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生命健康......安徽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2023-05-29 19:45:1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安徽省,采访团将在安徽多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增效,截至去年底,安徽省有一半的上市企业和八成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都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何培育新兴产业?

  一起来跟记者探访安徽创新

  安徽创新馆是一站式产业培育平台

  总台记者 吴俊:“高质量发展调研团”将在安徽开展为期一周的调研采访活动,第一站来到了省会合肥,第一个调研点是位于巢湖之畔的安徽创新馆。这是国内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综合场馆,从空中来看,安徽创新馆三座主体建筑呈现原子裂变般布局,这也寓意着创新能带来裂变般的能量。

  总台记者 吴俊: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安徽创新馆三座主体建筑各有分工。一号馆主要是向公众展示重大的创新成果,在现场能看安徽制造的高端装备等。二号馆里则是科技大市场的线下服务中心,还集聚了各类专业服务机构近40家,类似于一个产业孵化中心。三号馆里则有全球路演中心、创新剧场、发布大厅等。这里实际上是一个包含了孵化、转化、展示、交易等功能的一站式产业培育平台。

  展出近1900件成果 记者体验创新产品

  总台记者 吴俊:在一号馆里,目前一共展出了近1900件重大创新成果。比如在这个展区,有一台机器人,很客气,给我递了瓶矿泉水。我们来揭秘一下,刚刚机器人的所有举动,其实都是由这名工作人员通过穿戴设备完成的。这名工作人员如果佩戴上VR眼镜,再利用5G技术,远隔千里也能实现零延时操控。

  总台记者 吴俊:这是在这个月刚刚发布的“星火认知大模型”,我们出一个小难题考考它,请问安徽十大新兴产业有哪些?答案很快就出现了,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创意、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绿色食品、生命健康、智能家电、新材料、人工智能。我之前有过了解,它的回答是正确的。

  发展十大新兴产业 七个产业产值超千亿

  安徽从2021年提出要全力打造十大新兴产业以来,围绕这一目标,安徽也是在努力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等“多链协同”的创新生态,目前十大新兴产业中,已经有七个产业的产值突破了千亿元。

  聚链成群

  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安徽省通过建立创新馆这样的综合平台,助推新兴产业发展。目前,安徽省正在大力发展十大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又是如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呢?接着来看调研。

  记者来到了合肥市的一家人工智能龙头企业。这家企业在5月份,刚刚发布了一款人工智能认知大模型,这家企业已共享开放了大模型的一些功能,邀请更多开发者参与研发。

  科大讯飞开放平台总监 丁瑞:凭借讯飞自身的力量,无法去满足我们所有用户对AI应用的智能化的需求。通过开放平台,我们可以借助开发者的力量,去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的生态,我们认为唯有生态,才能生生不息。

  通过调研了解到,早在几年前,这家企业就通过互联网搭建了名为“开放平台”的人工智能技术与生态服务平台,有500多项人工智能的相关能力实现了共享,吸引了海内外450多万开发者入驻。

  在合肥市高新区,一个围绕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园区也蓬勃发展起来,被称为“中国声谷”。在这里,已经有1000多家企业入驻,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形成了一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冯海洪就是诸多创业者中的一员,他原本是一名技术员,通过开放平台完成了产品研发,最终决定来合肥创办企业

  咪鼠科技CEO冯海洪:其实人工智能这个行业门槛是非常高的,但是作为创业者来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基于现有的一些核心技术平台来做一些实际落地的产品,然后满足客户需求,进行产业化转化。

  除了技术的支撑,这家企业在初创时还得到了合肥市提供的办公场地、启动资金、研发奖补支持,随着“中国声谷”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企业的规模也越做越大。

  咪鼠科技CEO冯海洪:原来我们每年大概做几百万,这几年每年都保持在三五千万,今年应该突破一个亿。而且整个配套非常完整,从每个部件每个零件到整个整机的组装、生产、测试,都是在合肥高新区可以完成的。

  调研中,记者也发现,科创型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缺资金、没市场、技术不成熟等共性问题。如何帮助企业解决这些难题?在合肥,当地探索出了一种全周期帮扶企业的方式。

  合肥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吴昊:搭建政府采购和本地企业采购的市场场景,让企业能够实实在在获利,来帮扶企业全生命、全周期的这种发展

