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大咖连线|专访李开复:大模型,谁能笑到最后?

2023-05-29 21:18:31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5月29日电 (马静)“在AI 2.0时代,大模型的价值绝对不只是‘无所不知’的AI引擎,而是能带来应用的颠覆和爆发,会让我们今天用的每一个生态、应用统统重写一遍。”28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大模型”分论坛上,创新工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李开复称,投身人工智能40年,近期AI 2.0和大模型的启动使他非常兴奋,不仅跟同事经常研讨最新的前沿科技论文,更深度探索该领域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李开复认为,从产生经济价值的角度看,AI 1.0是AIphaGo为代表的深度学习发明,在计算机视觉等部分领域开始超越人类,但AI 1.0的数据集和模型各成孤岛,每个领域和应用优化都是割裂的,AI模块难以形成有效平台。在AI 2.0时代,人们用超级巨量的数据去训练一个基础大模型,在此基础上做微调就能执行五花八门的任务,比如嵌入银行场景做ChatBot(对话机器人),相较自研不仅做得更好,还能节省费用。

  据悉,李开复所在的创新工场在AI 1.0时代已经孵化、投资了十多家人工智能独角兽公司。会后,李开复接受了中新经纬专访,从投资角度再谈当下的大模型热要不要追、怎么追?什么样的公司能够走到最后?

创新工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李开复 主办方供图

  以下为采访对话实录(略有编辑):

  中新经纬:近年VC/PE都在投硬科技,而当下AIGC、大模型等AI技术比较热,投资要不要追这些热点?怎么追?

  李开复:投资平台型的大模型公司应该是一个巨大机会,它的天花板非常高,比如微软、谷歌,它们的成长机会特别大,当然风险也大。今天有这么多巨头来参与大模型,但每一个都面临不一定能成为第一的挑战。所以,每次巨大的科技浪潮来临时,如果能把握住最好的公司,它可能带来巨额回报,但投错了或血本无归,这并没有因为是大模型或者AI而有很大差别。投平台公司就是在押注这个平台的价值,高风险高回报。

  我认为,投大模型的应用可能机会更多,而且风险也没那么大。因为几乎每一个生产领域,AI 2.0都会带来颠覆式的变化,从而带来机会。不过投AI 2.0应用有几个重点需要把握。这类企业要有合适的复合交叉型创始团队,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行业,执行力要快且强,会根据技术、市场的变化不断迭代。当然从应用角度投,如果平台太强大,就会被挤压。所以,对于纯应用的开发者,要能足够早地建立自己的护城河。

  此外,不要忽视在算力领域做投资。AI 2.0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新算法、新芯片、新网络协议、新分布式系统开发,这些都对算力有着巨大的需求。如果有一种新技术能把算力成本降低一半,其应用和市场前景将非常可观。

  中新经纬:正如所见,当下大模型热度比较高,这一波热潮中,能走到最后的是哪一类?

  李开复:最后应该会有若干个大模型出现。文字大模型跟多模态大模型的使用方法不一定一样,所以有可能来自两家公司,也可能来自一家公司。中美科技竞争会是两个平行宇宙,所以各自又会有自己的产品。

  巨头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快速地把大模型融入,就像微软把GPT嵌入了Office办公软件中,它做大模型可以快速产生价值,对财报有帮助,但要做到颠覆,可能是一个新的开发者来做。

  AI 2.0是个全新且巨大的平台机会,所有的应用和生态都要重写一遍。无论是娱乐、游戏、电商、短视频,还是搜索、医疗、教育等领域,可以说,AI2.0就是来掀桌子的。但这并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AI大模型赛道可以分成基础模型层-中间层-应用层三个层级,其规模巨大足以容纳巨头、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在里面赛马。创业公司也与巨头各擅其长:正如ChatGPT背后的Open AI一样,创业公司没有包袱,更灵活更专研,从硅谷经验看也是很多技术创新的发起者。而技术领先、市场反应快,能打硬仗、落地执行力强的团队是中国大模型公司成功关键之一。Open AI跟微软的多维度合作也充分说明,创新需要合作,开放共创未来。我们期待中国大模型赛道能形成巨头、中小微创新企业一起发展的“创新综合体”,一起把AI 2.0做大做强。

  中新经纬:现在也涌现出很多技术型创业公司,一些科学家下场创业,但从技术创新到产业落地周期非常长,对此你怎么看?

