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人工智能大模型应如何发展、治理?科技部副部长提出四点倡议

2023-05-30 13:18: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5月30日电 (记者 宋宇晟)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论坛”28日在北京举行。科技部副部长吴朝晖在致辞中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治理提出四点倡议。

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论坛”现场。论坛供图

  吴朝晖指出,当前,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异常活跃,一批里程碑意义的前沿成果陆续突破,带动了全球人工智能创新的新一轮热潮。

  一是ChatGPT大模型技术拉开了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序幕。ChatGPT超大规模的参数在工程化加载后展现出至今最高的对话意图理解和逻辑认证能力,从而实现了人工智能的一次历史性跨越;通过单一模型实现了人机对话、机器翻译、助写文稿等多种任务,具备了跨任务的通用性,实现了复杂系统下的能力涌现,探索了一条通用人工智能发展的可行之路。可以预见,语言大模型不会是最终的形态,跨文本、语音、视觉等多模态的大模型正在快速成熟,最终将实现能够自主学习、实时交互的聚生智能。

  二是通用人工智能将引发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变革和重塑。从经济领域来看,将开辟发展的新赛道。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代聊天机器人有望重塑传统搜索引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创造更多跨业态、多元化、高效率的商业模式。从社会领域来看,将创造服务的新模式。随着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服务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大模型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将加快实现个性化、专属化的数字医院愿景。从文化领域来看,将呈现创新的新业态、新形势。生成式人工智能拓展了艺术创作的边界和文学创作的范式,文化产品将极致繁荣;多模态交互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提升跨领域、跨时空的文化传播效果,将加速文化融合的进程。

  三是通用人工智能有望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智能增强的时代。在智能增强时代,人机共存,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将交互并行。“人-物理世界”的两元空间将转换为“人-物理世界-智能机器-虚拟信息世界”的四元空间。机器的智能化能力不断提高,有望补齐感知、记忆、推理、情感上的短板,并将逐步拥有自主决策、自主学习和自主调节等能力,越来越显示出通用、类人、智慧的特征。人机交互技术将日益革新,将满足情景感知的自动化、实时化和个性化要求,持续颠覆用户体验的同时,达到了智能增强的目的,进而产生超级智能和融合智能等新形态。

  吴朝晖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早在2017年颁布实施了发展规划,部署了重大项目,建设了开放平台,扩展了应用场景,为国产大模型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营造了良好环境。

  现场,吴朝晖就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与治理提出四点倡议:

  一是坚持开源协作,加强大模型技术持续创新。要鼓励大模型开源发展,协同解决透明性、稳定性等共性问题。要进一步推动算力资源和数字资源的开放共享,加快形成大模型的产业生态。

  二是坚持场景驱动,加强大模型行业应用落地。要着力推动场景创新,以场景应用来推动技术迭代升级。要加快大模型技术在制造、医疗、电力等重点领域的落地应用,更好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三是坚持技术向善,加强大模型伦理风险治理。要以负责任的态度推动大模型发展,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伦理风险和治理体系的研究。同时,要加强大模型的安全可靠、安全可信、隐私保护等技术研发,为大模型的治理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四是坚持开放理念,加强大模型国际交流合作。要积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聚焦大模型助力科学发现、工程研发,以及解决环境治理、能源管理等可持续发展问题,不断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合作空间。

  吴朝晖表示,大模型技术为人类社会发展带来普遍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将会带来许多方面的治理挑战,需要社会各界携手并进,共同迎接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浪潮,推动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造福人类社会。(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报告:中国10亿级参数规模以上大模型已发布79个

      中新网北京5月29日电(记者 宋宇晟)2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所长赵志耘发布了《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大模型呈现蓬勃发展态势。近年来,中国大模型技术沿各技术路线迅速发展,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视觉和多模态等领域涌现出多个...

    时间:05-29
  • 大咖连线|专访李开复:大模型,谁能笑到最后?

      中新经纬5月29日电 (马静)“在AI 2.0时代,大模型的价值绝对不只是‘无所不知’的AI引擎,而是能带来应用的颠覆和爆发,会让我们今天用的每一个生态、应用统统重写一遍。”28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大模型”分论坛上,创新工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李开复称,投身人工智能40年,近期AI 2.0和大模型的启动使他非常兴奋,不仅跟同事...

    时间:05-29
  • 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生命健康......安徽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今天,“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安徽省,采访团将在安徽多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增效,截至去年底,安徽省有一半的上市企业和八成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都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何培育新兴产业?  一起来跟记者探访安徽创新馆  安徽创新馆是一站...

    时间:05-29
  •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创新活力(国际论道)

      无人驾驶车自动识别信号灯;智能算法实现发电、用电自动匹配;智能影像快速给出诊疗判断;智慧工厂对生产流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当前,人工智能正不断赋能中国各行各业,成为中国创新发展、产业升级、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不少外媒报道称,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治理体系方面,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硬核成果不断涌现” ...

    时间:05-29
  • 大模型掀热潮 中国着力打造开源生态

      (经济观察)大模型掀热潮 中国着力打造开源生态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刘育英)在全球的大模型竞赛中,中国已占有一席之地。从2023中关村论坛上记者了解到,打造开源生态已经成为中国业界的选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源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怀民援引统计称,过去5年在世界上参数...

    时间:05-29
  • 大模型掀热潮 中国着力打造开源生态

      (经济观察)大模型掀热潮 中国着力打造开源生态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刘育英)在全球的大模型竞赛中,中国已占有一席之地。从2023中关村论坛上记者了解到,打造开源生态已经成为中国业界的选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源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怀民援引统计称,过去5年在世界上参数量超过百亿的大模型大约有4...

    时间:05-29
  • 人工智能现在能有多“聪明”?

      人工智能现在能有多“聪明”?  柔性物流四向车“一车跑全仓”AR眼镜可“同声传译”   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其身高达1.77米,重量为52公斤 摄影/本报记者 李娜  正在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上,“人工智能”无疑是最热门的关键词。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智能穿戴,是量子计算还是5G通信,甚至碳中和,众多前沿科技的背后都离不开人...

    时间:05-29
  • AR眼镜可“同声传译” 人工智能现在能有多“聪明”?

      人工智能现在能有多“聪明”?  柔性物流四向车“一车跑全仓”AR眼镜可“同声传译”  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其身高达1.77米,重量为52公斤 摄影/本报记者 李娜  正在召开的2023中关村论坛上,“人工智能”无疑是最热门的关键词。无论是自动驾驶还是智能穿戴,是量子计算还是5G通信,甚至碳中和,众多...

    时间:05-29
  • 李开复:AI大模型蕴含几十万亿美元商机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电 (王东宇 庞无忌)28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分论坛上,创新工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要接受现阶段的AI大模型是不完美的事实,但它仍然蕴藏着商业价值。  “即便一个非完美的AI大模型,也具有几十万亿美元规模的商业价值。”李开复说,然而AI大模型还存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时间:05-28
  • 业界:大模型“开放性生态”对行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中新网上海5月28日电 (高志苗)随着Chat-GPT的“出圈”,AI大模型走入大众认知。  2023年以来,中国各大科技公司也先后推出自己的大模型产品,复旦大学MOSS系统,商汤科技的日日新(SenseNova),竹间智能的魔力写作……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国内已有30余个AI大模型发布。业界普遍认为,2023年是以人工智能第三代开发范式为牵引,大模型+AI...

    时间:05-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