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加力巩固向好态势 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

2023-11-06 15:46:20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题:加力巩固向好态势 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

  新华社记者姜琳

  就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今年就业总量压力较大,“招工难”“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当前就业形势怎么样?随着2024届毕业生陆续进入就业市场,如何持续稳就业特别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书记、部长王晓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就业实现稳定增长,失业率平稳回落

  问:请问当前就业形势怎么样?人社部门采取了哪些稳就业举措?

  答:今年以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改善,保持基本稳定。1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22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5%。9月末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基本稳定、持续好转,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继续增加,3297万脱贫人口实现务工增收。

  在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我们实现了就业稳定增长、失业率平稳回落。这一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党中央、国务院将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各方面加力推进,广大企业家和劳动者努力进取,为就业形势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经济持续恢复向好有力支撑了就业改善。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经济发展。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这一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是拉动就业增长的关键所在。同时,服务业加快恢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达到55.1%,经济社会发展就业带动力不断增强。

  政策红利加速释放为就业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稳就业政策调整优化,稳岗返还政策持续实施,吸纳就业补贴延续拓展,一次性扩岗补助及时重启,形成了稳岗扩就业的系统性、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各类资金直接支持就业创业超过2000亿元。

  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扩面增效提升了匹配效率。春风行动等就业服务活动高频率开展,市场岗位信息更加丰富,市场匹配效率不断提升。“技能中国行动”深入实施,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规模超过1300万人次。

  重点群体精准帮扶兜牢了民生底线。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抓早抓实抓细,就业创业推进计划深入实施,市场化就业机会和政策性岗位稳中有增。就业援助制度不断健全,城乡困难群众就业得到积极保障

  从未来走势看,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将持续巩固,稳就业积极因素不断累积,我们对保持就业形势稳定充满信心。当然也要看到,当前市场岗位需求总量虽然多于求职人数,但与老百姓对工作收入、社会保障、稳定发展等方面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我们将继续为之努力奋斗,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把握恢复向好势头,多举措加力稳就业

  问:稳就业成绩来之不易,如何持续巩固就业恢复向好态势?

  答:稳定和扩大就业,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所在,也是巩固经济恢复发展基础的重要支撑。下一步,我们将以强化就业优先为导向,以促进供需匹配为关键,以夯实基层服务为基础,以推进数据赋能为支撑,以加强监测预警为底线,加快构建部门协同、系统联动、服务精准、管理科学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工作体系,全力促进就业形势持续好转。

  全力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导向。坚持目标优先,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将就业工作成效纳入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坚持政策优先,推动财政、货币、投资、消费、教育等经济社会政策与就业政策联动,集成政策对就业的牵引力,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力。坚持保障优先,强化责任落实,构建就业一体化工作推进机制。

  全力促进市场供需匹配。着力引导需求,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与人力资源协调发展,支持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点。着力优化供给,深入推进“技能中国行动”,大力推进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大规模开展面向企业职工、重点群体的专项培训。

  全力夯实基层就业服务。构建壮大基层社区专业化服务队伍、提升便民化服务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就业需求的“家门口”服务机制,对就业任务重、百姓需求量大的社区加强力量配备和资源倾斜。强化便捷高效,推行15分钟就业服务圈,增强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

  全力推进数字赋能就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构建覆盖劳动者求职就业创业全过程、横向纵向互联互通的一体化、数字化信息平台。加快业务重塑,推进就业、社会保险、劳动用工、人才人事工作协同,通过业务联动、数据共享、实名管理,精准落实政策、科学服务决策、主动防控风险,打造工作新模式。

  全力加强就业监测预警。注重兜底保障,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着力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脱贫人口、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注重底线思维,健全风控体系,坚决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等重大风险,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重中之重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

  问:当前还有部分离校毕业生未落实工作,2024届毕业生已逐渐进入就业市场。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促进青年就业?

  答:近年来,我国青年人口总量稳中有增,高校毕业生规模持续增加,促进就业任务依然繁重。我们将统筹把握青年特点和就业工作规律,坚持市场导向与政府促进并重、需求引领与供给优化并举,从五方面不断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

  在工作格局上,注重将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紧密结合。强化政策激励经营主体吸纳就业,进一步拓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新型消费等领域的知识型、管理型、技能型就业机会。全力稳定公共部门岗位供给,加大基层就业服务项目实施力度,开发科研助理、社区服务等就业岗位。

  在方式方法上,注重将普遍服务与精准施策紧密结合。提高公共就业服务均衡可及水平,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让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无论在户籍地、学籍地、求职地,无论是离校前还是离校后,都可以享受到均等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好各项招聘招录时间,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培训见习机会,提高服务的精准性、有效性。

  在能力提升上,注重将短期培训与中长期培养紧密结合。对接当前所急,针对青年能力与企业需求错配的问题,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广企业新型学徒制,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加快培养一批急需紧缺技能劳动者。服务长远所需,针对人才供给结构与产业发展需要的错配问题,协同教育部门健全人才需求与学科专业调整联动机制,加快建设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应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在服务供给上,注重将数字赋能与基层治理紧密结合。顺应青年特点,通过数字赋能改进服务手段,将服务阵地向线上拓展,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提供更多便捷化的线上服务。同步夯实线下服务根基,健全主动联系、按需服务、定期回访机制,更好促进青年就业。

