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金融对经济支持持续加强 宏观经济整体回升向好

2023-07-15 05:26:3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7月14日,国新办就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举行发布会。数据显示,6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分别同比增长11.3%、9.0%和11.3%。今年以来,“流动性合理充裕,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金融对经济的支持持续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发布会上表示。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从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看,一季度增长较多,4、5月份有所回调,6月份再次回升,总体保持平稳运行。”刘国强说。

  看总量,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今年人民银行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长期流动性。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1.55万亿元,同比多增4754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15.7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02万亿元。

  看结构,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增强经济发展动能。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40.3%、15.8%、20.4%、26.1%;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935万户,同比增长13.3%。上半年,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总额同比多增5164亿元。

  从利率看,推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上半年, 1年期和5年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96%,比上年同期低25个基点;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8%,比上年同期低107个基点。

  刘国强介绍,人民银行将继续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搞好跨周期调节,充分发挥货币信贷政策效能,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促进经济良性循环。

  宏观经济整体回升向好

  如何评价上半年金融运行情况?“金融数据的回升是比较明显的,亮点较多,宏观经济运行也整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刘国强说。

  ——金融支持基建投资继续发挥支撑作用。6月末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15.8%,有力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稳步推进。7399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资金支付使用比例已超过70%。6月建筑业PMI保持在55%以上的较高区间。

  ——居民贷款合理增长、成本稳中有降,助力消费稳步恢复。上半年个人短期消费贷款新增3009亿元,同比多增4019亿元。6月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4.11%,同比下降0.51个百分点。居民大宗消费需求不断释放,线上消费较快增长,服务消费继续回暖。

  ——强化对民营小微、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外贸出口和民企经营仍具一定韧性。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1%;投向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3%。在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减弱、世界贸易量负增长的背景下,上半年中国货物出口按人民币计价实现正增长,其中民营企业自主品牌出口增长11.5%。

  值得一提的是,在外部经济高通胀的背景下,中国物价保持相对平稳。“我国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随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供需缺口将进一步弥合,8月份后CPI有望开始逐步上行。”刘国强说,预计全年CPI总体走势呈U型。年内物价水平先降后升,年底有望向1%靠拢。目前没有出现通缩,下半年也不会有通缩风险。

  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单边市”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市场对汇率变化和走势颇为关注。

  “我国是大型开放经济体,汇率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既可能升,也可能贬。但是往上、往下,都不会偏到哪里去。”刘国强表示,当前人民币汇率虽然有所贬值,但是没有偏离基本面,人民银行也已经综合采取措施管理预期,外汇市场运行平稳,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的结售汇行为理性有序,市场预期基本稳定。

  从宏观经济大盘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随着经济循环畅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运行将持续整体好转。

  从国际收支大盘看,中国经常项目顺差保持在2%左右的适度水平,跨境资本流动基本平衡。近期,境外资金投资境内债券继续保持净流入态势。

  从储备大盘看,中国外汇储备充足,余额超过3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有这‘三个大盘’做支撑,在市场化的汇率形成机制下,人民币汇率不会出现‘单边市’,仍然会保持双向波动、动态均衡。”刘国强说。

  据介绍,人民银行将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为目标,以预期管理为核心,综合施策、稳定预期,必要的时候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防范汇率大起大落。“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应对各种冲击,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刘国强表示。

  李 婕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经济运行来到年中时点,政策加力窗口打开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近期,多部门密集行动,新一轮稳增长政策接连出台,传递出宏观政策加码发力的明确信号。  消费领域,7月6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该部已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促进家居消费政策文件,从提升供给...

    时间:07-10
  • 经济运行来到年中时点,政策加力窗口打开

      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针对经济形势的变化,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增强发展动能,优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近期,多部门密集行动,新一轮稳增长政策接连出台,传递出宏观政策加码发力的明确信号。  消费领域,7月6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传出消息,该部已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促进家...

    时间:07-10
  • 杨伟民:居民消费恢复是今年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关键

      中新社青岛7月8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杨伟民8日出席第九届“青岛·中国财富论坛”时表示,居民消费恢复是今年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的关键,居民消费扩大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关键。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杨伟民认为,官方提出上述重大方针是有问题导向性的,问...

    时间:07-08
  • 6月亚洲制造业PMI为50.4% 保持平稳增势

      中新网7月6日电 题:6月亚洲制造业PMI为50.4% 保持平稳增势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亚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与上月持平,连续6个月在50%以上,显示亚洲制造业持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从主要国家看,中国制造业PMI虽仍在50%以下,但经济运行有所趋稳,市场需求下降势头...

    时间:07-06
  • 台湾6月PMI回升 制造业厂商仍面临“去库存”压力

      中新社台北7月4日电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4日公布,6月经季节调整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连续4个月紧缩后,回升7个百分点至48.3%。  综合中央社、联合新闻网等台媒报道,PMI以50%作为“荣枯线”,当指数大于50%代表景气呈现“扩张”,反之低于50%意味景气“紧缩”。台湾6月PMI指数的五项组成指标中,新增订单与生产转为...

    时间:07-04
  • 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发展态势(锐财经)

      6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中国采购经理指数。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3.2%和52.3%,继续位于扩张区间,中国经济保持恢复发展态势。  制造业PMI小幅回升  6月,制造业PMI为49.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

    时间:07-01
  • 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小幅回升 显示经济运行有所趋稳

      央视网消息:采购经理指数简称PMI,是通过对企业采购经理的调查结果统计汇总、编制而成的月度综合性指数,涵盖企业采购、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是国际上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之一。  今天(6月30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发布6月份中国采购经理指数。其中,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较上月小幅回升,景...

    时间:06-30
  • 6月份中国制造业PMI小幅回升 大型企业重返扩张区间

      中新社北京6月30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国家统计局6月30日公布,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0%,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改善。其中,大型企业PMI重返扩张区间。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6月份,制造业PMI小幅回升,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2个环比上升,比上月增加4个。  当月,生...

    时间:06-30
  • 陕西今年前五个月经济运行基本平稳 延续恢复态势

      中新网西安6月16日电 (杨英琦)记者16日从陕西省统计局获悉,今年1月至5月,陕西省代表产业转型升级的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制造业投资和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态势向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经济运行基本平稳,总体延续恢复态势。  1月至5月,陕西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9%,较前四个月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较快,能源...

    时间:06-16
  • 五月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

      五月,主要生产需求指标环比增速不同程度改善  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5月,我国经济运行延续恢复态势,主要生产需求指标环比增速不同程度改善,生产供给持续增加,消费投资逐步恢复,外贸韧性继续显现,就业和消费价格总体稳定。展望全年经济发展,经济运行仍拥有许多有利条件支撑,高质量发展将稳步推进。 ...

    时间:06-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