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经济热点部长谈丨积极财政政策加力提效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2023-11-05 18:41:44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对于咱们老百姓来说,家家都有一本账,上面写了衣食住行,还有投资消费。对于国家这个“大账”来说,同样也有一个账本,上面的项目更多,更全面,这就是财政收支。

  今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1—9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8.9%。这种向好的态势能否持续?国家的钱还将投向哪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到了财政部。

  总台央视记者 王楠:当前,各方高度关注财政收支运行。今年前三季度有哪些特点?

  财政部党组书记 部长 蓝佛安:前三季度预算执行情况较好。财政收入保持恢复性增长,与经济恢复向好的态势相适应。财政支出进度合理加快,其中,8、9月份全国财政支出分别增长7.2%、5.2%,明显高于今年前7个月3.3%的累计增幅,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投入得到有力保障。前三季度,地方财政收入普遍保持正增长,近半数地区增速达到两位数。总的看,我国经济保持恢复向好态势,将为财政收入增长提供有力支撑,为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我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关键词是“加力提效”,三个季度已经过去,力是否加到位?效能是否提高?未来政策的空间在哪里呢?

  财政部党组书记 部长 蓝佛安:今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聚焦创新引领,聚焦民生保障,聚焦经营主体,聚焦扩大内需。1—8月,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过1.15万亿元,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提高“一老一小”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标准,加快培育和发展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消费增长点。下一步,财政部将着力在提效上下更大功夫。

  今年四季度,我国将增发1万亿国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那么这1万亿元,怎么用?如何管?

  财政部党组书记 部长 蓝佛安:今年以来,我国多地遭受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地方灾后恢复重建任务比较重。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对防汛抗洪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作出了部署,要求加快恢复重建,进一步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的能力。

  增发1万亿元的国债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能够有力支持灾后恢复重建,补齐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的短板,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财政部党组书记 部长 蓝佛安:财政部将加快资金的下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压实监管责任。促进国债资金的安全、规范、高效使用。

  无论是1万亿元的国债,还是减税降费、民生支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分投入,都写在了国家账本上。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中国的家底会越来越厚实,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越来越多的政策红利。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刘颖 王楠 薛斌 王子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财政部通报八起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6日通报2022年以来查处的八起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  在湖北,武汉市、鄂州市、咸宁市等多地通过要求国有企业垫资建设新增隐性债务214.8亿元(人民币,下同),时任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关某某、鄂州市常务副市长李某某、咸宁市副市长...

    时间:11-06
  • 财政部公开通报8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申铖)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财政部从已完成问责的隐性债务案例中,选取了8起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   6日,财政部网站公开通报了这8起典型案例。具体来看:   一是湖北省武汉市、鄂州市、咸宁市等多地通过要求国有企业垫资建设新增隐性债务214.8亿元...

    时间:11-06
  • 加力巩固向好态势 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题:加力巩固向好态势 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   新华社记者姜琳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今年就业总量压力较大,“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当前就业形势怎么样?随着2024届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

    时间:11-06
  • 财政部关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的通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以下简称隐性债务)风险,明确要求对隐性债务问题终身问责、倒查责任。近年来,财政部会同相关部门持续加大工作力度,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查处新增隐性债务和隐性债务化解不实(以下简称化债不实)等违法违规行为,推动有关地方和部门切实开展隐性债务问责工作。为坚决遏制新增隐...

    时间:11-06
  •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境内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持续恢复向好

      中新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 陈康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下称中上协)6日发布消息称,截至10月31日,除公告延迟披露和退市公司外,中国境内股票市场共5293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上市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持续恢复向好,边际改善明显,企稳回升趋势逐步显现,创新动能不断积蓄,多重积极因素叠加,发展前景可期。  数据显示,2...

    时间:11-06
  • 全力促进工业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权威访谈)

      全力促进工业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权威访谈)  ——访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  本报记者 王政 刘温馨  前三季度,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加快1个、0.2个百分点,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下一阶段工业经济运行态势预期如何?如何推动工业稳增长?怎样加快中小...

    时间:11-05
  • 辽宁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肖涵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辽宁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辽宁省委批准,辽宁省纪委监委对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肖涵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肖涵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转移隐匿证据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

    时间:11-04
  • 金融对经济支持持续加强 宏观经济整体回升向好

      7月14日,国新办就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举行发布会。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1.3%、9.0%和11.3%。今年以来,“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对经济的支持持续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发布会上表示。  实体经济融资成...

    时间:07-15
  • 金融对经济支持持续加强 宏观经济整体回升向好

      7月14日,国新办就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举行发布会。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1.3%、9.0%和11.3%。今年以来,“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对经济的支持持续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发布会上...

    时间:07-15
  • 夏粮收购市场稳中向好 农民卖“明白粮”“舒心粮”

      央视网消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最新发布数据,自6月夏粮进入旺季收购以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小麦3190万吨,与常年水平大体相当。2023年,多元化的主体积极入市,夏粮收购市场持续稳中向好。  在山西运城夏县,2023年当地在粮食收购环节中碰上连续的降雨天气,但整体收购进度与2022年同期持平。数据显示,2023年在整个夏粮...

    时间:07-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