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深入布局AI医疗提质增效 美年健康需求推动迎发展“暖春”

2023-04-28 17:30: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摘要:借助健康体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技术,美年健康已率先布局健康风险智能评估、肺小结节鉴别诊断、消化道精准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筛查、脑健康预警筛查、血管健康指数等关键学科。目前,公司在影像、心电、眼科均有已获三类证的专业AI辅助诊断。

  4月24日晚,美年大健康产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年健康”, SZ.002044)发布2022年度业绩公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33亿元,客单价较上年同期增长12.1%。公司全年受疫情影响波动较大,产能无法释放。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美年健康迎来“开门红”,1-2月公司营收同比增长44%,到检人数同比增长32%,客单价同比增长9%。公司整体经营环境进入需求推动、量价齐升的良性发展通道。

  记者发现,今年一季度,美年健康引起了大量机构投资者注意和资金涌入,数据显示,一季度公募增持最多的前十大个股中,美年健康排名第七,获20家基金新进重仓,买入1.99亿股。

  财通证券近期发布研报表示,经过三年的内外部调整,公司内部更加聚焦精细化管理,随着外部疫情扰动逐步减弱,公司战略调整效果即将显现,进入新一轮业绩增长期。民营体检市占率持续提升、经济复苏客流量回升、创新项目助力客单价提升、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等多因素驱动下,美年健康内生增长动力十足,量价齐升可期。作为 A股上市唯一一家体检公司,美年健康的标的具有稀缺性享受一定估值溢价,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AI助力提质增效

  如今,AI风头正盛,而如果问AI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场景有哪些,那体检行业一定是其中之一。从广义上理解,AI技术的医疗应用主要包括医学影像、临床辅助决策、精准医疗、健康管理、医疗信息化、药物研发等等。但在这些技术之中,CT影像、AI辅助诊断、CDSS(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算得上是AI医疗应用更为成熟的领域。由此,和仍处于AI药物研发探索阶段的制药行业相比,体检行业可能是率先收获AI辅助诊断红利的领域。

  年报显示,近年来,美年健康持续利用健康体检大数据与AI人工智能结合,提升疾病早筛精准度,夯实体检四大基础学科,利用高精尖技术,实现了AI辅助超声甲乳结节自动识别分类、AI辅助胸部CT阅片、超声流程自动化、检验产品远程质控等技术的核心突破。

  记者了解到,当前,在影像、心电、眼科领域,美年健康均获得了三类证级别的专业AI辅助诊断,并将AI技术融入了旗下“专精特新”系列创新产品中。这背后也体现的是美年健康的专业水平和技术优势。

  例如,综合性肺健康服务包——肺结宁,率先于业内实现肺结节的全程化监测闭环管理。其领先意义在于,肺结宁项目中的“影像e+回顾性肺结节深度分析报告”这项服务,是由三级医院影像科高年资主治医师级别及以上的专家在线阅片,根据《中国肺癌早筛标准T/CPMA013——2020》并结合AI技术辅助,做出肺结节专项分析报告。与一般体检相比,更能够为客户提供具有专业性及指导意义的个性化咨询报告。

  在脑睿佳创新套餐中,其脑认知产品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风险评估,是一项基于核磁扫描、人工智能AI、基因检测创新组合的产品。

  业内专家指出,对于AI技术而言,拥有更大规模、更丰富类别、更罕见标的数据,有助于其进一步推动技术升级。而对于体检行业而言,这有助于其得出更准确的体检建议,实现精准预防。

  深耕预防医学多年,美年健康每年约3000万人次的健康服务积累了庞大的数据。作为中国最大规模、最专业的个人体检数据中心,美年健康能够产生覆盖社会人口学、健康史、生活方式、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的海量个人体检健康数据,这些庞大的数据实质能够支撑着美年健康服务业态的升级。

  基于产品、技术和资源的优势,在探索AI的道路上,美年健康与优秀伙伴积极合作,有助于公司尽快突破AI技术难点,同时和行业资源紧密结合,发掘和实现技术在健康领域的商业价值。例如,美年健康与数坤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还在陆续开展合作研究,以数坤科技研发的全球原创AI技术及健康数字医生产品为基础,对布局各地的健康体检与医疗机构进行智能化升级,以实际行动推动智能健康管理应用场景全面落地。

