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解读安徽科技创新密码

2023-06-02 11:29:5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6月2日电 题: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解读安徽科技创新密码

  记者 张俊 吴兰

  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在中国的版图上,中部省份安徽把创新视为最为宝贵的资源,在科技和产业创新的道路上,勇担“开路先锋”,诞生了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成果。

  安徽科技创新“密钥”,离不开这一组密码——“336614”。

  “336614,这组数字出自于《安徽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21—2035年)行动计划》。作为安徽科技战略布局,它概括了安徽未来科技发展的重点方向、重大任务和重要举措。”安徽省科技厅副厅长姚群向记者介绍说,一方面是聚焦前沿科技和基础研究,探索科技“无人区”;另一方面也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

  数字中“33”,分别是打造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构建先进集成电路、下一代人工智能、网络安全与认知对抗三大战略优势领域。

  以量子信息为例,安徽合肥正全力打造“量子科技”“量子产业”双高地,不仅诞生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九章二号”和“祖冲之二号”量子计算原型机在内的前沿科技成果,同时也形成了量子科技企业集聚的“量子大道”。

  在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科研团队开发的量子通信设备已应用在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及“量子城域网”中,“量子高清密话手机”和“量子加密智能办公本”产品均已推出,量子科技正从“实验室”走向千家万户。

  “336614”科技战略布局中的“66”指的是聚焦数学与应用研究等六大“引领”基础研究领域以及人工智能等六大“倒逼”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随着战略科技力量梯次不断壮大,目前安徽已建、在建和拟建大科学装置12个,累计建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研发平台217家。

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张娅子 摄

  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坐落的“科学岛”上,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亦被称为“人造太阳”)近日成功实现了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

  据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清泉介绍,科研团队在开展科研的过程中,也及时“捕捉寻找”可转化的衍生技术,先后研制成功了紧凑型超导回旋质子治疗系统和太赫兹光主动安检成像检测等产品,实现了以基础研究促应用,以应用“倒逼”基础研究的路径。

  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关键核心技术。“336614”中的“14”就是围绕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需求的14个重点产业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姚群介绍说,安徽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滚动编制“引领”“倒逼”等清单,通过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集结优势力量协同攻关,缓解“燃眉之急”。

量子高清密话手机。 科大国盾供图

  位于安徽合肥的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科大讯飞依托承建的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出了星火认知大模型,助力人工智能解决社会“刚需”问题。

  在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六安市金寨县,当地许多学校用上了科大讯飞开发的智慧教育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学生不仅能够得到较好的教育资源,同时还能对学习薄弱点进行分析,实现个性化辅导和“因材施教”。

  如今,创新已成为安徽最亮眼的“名片”。安徽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1年稳居中国第一方阵,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3.7件,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41.6%。

  科技创新为安徽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安徽高质量发展路上动能强、后劲足。(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首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开幕

      中新网合肥4月25日电 (记者 马帅莎)4月25日,作为2023“中国航天日”系列主场活动之一,首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开幕式暨主论坛在安徽合肥举办。会议以“合作共赢飞向深空”为主题,重点介绍中国深空探测领域工程规划,推动国际月球科研站深度合作。  本次会议由深空探测实验室主办,亚太空间合作组...

    时间:04-25
  • 中国自主研制的太赫兹探测设备在南极成功运行

      中新社南京3月13日电 (记者 杨颜慈)中新社记者13日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在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期间,由该台牵头完成了南极内陆太赫兹天文试观测和通信收发等实验。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太赫兹探测设备首次在南极内陆极端环境下成功运行。  据科研人员介绍,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是...

    时间:03-13
  • “中国复眼”二期——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在重庆开建

      中新网重庆2月14日电 (记者 钟旖)“中国复眼”二期——大规模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项目14日在重庆市云阳县开工建设。  据介绍,“中国复眼”项目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建设,计划在重庆建设世界上探测距离最远的雷达,通过高分辨率观测小行星、航天器、月球、类地行星以及木星伽利略卫星等深空域目标,...

    时间:02-14
  • 聚焦深空探测遥感测绘 中国测绘学会新成立专门工作委员会

      中新网北京2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2月8日发布消息说,依托该院建设的中国测绘学会深空探测遥感测绘工作委员会,当天线下线上结合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  中国测绘学会深空探测遥感测绘工作委员会主要职能任务包括: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深空探测遥感...

    时间:02-08
  • 深空探测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在重庆推动建设

      中新社重庆2月8日电(记者 钟旖)地外星球生态系统、太空太阳能电站、太空天梯……这些深空探测领域的前沿战略科学技术问题已经在研究中。  中国教育部和重庆市“深空探测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学术咨询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暨建设方案研讨会7日在重庆大学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该中...

    时间:02-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