  李开复:我们一直很支持科学家创业,创新工场有一只前沿科技基金来做专门支持。一路走来,我们感觉有些科学家是真的想把他的技术落地,造福人类。他们善于学习,也能够放低姿态,是有可能成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CEO。

  科学家和创业者的基因很不一样,科学家严谨审慎,慢工出细活,追求攀登学术高峰,我们需要科学界有这样的核心骨干不断为人类探索前沿科技;而创业者要求根据市场变化快速迭代和有极强的落地执行力,最好是复合型的交叉人才。所以,少数能够拥抱新方法、新环境的科学家可以成为好CEO。

  因此,科技创业公司的成功要素之一是要有一个复合型的人才团队。科学家可以作为CEO/CTO存在,企业家或行业专家等可以担任负责市场、商业化的高管等。我比较青睐这样的复合交叉型的创始团队,大家取长补短,而不是单纯期待一个科学家能彻底转型去做管理或是销售。

  如果有一些科学家不能成为具备很强综合素质的CEO,且把科研成果当作自己的baby,不愿意交给企业家,难以打通产学研融合、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即使我们很青睐那个科研成果,可能也只有放弃。

  在AI 2.0时代,大模型赛道是未来技术的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自主创新中国企业的必经之路和重大责任,而中国的中小微科技企业是重要创新力量。创新工场将在AI 2.0时代继续发掘优秀的科技创业者,帮助中国前沿科技企业成长,为中国领跑AI的下个黄金十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马静,邮箱:majing@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大模型掀热潮 中国着力打造开源生态

      (经济观察)大模型掀热潮 中国着力打造开源生态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刘育英)在全球的大模型竞赛中,中国已占有一席之地。从2023中关村论坛上记者了解到,打造开源生态已经成为中国业界的选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源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怀民援引统计称,过去5年在世界上参数...

    时间:05-29
  • 大模型掀热潮 中国着力打造开源生态

      (经济观察)大模型掀热潮 中国着力打造开源生态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刘育英)在全球的大模型竞赛中,中国已占有一席之地。从2023中关村论坛上记者了解到,打造开源生态已经成为中国业界的选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源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怀民援引统计称,过去5年在世界上参数量超过百亿的大模型大约有4...

    时间:05-29
  • 李开复:AI大模型蕴含几十万亿美元商机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电 (王东宇 庞无忌)28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分论坛上,创新工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要接受现阶段的AI大模型是不完美的事实,但它仍然蕴藏着商业价值。  “即便一个非完美的AI大模型,也具有几十万亿美元规模的商业价值。”李开复说,然而AI大模型还存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时间:05-28
  • 业界:大模型“开放性生态”对行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中新网上海5月28日电 (高志苗)随着Chat-GPT的“出圈”,AI大模型走入大众认知。  2023年以来,中国各大科技公司也先后推出自己的大模型产品,复旦大学MOSS系统,商汤科技的日日新(SenseNova),竹间智能的魔力写作……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国内已有30余个AI大模型发布。业界普遍认为,2023年是以人工智能第三代开发范式为牵引,大模型+AI...

    时间:05-28
  • 2023数博会:“搜索聚合”开启内测 中文基座大模型CPM-Bee10b全面开源

      中新社贵阳5月27日电 (记者 张伟)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于26日至28日在贵阳举行。数博会上,海内外各方从多维度、多视角呈现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应用。知名问答社区知乎联合北京面壁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面壁智能”)27日在数博会上发布了一系列最新大语言模型成果。 ...

    时间:05-27
  • 百度李彦宏:大模型改变了人工智能并即将改变世界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刘育英 杜燕)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26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上谈及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时表示,当下是一个以大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新时代,大模型改变了人工智能,即将改变世界。  人工智能是2023中关村论坛热议的焦点之一。李彦宏说,当前人工智能之所以再次成为人类创新的焦...

    时间:05-26
  • AIGC概念走上风口 多家企业发布基于大模型的AI应用产品

      本报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杨召奎)今天,医联在京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国内首款医疗大语言模型——MedGPT。与通用型的大语言模型产品不同,MedGPT主要致力在真实医疗场景中发挥实际诊疗价值,可实现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流程智能化诊疗能力。而基于MedGPT,医联引领数字医疗服务正式进入2.0时代...

    时间:05-26
  • 在发展中治理完善人工智能大模型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数字技术、智能经济与数字化产业成为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重点领域。发布仅6个月的ChatGPT,已掀起全球人工智能(AI)产业的大模型热潮。在日前举办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中,AI大模型带来的安全挑战和发展机遇成为与会专家热议话题。  赋能千行百业  ChatGPT在与人类对话、写...

    时间:05-26
  • ChatGPT和大模型开启人类通用人工智能之旅

      中新网贵阳5月25日电 (周燕玲)在25日举行的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人工智能大模型”高端论坛上,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说,ChatGPT和大模型开启人类通用人工智能之旅,大模型可以服务于科学研究,也可以服务于人文研究。  自ChatGPT爆发以来,大模型技术与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大模型时代极速展开,AI引领的...

    时间:05-25
  • 北京市推动大模型产业加速落地 人工智能将广泛应用

      中新网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 刘文曦)为抢抓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新机遇,推动大模型技术创新应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于19日启动“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以下简称伙伴计划)。伙伴计划的启动,标志着北京市成为全国范围内率先对大模型产业落地出台针对性支持政策的地区。  据悉,伙伴计划中所指大模型是基于...

    时间:05-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