  “公司将进一步利用AI人工智能和健康大数据,尽早实现智能总检、虚拟健康顾问等先进技术的产品化,强化公司数字化运营能力,赋能企业运营管理能力。”美年健康表示,推动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已成为公司的重要目标之一。未来,公司将通过美年健康研究院推动系列研发及成果转化。目前,美年健康研究院正在与相关科研院所合作,启动基于AIGC技术在健康体检行业的应用研究,发挥美年健康数据优势。

  内生增长迎强劲复苏

  事实上,布局AI不仅仅展示的是拥抱科技,对美年健康而言,也是其创造更高盈利水平的重要保障

  2023开年以来,美年健康的经营情况已经进入需求推动、量价齐升的良性发展通道。据该公司于3月15日发布的今年1至2月主要经营数据公告显示,公司期内实现营收同比增长44%,其中到检人数同比增长32%,客单价同比增长9%。

  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散,今年以来,大众健康体检特别是慢性基础病等专项检查的需求回归常态,此前积压的团体和个人体检需求逐步释放。职场人群、政企客户,阳康人群、慢病人群、老人群体、高收入群体等多元化与个性化体检和健康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公立医院溢出订单希望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这些都使得美年健康收获了增长潜力。

  作为一家提早布局AI的非公体检龙头企业,美年健康在迎来订单增加的同时,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基于逐步向暖的市场环境,美年健康制定了对客单价增长的预期规划,即公司今年客单价的实现增长——对标2021年提升不低于10%。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AI的技术优势是美年健康的底气。据了解,公司在原有套餐的基础之上,增加优质创新品类,配置当下先进的检测手段,如增加AI辅助诊断,包括肺结节AI诊断,心血管AI、眼底AI、心电AI、脑健康AI等,在提供CT报告的同时,提供心血管AI报告,提供MDT多学科报告,综合健康管理分析报告等选项。美年健康认为,这些新增创新服务不仅带给客户良好的体验,增厚公司收益,同时也体现其独有的科技标签。

  此外,为了回归体检的合理价格,美年健康提出,在保证医疗品质的基础上,合理提升基础套餐里原先定价较低的产品,例如,CT从原来的260元提价35%调至350元,心脏彩超从原来的260元提价23%调至320元,对套餐价格体系进一步规范梳理。同时,公司还将挖掘中高端客户需求,优化客户结构,发力“美兆”“奥亚”品牌高质量发展,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深度产品体验,不断提升高端客户占比。在持续精细化运营和数字化转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复购率和客单价,多渠道积极拓展线上线下优质客户,快速稳健地提升经营业绩。

  值得一提的是,在创新保险领域,美年健康通过收购全国性保险经纪公司打造“美年E保”产品体系,配合现有的成熟销售网络渠道,拓展团险及个人业务,通过精准体检数据结合保险创新优化套餐和检后服务,更好地满足用户健康管理需求,构建“专业体检+智能诊断+专科诊疗+保险支付”的数字化健康服务平台。

  “无论是体检中心数量、服务人次及收入规模,美年均处于行业龙头位置,且领先优势明显。”财通证券分析师表示,在“量”方面,短期来看,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到检人数有望重回增长;长期来看,店龄增加保证内生增长。在“价”方面,对标公立医院,非公体检提价空间十足。另一方面,客户结构调整及创新产品将助力公司客单价提升,公司未来有望踏上量价齐升,利润提升轨道,内生增长动力十足。

  从资本市场反应来看,今年一季度,美年健康引起了大量机构投资者注意和资金涌入。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23日,公募增持最多的前十大个股中,美年健康排名第七,新进20家基金。从公募基金的调仓情况来看,整体增持了19936.5万股,持股总量为28198.16万股,这也意味着目前近七成仓位是在今年一季度新进的。

  美年健康表示,未来,公司还将持续引领体检行业创新,进一步强化血管健康、肝健康产品、免疫力评估产品、糖尿病健管产品、女性健康产品的研发推广,同步建立集团与区域重点创新单项的套餐导入机制,持续推动收入增长。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升级数字化转型,提升到数字化运营阶段,打造贯穿检前、检中、检后的全周期的数字化健康管理体系。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首批20只公募基金产品一季报出炉 超九成实现超额收益

      本报记者 王思文  近期,中银基金、蜂巢基金旗下多只产品2023年一季度报告出炉。截至4月11日记者发稿时,公募基金市场已有20只基金产品发布一季报,大多数为债券型基金。由此,公募基金2023年一季报披露正式拉开帷幕。  整体来看,首批20只基金产品今年一季度的规模出现分化,仅8只基金产品规模实现增长。但超额收益方面,有超九...