  在观念引领上,注重将尊重意愿与加强引导紧密结合。对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的青年,提供项目推荐、场地支持、金融服务等一揽子扶持,完善促进灵活就业的激励政策和安全保障措施。同时加强见习实习、政策激励,引导支持广大青年更好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揭秘骗贷买豪车倒卖黑色产业链

      新华社济南11月6日电 题:揭秘骗贷买豪车倒卖黑色产业链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王阳、杨文   近期,山东德州警方侦破一起特大涉汽车贷款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涉及全国24个省份,贷款诈骗金额达6000余万元。现已全部移送审查起诉。   “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此类汽车骗贷案件呈多发态势,在北京、上海、广...

    时间:11-06
  • 秀我中国丨什么鸟身披“祥云”

      中华秋沙鸭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距今已有1000多万年历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被誉为“鸟中大熊猫”。因对周边环境极其敏感,亦被称为水域环境的“生态试纸”。它羽毛如同披着“祥云”,就像一幅水墨丹青画。一起去看看中华秋沙鸭的憨态。   记者:姜明明、司晓帅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11-06
  • 张国清将同俄罗斯总统驻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全权代表卡马罗夫共同举行中俄“长江—伏尔加河”地方合作理事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6日宣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将于11月8日在江西南昌与俄罗斯总统驻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全权代表卡马罗夫共同举行中国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地方合作理事会第四次会议。...

    时间:11-06
  • 友好老年人 老街更新潮——郑州平等街社区探索智慧养老助老

      新华社郑州11月6日电 题:友好老年人 老街更新潮——郑州平等街社区探索智慧养老助老   新华社记者张浩然   在咖啡店聊天、在非遗馆参观、在文创工作室选购、在街角落按下快门……天气转凉,河南郑州绿意不减,在管城区西大街街道平等街文化街区的行道树下、玻璃窗前,前来“打卡”的年轻人络绎不绝。   附近的居民已习...

    时间:11-06
  • 新华视点|共赴进博之约 共享开放未来

      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全面线下举办。作为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进博会为全球国家和企业分享中国机遇,打造了一条“开放快车道”。   巴基斯坦参展商哈比是进博会的“老朋友”。这次,哈比从巴基斯坦带来了当地历史悠久的传统手工艺产品——骆驼皮灯,希望在展会上打开销路。...

    时间:11-06
  • 强冷空气影响持续 最低气温0℃线继续南压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 题:强冷空气影响持续 最低气温0℃线继续南压   新华社记者黄垚   6日,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暴雪橙色预警、寒潮蓝色预警和大风蓝色预警。预计当天内蒙古东南部、东北地区将迎来最强降雪时段,多地受冷空气影响降温剧烈。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6日内蒙古东南部、黑龙江中东部和南部、吉林大部、辽宁中...

    时间:11-06
  • 拦不住的逐梦青春

      新华社南宁11月6日电 题:拦不住的逐梦青春   新华社记者郑昕、卢羡婷   “这个项目完美诠释了青春和逐梦的意义。”国家轮滑队前队员、太原市轮滑队领队陈彬说,“对于场上年轻的参赛选手如此,对于这个6年前才进入中国的运动项目本身同样如此。”   6日上午,在广西南宁三塘体育训练比赛基地的轮滑综合馆,第一届全国学生...

    时间:11-06
  • 财政部公开通报8起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典型案例

      新华社北京11月6日电(记者申铖)为坚决遏制隐性债务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严肃财经纪律,发挥警示教育作用,财政部从已完成问责的隐性债务案例中,选取了8起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   6日,财政部网站公开通报了这8起典型案例。具体来看:   一是湖北省武汉市、鄂州市、咸宁市等多地通过要求国有企业垫资建设新增隐性债务214.8亿元...

    时间:11-06
  • 打卡工业遗存丨在钧瓷故乡,找寻一份五光十色的记忆

      新华社郑州11月6日电 题:在钧瓷故乡,找寻一份五光十色的记忆   新华社记者唐健辉   漫步在河南禹州神垕古镇的青石板路上,街两边是依势而建的明清古居和庙宇。无论是窑神庙前的那对石狮,还是瓷器店里琳琅满目的工艺品,都向人们诉说着钧瓷的故事。   钧瓷发源于河南禹州,是中国五大名瓷之一,以“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窑...

    时间:11-06
  • 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开幕

      新华社南宁11月6日电(记者许仕豪、卢羡婷)6日,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以下简称科报会)在南宁开幕。伴随学青会开幕,科报会的举办旨在推进新时代青少年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   为期两天的科报会以“服务强国建设 推进新时代青少年和学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与会人员以学术交流、政策对话、文化展示等...

    时间:11-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