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全力促进工业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权威访谈)

2023-11-05 05:55:42

来源:人民日报

  全力促进工业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权威访谈)

  ——访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

  本报记者 王政 刘温馨

  前三季度,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增速较一季度、上半年分别加快1个、0.2个百分点,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下一阶段工业经济运行态势预期如何?如何推动工业稳增长?怎样加快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本报记者采访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

  巩固拓展工业经济回升向好势头,有信心实现全年目标任务

  记者:如何看待当前我国工业经济形势?预计全年工业经济运行态势如何?

  金壮龙: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稳定恢复,呈现回升向好态势,为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提供有力支撑。

  从量来看,工业生产稳定增长。截至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达47.8万家,比2022年底增加2.6万家。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月同比增长4.5%;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材料等实现高速增长,造船业三大指标持续全球领跑。

  从质来看,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5.3%、装备制造业占比达到32.9%,C919大型客机实现商业运营并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完成研制交付。全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3万家。上半年,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主导产业产值合计超过10万亿元。1—9月,178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3.5万亿元,新注册企业数同比增长18.5%。

  从势来看,积极因素不断累积。目前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呈现向好态势,9月份,六成以上工业行业保持增长,高技术制造业投资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10个工业大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超全国平均水平。这说明制造业企业的信心和预期在逐步增强。

  总体来说,四季度,我们有信心促进工业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当前我国工业经济仍处于恢复增长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机遇和挑战并存,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精准施策、沉着应对,就有条件、有能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推动工业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

  加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力度,稳住工业经济大盘

  记者:今年以来,10个重点工业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陆续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采取哪些举措进一步推动工业稳增长?

  金壮龙:今年以来,我们一方面着力恢复和扩大需求,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共同发力,夯实工业稳增长基础;一方面着力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稳产业、强企业、优环境,激发工业增长内生动力。下一步,我们将注重打好政策举措“组合拳”,进一步稳预期强信心。

  一是加大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金融、贸易、投资等政策的精准对接和协同发力。深入实施稳增长工作方案,保障重点行业平稳增长。全面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工作部署,抓紧出台配套政策文件。继续支持工业大省“勇挑大梁”,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加快发展,形成更多产业增长极。

  二是多措并举扩大需求。紧盯四季度可达产重大项目,推动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加大力度。发挥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作用,进一步带动社会资本投资。抓住四季度重要消费节点,推进新能源汽车、绿色建材、智能家电等优质产品下乡。支持视听电子、冰雪装备、智慧健康养老等创新发展,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绿色消费。

  三是加快培育新动能新优势。完善制造业技术改造支持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投入。巩固提升5G、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优势,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和通信设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推进人工智能全方位、深层次赋能新型工业化。加快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培育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四是积极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统筹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打造更多高质量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健全与制造业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沟通交流机制,持续开展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清理工作。认真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进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建设。

  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复苏,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记者:中小企业联系千家万户,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更好服务和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金壮龙: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均实现由降转增。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中小企业订单不足、成本上升、回款困难等问题较为突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坚持帮扶和发展并举,重点抓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全面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严格执行《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集中化解一批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开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综合督查和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推动各类惠企政策落地生效。

  二是支持专精特新发展。研究出台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开展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和中央企业产业链融通发展共链行动,带动专精特新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支持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为独角兽企业。抓实首批30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三是强化精准高效服务。出台健全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深入开展“一起益企”行动,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程,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融资覆盖面、可得性。继续实施“科技成果赋智”“质量标准品牌赋值”“数字化赋能”中小企业专项行动,促进中小企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四是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大中小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工作力度,发挥双多边中小企业合作机制作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服务平台,办好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APEC中小企业技展会,支持中小企业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记者: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下一阶段将如何把握推进新型工业化这一关键任务?

