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新兴产业一路“狂飙”,安徽有何加速秘诀?

2023-06-08 11:37:34

来源:工人日报

  眼看着一期产能快速达产,李水清心里一直在盘算二期甚至三期工程的规划。带着团队人员从福建厦门来到安徽六安,李水清是带着“快节奏”的生活惯性过来的。令他没想到的是,在地处大别山区的六安,他见识到什么叫“没有最快、只有更快”。

  李水清是安徽格恩半导体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公司正式落户六安市金安区经济开发区之后,当地政府只花了8个半月的时间就帮助他将工厂建成并投产。

  “这可是一座占地138亩的半导体工厂,8个半月建成,这在全国也不多见。”近日,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李水清说起此事仍难掩惊喜。

  在当地,这被叫做“金安速度”,其实这或许正是“六安速度”乃至“安徽速度”的体现。

  据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郭浩介绍,过去5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8.2%,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已经达到41.6%。“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推动安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参与区域竞争的亮丽名片。”郭浩说。

  新兴产业一路“狂飙”的背后,安徽有着怎样的加速秘诀?

  与市场抢时间

  高速度的厂房建设,其实也是市场倒逼的结果。

  格恩半导体目前是国内唯一的氮化镓激光芯片生产厂家。据李水清介绍,从去年10月开始产品走向市场仅仅两三个月的时间,公司当年就实现了5000万元的产值,而今年公司预计产值将达到5亿元左右。

  “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都会广泛运用到这个产品,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李水清说。

  与格恩半导体类似的是,希磁科技也是一家从外地来到安徽的企业。这家以磁性传感器制造为主要产品的企业在收购了一家国外公司之后,由于生产规模扩大需要重新找一个能够适应企业扩大生产的地方。他们选择来到中国(蚌埠)传感谷。

  传感谷坐落在美丽的蚌埠龙子湖畔。希磁科技董事长王建国告诉记者,园区提供的包括厂房、宿舍等在内很多硬件设施都非常完善。让王建国感到有些“惊讶”的是,“不少优惠措施不是自己找政府要的,而是政府主动给的”。

  不仅仅是过硬的硬件设备,园区里还有完善的政策配套。尤其是园区里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以传感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导向,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人才、智力支撑。

  王建国说,公司利用这些平台,大大缩短了从科研理论到产品落地的时间。“对于企业来说,时间意味着市场,而市场就是企业的生命。”

  据王建国介绍,目前企业订单呈现持续增长态势。“因为订单量较大,企业必须加紧生产,开足马力,才能确保按时间交货。”王建国说。

  为企业优环境

  在安徽六安,格恩半导体的快速投产让当地政府看到了一种让新兴产业加速的可能。六安市金安区随后对此进行总结,他们发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可以通过建立项目专班的形式,由专班联络员(班长)负责协调解决项目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在总结服务格恩半导体项目的经验后,金安区政府印发《金安区“企业+班长+首席”工作制度实施方案》,实现一个企业(项目)一套班子, 班长只要“点单”,部门就要“报到”解决问题。

  “成立专班,就是要在项目建设以及投产的整个过程当中,全程做好服务,确保项目在每一个环节不疏漏、不滞后。”金安经济开发区建设局副局长、格恩半导体项目专班班长钱磊说,截至目前,金安区共成立项目推进专班297个,班长297名,通过该机制解决企业诉求850个。

  在安徽阜阳,当地政府搭建了一个“倾听全覆盖”的线上线下平台矩阵。“手指一点,政府来办。”阜阳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时春柳介绍,顺应“无人不网、无时不网、无处不网”大趋势,该市整合组建了“1+8+N”平台矩阵,还开通了人大代表“聚民意、惠民生”通道,整合建成全市统一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

  问题收集来了,关键还是看如何解决。据时春柳介绍,阜阳市的做法是,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对于总平台交办的事项,坚持首接首办、即接即办,制定流程图,建立台账单,形成“反映—受理—交办—督办—反馈”工作闭环,实现全过程可追溯、可查询、可评价,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给产业谋战略

  位于安徽合肥的国盾量子公司有一款特殊的对讲机,是基于量子安全密钥的双模对讲机。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上,这款对讲机已经用于加密融合通信保障

