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2023中关村论坛开幕式发布十项重大科技成果 涉区块链、量子计算等

2023-05-26 09:41:29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晚,2023中关村论坛在京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十项重大科技成果。

  重大科技成果一: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评估报告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正在加快建设。受科技部委托,中国工程院对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进行充分评估,形成了评估报告。评估认为,北京原始创新和科技源头供给能力实现了提升,在建立新型举国体制方面作出了示范性探索,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重大科技成果二: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重要进展与成效

  2021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支持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开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先行先试改革的若干措施》,在中关村核心区率先探索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目前,累计出台58项配套政策,先行先试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与明显成效。

  企业研发投入动力大幅提升,1万余户企业享受基础研究税收试点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提高至100%等政策,加计扣除金额达300多亿元。

  产学研深度融合不断加强,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试点吸引高校、科研院所近千项专利服务中小微企业创新。支持组建一批科技领军企业牵头的创新联合体。

  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型研发机构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实现常态化。

  中关村先行先试改革措施将向示范区全域推广。

  重大科技成果三:新一代256核区块链专用加速芯片

  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强化原始创新,成功研发自主可控的新一代256核高性能区块链加速芯片。该款芯片集强算力与高安全于一体,调度256核多线程并发运行,每秒可以处理100万笔区块链智能合约交易,并提供高效隐私计算能力,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可支撑构建软硬一体的高性能、高可信、高安全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重大科技成果四:半导体黑磷的超快瞬时能带调控

  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探究石墨烯、拓扑、超导等低维量子材料微观物理机制的重要探测手段,其中,超短超强脉冲激光还可以作为电子结构及物态的有效调控手段。清华大学科研团队利用飞秒脉冲激光,在万亿分之一秒的超快时间尺度上拍摄电子结构随时间演化的“电影”,实现了非平衡态电子结构的测量和瞬时调控。利用该技术,科研团队首次在半导体材料黑磷中观测到瞬时能带调控,即黑磷的电子结构从平衡态的抛物线形状演化为“墨西哥帽”形状,成功利用飞秒激光改写了黑磷的“基因”。这一重大科学发现,不仅拓展了非平衡态物理知识的前沿,还为未来超快时间尺度上的材料物性调控奠定了坚实基础,标志着中国在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科学的非平衡态物理国际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重大科技成果五:人体细胞化学重编程体系

  多潜能干细胞具有无限自我更新和分化成生物体所有功能细胞类型的能力,这些神奇的特质使其在细胞治疗、药物筛选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是再生医学领域最为关键的“种子细胞”。北京大学科研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取得了使用化学小分子调控细胞命运的重大突破性成果。通过建立人体细胞化学重编程方法,实现了不同体细胞类型转变,将人的皮肤细胞转变为多潜能干细胞,并成功制备了胰岛细胞。与传统技术相比,化学重编程体系更加安全和简单、易于标准化、易于调控,解决了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发展的底层技术问题。

  重大科技成果六:新一代量子计算云平台

  量子计算云平台是量子计算机和云计算技术的结合,是量子计算综合性能的展示。一个大规模稳定运行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在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诞生,命名为“量子未来-QUAFU”。该平台上线了136、18、10个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芯片,是国内规模最大、单芯片比特数最高的云平台,并实现了完全自主研发与国产化。该平台兼容国际通用的开放量子汇编语言标准,为用户提供了便于提交计算任务、开展重要科学研究的量子计算平台。该平台的操控和读取精度超过98%,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重大科技成果七:新冠病毒体液免疫逃逸机制与突变进化特征

  昌平实验室科研团队自主开发了高通量深度突变扫描技术,破解了新冠奥密克戎毒株各个氨基酸突变对中和抗体的逃逸机制,率先揭示了新冠病毒趋同进化现象及其原理,在国际上首次构建了新冠病毒受体结合域(RBD)进化预测模型,并准确预测了相关毒株的未来进化趋势,为抗体药物和广谱疫苗研发提供了关键性理论与技术支撑。

  重大科技成果八:陆相页岩油技术革命及战略突破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创新陆相页岩油源内富集地质理论,创建了陆相页岩油赋存实验表征、“甜点区/段”评价、旋转导向优快钻井、水平井体积压裂开发、地下页岩加热转化超前储备等五大关键技术体系,形成11项国家和行业标准、168件发明专利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了松辽盆地古龙、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等3个国家级示范区与基地,获得了一批重大勘探发现,为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重大科技成果九: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2035发展战略丛书