  金壮龙:我们将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提高先进制造业水平,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一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制定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工程,落实税收优惠和专项再贷款政策。依法依规、稳妥有序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强化优质达标项目要素保障。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打造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完善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

  二是巩固提升优势产业。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太阳能光伏、锂电池等领域已形成规模和技术优势,要继续推进强链延链补链,提升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高水平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打造一批中试和应用验证平台,加速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大力实施标准提档升级。

  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聚焦5G、先进计算、生物医药等领域,系统推进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产业生态建设。加强重点行业生产能力、投资等监测预警,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四是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制定实施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等政策文件,加快技术、材料研发应用,统筹推进标准研制,促进形成新质生产力。支持地方立足各自优势,在应用场景构建、人才引育、产融合作等方面积极探索,培育一批未来产业高地。

  五是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优化国家高新区布局,加强管理服务,打造开放创新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引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形成更多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产业集群。支持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向世界级水平提升。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还将坚持开放发展理念,支持更多优势企业“走出去”,更大力度引导外资投向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做好项目服务保障,支持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收获更多发展成果。(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正式开板

      中新网广州7月7日电 (记者 郭军)广东区域性股权市场“专精特新”专板(下称“专精特新”专板)7日正式开板。来自全省6个地市的43家企业成为首批“专精特新”专板入板企业。  据悉,“专精特新”专板将优化制度规则,简化企业入板流程和手续,按照“非必要不披露”原则实行差异化信息披露要求;打造“一板三层五项重点任务”,包括...

    时间:07-07
  • A股市场“专精特新”企业队伍再扩容 资本市场多纬度助力做大做优做强

      本报记者 田 鹏  见习记者 杨笑寒  6月27日,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第二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通过视频致辞表示,支持“专精特新”发展。积极分享优质企业培育发展经验,支持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依靠多层次资...

    时间:06-29
  • 2023年前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18.8%

      中新网6月28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28日消息,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688.9亿元,同比下降18.8%,降幅比1—4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按可比口径计算)。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625.1亿元,同比下降17.7%;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578.1亿元,下降20.4%;外...

    时间:06-28
  • 2023年前5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18.8%

      中新网6月28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28日消息,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6688.9亿元,同比下降18.8%,降幅比1—4月份收窄1.8个百分点(按可比口径计算)。  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625.1亿元,同比下降17.7%;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578.1亿元,下降20.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

    时间:06-28
  • 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有的放矢)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专精特新企业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企业,它们往往掌握“独门绝技”,是行业中的单项冠军或隐形冠军,对于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具有重要...

    时间:06-28
  • 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利好政策有哪些

      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中小企业将迎来更多的政策支持。  6月26~30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第二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多部门表示将全力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27日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工信部将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持...

    时间:06-28
  • 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利好政策有哪些

      作为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源头,中小企业将迎来更多的政策支持。  6月26~30日,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和第二届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广州举行,多部门表示将全力支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27日在开幕致辞中强调,工信部将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持...

    时间:06-28
  • 2022年广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逾六成

      中新社广州6月26日电(王华 史沛婕)广州将科技创新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6日称,该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2022年已分别达到19.5%和61.6%。  据介绍,广州在5G滤波器、车规和通信半导体、燃料电池膜电极等核心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首创成果,涌现出...

    时间:06-26
  • 多地密集部署稳增长 先进制造业投资迎强支撑

      证券时报记者江聃  近期,不少地方出台了稳定和扩大制造业投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制造业发展对于稳增长、稳就业具有重要意义。分析认为,当前一些地方财政状况吃紧,尤其是土地财政遇到挑战,将倒逼地方政府反思和寻找新的出路,这是将提高制造业比重作为地方绩效考核的一个机会,制造业投资持续增长有支撑。  ...

    时间:06-20
  • 云南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中新网昆明6月18日电 (记者 缪超)云南省财政厅18日发布消息称,目前该厅根据绩效评价结果,拨付2023年度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补助资金3.17亿元,持续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加力提效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  以园区为载体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水平的有效...

    时间:06-1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