    时间:04-12
  • 2022年公募基金经理离职率为近十年最低

      本报记者 昌校宇  基金经理作为管理基金产品的核心人员,其变动情况备受市场关注。近期,有关基金经理离职的媒体报道较多,《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2022年,基金经理离职率实为近十年来最低。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业务负责人刘亦千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公募基金行业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基金经理队伍整...

    时间:03-15
  • (两会声音)巩富文委员:用现代科技助力养老服务智能化升级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张一辰)随着中国正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与供求脱节面临哪些新的形势与问题?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当如何推动?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巩富文近日表示,应当发挥好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作用,助力养老服务智能化升级。 ...

    时间:03-05
  • 看好信创产业长期潜力 144只公募基金产品前瞻性布局

      本报记者 王思文  近来,数字经济再度站上风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下称“信创”)产业投资机会备受市场关注,相关概念板块二级市场表现抢眼。3月2日,多只信创概念股涨停,大数据ETF、计算机ETF均大涨超3%。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公募基金在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据《证券日报...

    时间:03-03
  • 券商公募基金“成色”:96%产品开年实现正收益

      记者 周尚伃  当前,券商已经将布局公募基金业务、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作为资管业务的重点发力方向,今年以来申请牌照、增持股权动作频频。同时,券商由“私募”向“公募”渗透的过程中,产品业绩表现也备受关注。今年以来,券商公募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2.88%,其中有96%的产品实现了正收益。  产品表现分化较大  作为公募基金行...

    时间:02-22
  • 人才争夺战潮涌 公募基金招兵买马

      “最近,基金公司对投研岗的招聘需求比去年明显要高,市场宣传的岗位也有不少。”一位金融猎头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随着市场渐暖,最近公募基金人才流动随之快了起来。  近日,公募基金经理变动频繁,不少基金经理宣布离职,一些明星基金经理的离职传闻更是愈演愈烈。与此同时,基金公司春招、社招双管齐下,争抢ESG、REITs等热门新兴业...

    时间:02-20
  • 公募基金查询更便利

      近日,证监会同意中国结算启动公募基金账户份额信息统一查询平台暨“基金E账户”公开试运行。“基金E账户”APP已在各大手机应用商店上架,试运行期间投资者可通过持有基金的基金管理人获取邀请码进行注册使用。  “基金E账户”APP是中国结算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开发建设的公募基金行业门户手机应用,可为投资者提供全市场公募...

    时间:02-16
  • 主动“按下终止键” 公募基金“出清”加速

      赵若帆 杨皖玉   公募基金正在“主动出清”。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共有39只公募基金清盘,值得关注的是,有36只基金系“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而清盘,触发合同终止条款而清盘的基金为少数。  此外,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现,近十年来公募基金“出清”速度不断加快,自2017年以来,每年均有上百只基金产品退场,其中债基在整体清盘的过程...

    时间:02-13
  • 券商加速布局公募基金业务 增持股权、申请牌照动作不断

      本报记者 周尚伃  近年来,券商积极开拓公募基金业务,设立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基金牌照、拿下公募基金公司控制权等成为重要抓手。  近日,两家券商发布消息:为弥补公募基金牌照空缺,国联证券宣布拟收购中融基金100%股权;中泰证券控股万家基金已获批准,核心竞争力将得以提升。而今年1月份,另外两家头部券商资管子公司也递交了公...

    时间:02-08
  • 公募基金现跷跷板效应:高风险基金吸金 低风险基金净赎回近万亿份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基金持有人抛售了低风险基金,转而加仓高风险权益基金。这一动向,可以从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报披露的份额申赎情况中一探究竟。  总体来看,截至去年四季度末,基金总份额为23.07万亿份(不含联接基金,下同),当季整体净赎回9365.37亿份。  另据天相投顾数据显示,仅指数股票型基金、积极投资股票型基金和QDI...

    时间:01-3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