  “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2035发展战略丛书”正式发布。丛书由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组织,邀请3000多位相关领域院士专家共同研究,历时三年形成38册系列书籍,研述了人工智能、合成科学、先进材料等中国学科及前沿领域的发展情况,将成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参考。

  重大科技成果十:国际科技组织落地北京

  当前,国际氢能燃料电池协会、世界机器人合作组织、国际智能制造联盟、国际介科学组织、亚洲仿真联盟等国际科技组织陆续落地北京。北京将在朝阳区建设国际科技组织总部集聚区,吸引更多国际组织落地,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进一步融入全球创新网络赋能助力。

  (总台记者 王胜东 尹一男)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西工大垂直管射折叠翼无人机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中新网西安5月26日电 (记者 阿琳娜)“嘭!”“发射正常!”“机翼尾翼展开正常!”“螺旋桨最大功率推进!”“姿态改平正常!”“开始巡航!”“到达目标上空发现目标!”“目标锁定成功!”“完成打击!”。  伴随着这一连串的指令,西工大无人系统技术研究院昌敏老师负责的大仰角弹射长航时“游隼”管射折叠翼...

    时间:05-26
  • 毛宁:美方胁迫诱拉一些国家限制对华出口,中方坚决反对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2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本月27日,印太经济框架部长级会议将在美国举行,讨论半导体供应链等问题,并有望形成初步文件,请问外交部对此有何回应?  毛宁:亚太经济的成功得益于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无论是什么名义的区域合作框...

    时间:05-26
  • 中方:美方不负责任政策使制造网络领域“北溪事件”的可能性明显上升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 邢翀 李京泽)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2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25日,美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在记者会上称,美情报界认为中国几乎肯定有能力发动网络攻击,破坏美国内关键基础设施服务,包括对油气管道和铁路系统发动攻击,政府和公众必须保持警惕。美海军部长德尔...

    时间:05-26
  • 朝鲜半岛形势对抗态势加剧 中方:对有关方拼凑军事“小圈子”等行为感到担忧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2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近期朝鲜半岛形势对抗态势加剧。美日韩持续推进实时共享朝鲜导弹预警情报,商定强化三边安全合作,同多国举行导弹防御演习。美韩在朝韩军事分界线附近举行史上最大规模“联合火力歼灭演习”,同步追加对朝...

    时间:05-26
  • 西门子董事会主席、英伟达首席执行官称“中国市场不可代替” 中国外交部回应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 邢翀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2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我们注意到,在2023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开幕式上,不少与会人士表示看好中国经济前景,称“脱钩”将给全球经济发展带来额外负担。日前,德国西门子董事会主席、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首席执行官在接...

    时间:05-26
  • 中方:希望黑海粮食运输一揽子协议继续得到均衡、全面、有效落实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2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据悉,黑海粮食外运协议再次被延长两个月,西方国家不完全遵守这个协议,只是支持其中关于乌克兰的部分内容,但是俄罗斯一直受到西方的限制而不能在全球范围内自由出口粮食。请问外交部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

    时间:05-26
  • 英政府发布所谓“香港问题半年报告” 中方: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 邢翀 张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2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日前,英国政府发布所谓“香港问题半年报告”,对香港事务说三道四。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香港特区政府已发布新闻公报,批驳英国所谓“香港问题半年报告”。香港已经回归近26年了,英方还是没能从...

    时间:05-26
  • 中方:北约东进亚太势必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中新网北京5月26日电(记者 邢翀)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26日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记者提问:在7月份举行的北约峰会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预计将与北约秘书长举行会谈,讨论北约在日本开设联络处的计划。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毛宁:关于日本首相打算参加北约峰会的问题,我们注意到有关报道,对此表示关注...

    时间:05-26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绿色长江的“五彩生态经”

      中新社南京5月26日电 题:绿色长江的“五彩生态经”  中新社记者 李梦 申冉 葛勇  春江潮水连海平,无边江景一时新。长江,中国第一大河,全长6300余公里,横贯东西、辐辏南北,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资源支撑。  近年来,中国不断推进长江生态环境整治,促进绿色转型,绘出一幅水清岸绿、产业升级、人江...

    时间:05-26
  • 全球超高海拔单机容量最大风电机组成功吊装

      科技日报北京5月25日电 (记者何亮)记者25日从三峡集团获悉,一台单机容量为3.6兆瓦的风机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措美县哲古镇成功吊装。这是目前在全球超高海拔地区成功吊装的最大单机容量风电机组,对我国在高海拔环境下开展大规模高参数风电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此次吊装的风电机组属于...

    时间:05-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