  “在量子科技发展的‘合肥模式’中,‘让技术用起来’就是对创新最大的支持。”国盾量子总裁应勇告诉记者,早期,大多数人还不知道“量子”为何物时,合肥就敏锐地预见到了这一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应用前景,支持启动了全球第一个大规模量子通信试验示范网,合肥市相关政府部门则成为国内第一批量子保密通信用户。

  安徽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同时围绕元宇宙、空天信息等开展前瞻性研究,积极培育量子信息、先进核能、深空探测、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

  目前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数达到了6000家。截至2022年底,全省6000多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上市企业和80%以上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郭浩介绍,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在安徽集聚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在多个领域树立起特色鲜明的产业地标和产业形象。“创新能力在增强,新兴产业在聚集,这两个方面结合共同推动安徽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科大研究团队利用“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机求解图论问题

      中新社合肥6月7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7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陆朝阳、刘乃乐等组成的研究团队近日基于“九章”光量子计算原型机,进行两类图论问题的求解,实验速率相比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快约1.8亿倍。  相关论文近日以“编辑推荐”的形式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时间:06-07
  • 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解读安徽科技创新密码

      中新网合肥6月2日电 题: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解读安徽科技创新密码  记者 张俊 吴兰  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在中国的版图上,中部省份安徽把创新视为最为宝贵的资源,在科技和产业创新的道路上,勇担“开路先锋”,诞生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成果。  安徽科技创新“密钥”,离不开这一组密码——...

    时间:06-02
  •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祖冲之号”量子计算云平台发布 接入176比特量子计算机

      中新网合肥5月31日电 (记者 张俊)“祖冲之号”量子计算云平台31日在安徽省合肥市正式对外发布,该平台接入“祖冲之号”同款176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刷新了中国云平台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比特数记录。  “祖冲之号”量子计算云平台是在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的指导下,在中科院软件所和中...

    时间:05-31
  • 人工智能、数字创意、生命健康......安徽新兴产业跑出“加速度”

      今天,“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了安徽省,采访团将在安徽多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提质扩量增效,截至去年底,安徽省有一半的上市企业和八成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都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  如何培育新兴产业?  一起来跟记者探访安徽创新馆  安徽创新馆是一站...

    时间:05-29
  • 央企加大新兴产业布局

      “要深刻认识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央企使命任务,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切实发挥好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在日前召开的中央企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署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中央企业加快发...

    时间:05-29
  • 宁夏聚力新兴产业推动经济转型

      本报银川5月27日讯(记者拓兆兵、许凌)宁夏近年来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由单一产业向集群产业跨越,由初级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锻造出光伏材料、锂电池材料、高性能纤维材料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链,形成了银川、石嘴山、宁东锂离子电池材料集群,吴忠、中卫、宁东基地特色精细化工材料产业集群,整体呈现出主业突出、多元发展、集...

    时间:05-28
  • 国产量子计算云平台重磅上线

      “Quafu”量子计算云平台的用户界面  5月26日,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在2023中关村论坛正式发布“Quafu”量子计算云平台,成为十项重大科技成果之一。这一全链条(全栈式)自研的量子计算云平台搭载三枚自研超导量子芯片,单芯片最大比特数达到136,同时测控精度高,最高可...

    时间:05-27
  • 中国科学家实现千公里无中继光纤量子密钥分发

      中新社合肥5月26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中国科学家近日通过极低噪声单光子探测器等技术,实现了光纤中1002公里点对点远距离量子密钥分发。  这一研究成果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张强等与清华大学王向斌、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刘洋、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

    时间:05-26
  • 陈仙辉院士:人类文明当今是硅基时代,下一个时代将是量子材料时代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仙辉26日表示,材料改变世界,人类文明可用材料来划分,当今是硅基时代,下一个时代将是量子材料时代。  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当天在北京联合举办“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2035发展战略丛书”专场发布会,陈仙辉院...

    时间:05-26
  • 2023中关村论坛开幕式发布十项重大科技成果 涉区块链、量子计算等

      今晚,2023中关村论坛在京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十项重大科技成果。  重大科技成果一: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评估报告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在加快建设。受科技部委托,中国工程院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形成了评估报告。评估认为,北京原始创...

    时间:05-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