  从一家龙头企业的汇聚带动,到打造一个产业发展平台,再到产业集群全链条配置,这是安徽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当前,安徽省正在按照全周期、全链条、融合化、集群式的发展理念,由省级层面统筹,引导科技、人才、资本集聚,加速推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十大新兴产业发展。截至去年底,安徽全省6000多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上市企业和80%以上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营收过百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接近30家。

  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 徐志: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建立了由省领导牵头的十个新兴产业发展专班,各个专班有行业商协会、龙头企业、资本机构和专家团队加盟,他们全过程参与整个产业发展的规划、方案和政策的制定。安徽战略性产业发展年均增长20.4%,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总台央视记者 朱继华 吴俊 葛启文 潘健 任鑫玉)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大模型掀热潮 中国着力打造开源生态

      (经济观察)大模型掀热潮 中国着力打造开源生态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刘育英)在全球的大模型竞赛中,中国已占有一席之地。从2023中关村论坛上记者了解到,打造开源生态已经成为中国业界的选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源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怀民援引统计称,过去5年在世界上参数...

    时间:05-29
  • 大模型掀热潮 中国着力打造开源生态

      (经济观察)大模型掀热潮 中国着力打造开源生态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刘育英)在全球的大模型竞赛中,中国已占有一席之地。从2023中关村论坛上记者了解到,打造开源生态已经成为中国业界的选择。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源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怀民援引统计称,过去5年在世界上参数量超过百亿的大模型大约有4...

    时间:05-29
  • 央企加大新兴产业布局

      “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央企使命任务,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切实发挥好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在日前召开的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中央企业加快发...

    时间:05-29
  • 李开复:AI大模型蕴含几十万亿美元商机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电 (王东宇 庞无忌)28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分论坛上,创新工场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要接受现阶段的AI大模型是不完美的事实,但它仍然蕴藏着商业价值。  “即便一个非完美的AI大模型,也具有几十万亿美元规模的商业价值。”李开复说,然而AI大模型还存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时间:05-28
  • 业界:大模型“开放性生态”对行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中新网上海5月28日电 (高志苗)随着Chat-GPT的“出圈”,AI大模型走入大众认知。  2023年以来,中国各大科技公司也先后推出自己的大模型产品,复旦大学MOSS系统,商汤科技的日日新(SenseNova),竹间智能的魔力写作……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国内已有30余个AI大模型发布。业界普遍认为,2023年是以人工智能第三代开发范式为牵引,大模型+AI...

    时间:05-28
  • 宁夏聚力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

      本报银川5月27日讯(记者拓兆兵、许凌)宁夏近年来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由单一产业向集群产业跨越,由初级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锻造出光伏材料、锂电池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链,形成了银川、石嘴山、宁东锂离子电池材料集群,吴忠、中卫、宁东基地特色精细化工材料产业集群,整体呈现出主业突出、多元发展、集...

    时间:05-28
  • 2023数博会:“搜索聚合”开启内测 中文基座大模型CPM-Bee10b全面开源

      中新社贵阳5月27日电 (记者 张伟)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于26日至28日在贵阳举行。数博会上,海内外各方从多维度、多视角呈现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案、新应用。知名问答社区知乎联合北京面壁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面壁智能”)27日在数博会上发布了一系列最新大语言模型成果。 ...

    时间:05-27
  • 百度李彦宏:大模型改变了人工智能并即将改变世界

      中新社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刘育英 杜燕)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26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全体会议上谈及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时表示,当下是一个以大模型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新时代,大模型改变了人工智能,即将改变世界。  人工智能是2023中关村论坛热议的焦点之一。李彦宏说,当前人工智能之所以再次成为人类创新的焦...

    时间:05-26
  • AIGC概念走上风口 多家企业发布基于大模型的AI应用产品

      本报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杨召奎)今天,医联在京正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国内首款医疗大语言模型——MedGPT。与通用型的大语言模型产品不同,MedGPT主要致力在真实医疗场景中发挥实际诊疗价值,可实现从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流程智能化诊疗能力。而基于MedGPT,医联引领数字医疗服务正式进入2.0时代...

    时间:05-26
  • 在发展中治理完善人工智能大模型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数字技术、智能经济与数字化产业成为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重点领域。发布仅6个月的ChatGPT,已掀起全球人工智能(AI)产业的大模型热潮。在日前举办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年会中,AI大模型带来的安全挑战和发展机遇成为与会专家热议话题。  赋能千行百业  ChatGPT在与人类对话、写...

    时间:05-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