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逐梦浩瀚星辰,空天信息产业成为新风口

2023-04-18 02:40:09

来源:工人日报

  数据显示,2022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6.4%,预计2025年后可达万亿产业规模

  逐梦浩瀚星辰,空天信息产业成为新风口

  阅读提示

  相较于传统航天“高、大、贵、少”,现在的商业航天呈现“好、小、廉、多”的特点。空天信息产业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高冷产业,边界广阔、市场巨大。

  无人驾驶是全球性的科技攻关热点和难点,国土环境监测需求庞大,而卫星的精准定位、导航等功能是基础。4月2日,天龙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具备对全球非极区进行1:5万比例尺测绘能力,具备毫米级形变监测能力。

  空天信息是构建空间基础设施,收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来自空天领域信息并提供多样化服务的新兴产业,是迈入全互联时代涌现的最前沿新兴产业形态。

  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国内空天信息产业规模已超4200亿元,2017年至2019年间复合增长率约15.5%。2022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6.4%,预计2025年后可能达万亿产业规模。

  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航天相关企业3.5万家。其中2022年新增注册企业2080余家,新增企业增速6.3%。商业航天相关企业融资事件发生160余起,融资金额超400亿元。在政策、资本、市场等多重利好作用下,我国商业航天成为新“风口”。

  逐鹿苍穹,重庆跃跃欲试

  日前,重庆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以卫星互联网为引领的空天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两步走”目标:到2025年,创建国家级卫星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到2030年,全面建成卫星互联网综合应用示范区,形成千亿级空天信息产业集群。

  去年底,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中国复眼”一期工程成功拍摄出地基雷达三维月面图,这个深空探测雷达来自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拓展了人类深空观测的边界。

  近年来,随着类似“中国复眼”这样在渝搭建的航空航天平台项目越来越多,吸引了一大批卫星互联网领域企业来渝聚集,重庆进一步加快卫星互联网应用多方位布局步伐。

  3月2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渝签下战略合作重大项目,空间电磁频谱研究院及低轨卫星星座产业化项目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将带动重庆卫星互联网产业能级跃升。

  前不久,中国星网集团董事长一行来渝,与重庆就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等多项战略合作达成共识。随后,两江新区启动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并设立100亿元规模的卫星互联网产业投资基金。

  “如果说得益于老工业基地产业底子,让渝企在国家航空航天产业配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么深耕航空航天领域10多年的积淀,则让重庆航空航天产业得以不断发展壮大。”重庆市经信委装备处负责人如是说。

  截至目前,重庆基本形成通用航空“整机+核心部件+配套制造+运营+服务+金融”全产业链,通过引进航空发动机、航空材料、卫星通信、商业火箭等一批具有行业重要影响力的龙头项目,形成了通用航空与运输航空“两翼齐飞”、航空与航天协同发展的集群式发展格局。

  “烧钱”项目,缘何成为商机?

  人们印象中,火箭、卫星等空天产业技术门槛高、投入成本大,是有实力的大国不计成本的烧钱项目,为什么如今卫星会成为能挣钱的商业产业?

  “卫星产生的数据就像面粉,如果只拿来蒸馒头很难挣钱。但在设计卫星的时候就考虑到它既成为馒头也能包饺子烤披萨做蛋糕,那就会产生更大的效益。”海南微星遥感技术公司负责人李腾说,公司“海南一号”遥感卫星数据的产业化应用,每天接收的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报文数量约有120万条,一年的数据形成了庞大的全球海上航运数据库,他们籍此分析全球航运的主要情况、各个航道的忙时闲时等经济信息,价值很高。

  重庆工商大学莫远明教授称,空天信息产业具有极高的产业辨识度,能够带动形成以设备制造、卫星运营、数据应用服务为主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培育规模庞大、联系紧密的产业集群,带动更多就业,汇聚更多人才,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高中低轨卫星通信和地面5G融合的天地一体化网络,或将构成未来的6G,实现对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人无缝覆盖和接入。

  2022年2月27日,安徽“天仙星座”首发星“巢湖一号”SAR卫星升空,与“海丝一号”成功组网,率先实现国内商业SAR双星组网运行。据中国电科38所所长陈学军说,“海丝一号”实现了商业SAR卫星数据的国产化,随着人工智能的赋能和互联网应用模式的创新,商业遥感卫星的应用将创造更大价值。

  “空天信息产业已经走入百姓生活,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院长吴一戎表示,近年来,空天信息产业开始突破商业价值的临界点,并广泛应用于应急管理、经济建设、环境治理、大众民生等诸多领域,越来越显示出其广阔的市场空间。

  “导航卫星和遥感卫星政府需求多,通信卫星市场化程度高,经济体量最大。”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主席吴劲风说,谁在空天信息产业上抓住先机,谁就能在未来产业发展上占据制高点,更好把握住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强链补链,打造全产业链新生态

  “空天信息产业作为打通天上卫星平台资源与地上行业应用的承载平台,它深度融合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产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副会长邵宗有认为,数字地球产品对标谷歌地球,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相较于传统航天“高、大、贵、少”,现在的商业航天呈现“好、小、廉、多”的特点。“这使得空天信息产业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高冷产业。”银河航天战略合作总经理初肖洁说,越来越多社会资本也正积极参与进来,为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活力。

