的2023小蛮腰科技大会暨AIGC人工智能峰会5月25日在广州开幕。本届大会以“迎接未知!Think Different!”为主题,吸引了全球110余位知名学者、企业家和投资人等共...

    时间:05-26
  • 在发展中治理完善人工智能大模型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数字技术、智能经济与数字化产业成为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重点领域。发布仅6个月的ChatGPT,已掀起全球人工智能(AI)产业的大模型热潮。在日前举办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中,AI大模型带来的安全挑战和发展机遇成为与会专家热议话题。  赋能千行百业  ChatGPT在与人类对话、写...

    时间:05-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