  低轨卫星产业将重点聚焦低轨商业卫星星座构建、运营及数据服务,通过空间数据应用研发,牵引平台与载荷、数据开发服务,推动国内空间信息应用产业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及“全球预报、全球服务”,创造在气象等相关领域经济和社会价值。而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聚企成“链”,助“链”成群是关键。

  记者从两江新区了解到,产业发展离不开平台“磁场”效应,早在2012年,重庆两江新区便成立了重庆两江航空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采取市场化模式,打造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中央企业数字化转型联合创新基地、国家卫星互联网产业共同体。

  “目前,重庆至少有90%的航空航天产业项目落户新区。”两江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星网集团等近3028个具有影响力的项目落户,初步建成航天产业“火箭+卫星”、航空产业“制造+运营+服务”、空天动力“整机+零部件”、高端金属材料“研发+制造”的产业链条,能为空天产业发展提供完备支撑。

  “中国正处于消费升级阶段,信息服务领域大有可为,但如何把卫星能力真正叠加到C端,还需要产业生态的协同。”邵宗有说,空天信息产业边界广阔、市场巨大,只有打破空间轨道和频段限制,方能真正造福所有消费者。

  李国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在新时代的“风口”拥抱变化——迪思传媒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黄小川

      随着疫情管控放开,消费市场回暖、AI浪潮兴起……2023年注定是充满新变化的一年。经济复苏和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各大企业摩拳擦掌抢夺市场,营销传播也更加活跃起来。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如何用营销传播更好服务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值得深入研讨的课题。4月18日恰逢被称为“中国公关行业黄埔军校”的迪思传媒集团成立27周年,我们...

    时间:04-17
  • 追风口,险企争抢新能源车险

      2022年,财险业务成为保险业的重要“淘金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梳理发现,上市险企旗下三家财险公司——人保财险、太保产险、平安产险去年多项业务指标表现亮眼。去年,车险保费收入占据半壁江山,迅速成长的新能源车正成为险企的兵家必争之地,2022年人保财险新能源车保费收入达206亿元,同比增长72.7%。  新能源车险上演...

    时间:04-12
  • 航天信息入选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

      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郭超凯)记者17日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信息”)获悉,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近日发布了《关于印发创建世界一流示范企业和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的通知》,航天信息正式入选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名单。  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

    时间:03-17
  • 谷歌放弃智能眼镜,但不放弃AR

      发售十年之后,谷歌眼镜即将退出历史舞台。谷歌公司当地时间周三在其官网宣布,已停止销售谷歌眼镜企业版(Google Glass Enterprise Edition),并将于今年9月份停止对其软件支持。此举标志着谷歌眼镜产品线的终结。  2013年,Google Glass以1500美元的单价发售,迅速激发了科技爱好者的兴趣。这款眼镜集智能手机、GPS、相机于一...

    时间:03-17
  • 中国启动“星空地”监测碳排放项目 空天信息技术助力“双碳”

      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3月14日发布消息说,由该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当天在北京启动。项目主要工作目标之一,就是开展面向高时空分辨率、广域覆盖、高精度的“星空地”碳浓度与通...

    时间:03-14
  • 长白山人参产值节节攀升 吉林省赴京推介寻风口

      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 郭佳)吉林省长白山人参推介会14日在北京举行。吉林省副省长韩福春介绍,随着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人参药用、食用和保健价值也有了更多了解,人参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名贵中药材和滋补佳品,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吉林省人参产量约占中国总量的60%、世界市场的40%。近年来,吉林省...

    时间:03-14
  • (两会观察)代表委员聚焦“数字经济”:风口之上如何提档升级?

      中新网北京3月11日电 (钱晨菲)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发展数字经济,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风口之上如何提档升级?此间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激发数字经济对传统产业、实体经济的赋能。  丝绸纺织产业肩负着传承与创新发展的...

    时间:03-11
  • 风口浪尖上的艺考生:文化课门槛提高意味着什么?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记者 袁秀月)“上戏表演系高考成绩”“绝望的文盲”……随着2023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复试拉开帷幕,艺考生的文化课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处于舆论中心的艺考生及他们的家长们,又怎么看?艺考生陆续进入学校备考。袁秀月摄  艺考文化课门槛提升成趋势  “考得好,最好...

    时间:02-28
  • 风口浪尖上的艺考生:文化课门槛提高意味着什么?

      中新网北京2月28日电(记者 袁秀月)“上戏表演系高考成绩”“绝望的文盲”……随着2023年艺术类本科招生考试复试拉开帷幕,艺考生的文化课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处于舆论中心的艺考生及他们的家长们,又怎么看?艺考生陆续进入学校备考。袁秀月摄  艺考文化课门槛提升成趋势  “考得好,最好...

    时间:02-28
  • 打造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最佳承接地 江西龙南加速“融南”

      中新网赣州2月27日电 (刘力鑫)“我们从广东来到龙南投资建厂,一是看中这里完备的产业链,二是优良的营商环境和服务态度,三是交通发达便利,四是一脉相承的客家血脉和文化。”广东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区域负责人周挺立这样向记者介绍公司选择龙南的原因。  在龙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展示馆的墙上,有一块展示龙南区位交通的展...

    时间:02-2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