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中国启动“星空地”监测碳排放项目 空天信息技术助力“双碳”

2023-03-14 20:23: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3月14日发布消息说,由该院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测量技术及标准研究”项目当天在北京启动。项目主要工作目标之一,就是开展面向高时空分辨率、广域覆盖、高精度的“星空地”碳浓度与通量监测技术研发,通过空天信息技术助力“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同时,该项目将为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制定“标尺”,构建温室气体标尺体系及量值传递体系,为确保碳排放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和量值统一提供测量基础。

  中科院空天院党委书记蔡榕研究员指出,卫星遥感、激光雷达、地面设备等“星空地”监测手段,为评估全球、国家、区域、企业等不同尺度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实现状况提供了技术平台,特别是随着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空天信息技术赋能“双碳”已成必然方向。

  项目负责人、中科院空天院副研究员李莘莘介绍说,该项目将在构建温室气体基准标尺体系、标准图谱库及量值传递体系基础上,开展国产卫星温室气体遥感探测、空间分布监测精准定位与工业园快速核查、现场监测技术物联网装置研发、高分辨率排放清单定量反演与校验等技术,在碳排放监测中的应用等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项目团队将有效服务不同区域和领域的“双碳”立体监测、精准核查、深度治理的科学决策和有效实施,为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领域的话语权提供数据保障和技术支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桥表示,该项目挑战大、创新性突出,可操作性和落地性较强,参与团队有较好的碳排放相关技术积累,后续很有希望做成碳排放领域的项目标杆。不过,项目未来还需在增量上有所突破,做好定量化约束和精准定位。

项目启动会现场专家合影。 中科院空天院 供图

  中科院空天院项目团队称,开展全球和区域碳浓度监测,解析碳排放的分布和趋势,对于制定国家“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和现实意义。而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是评估双碳政策执行情况、制定减排控制策略的重要基础,建立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关键计量技术和标准规范,已成为“双碳”管理决策的首要环节。但目前,学界和业界在碳排放监测技术、数据质量控制与标准化建设等领域的研究还十分欠缺。

  针对上述问题,围绕填补中外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与标准化建设等研究空白,最新启动的“星空地”监测碳排放项目将致力于产出一系列支撑碳排放监测数据质量控制、兼顾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算法模型、标准物质、设备装置、数据产品、系统软件、标准规范、专利论文、研究报告等成果。通过在典型区域和行业开展业务化运行和应用示范,规范碳排放计量监测领域的业务流程、明确数据核算方法,推动相关环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据了解,该项目由中科院空天院牵头,联合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日友好环境保护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福建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福建智云动能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中新城镇化(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参研单位共同承担。(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习言道 | 使居民没有后顾之忧敢消费

      消费日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力量。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让我们一起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促进消费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论述。...

    时间:03-15
  • 曲青山: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近观中国)曲青山: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经党中央批准,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翻译的《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英文版,近日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面向海内外发行,为读者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提供了权威读本。这部书出版发行之际,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在中国新闻社“近观中国”...

    时间:03-15
  • “神奇动物”还需规范管理(“一号文件”新提法传递哪些信号⑥)

      凶猛“怪鱼”鳄雀鳝、让许多农民头疼的福寿螺、取食农林作物的红火蚁……外来入侵物种频频进入公众视野,引发热议。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实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行动,加强‘异宠’交易与放生规范管理。”这是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关注“异宠”现象,为非法引...

    时间:03-15
  • 锚定绿色发展目标 以14亿多老百姓对环境品质的期盼为指引

      “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项工作重点。过去,污染防治被更多提及,而在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之后的首次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以“绿色发展”统领治污、降碳、生态建设和绿色生活方式等多个维度。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宋海良注意到,报告中多处提到“...

    时间:03-15
  • 团结奋斗推进强国建设 凝心聚力共襄复兴伟业——习近平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让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题:团结奋斗推进强国建设 凝心聚力共襄复兴伟业——习近平主席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重要讲话让海外华侨华人信心倍增  新华社记者  3月13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闭幕...

    时间:03-15
  • 赵乐际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 全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 推动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战略部署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14日主持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在会议完成各项议程后,赵乐际讲话强调,常委会组成人员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好、完善好、运行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面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推动党的二十大确定的战略部署落...

    时间:03-15
  •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 赵乐际主持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1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赵乐际委员长主持会议。3月1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赵乐际委员长主持会议。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常委会组成人员174人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根据通过的议程...

    时间:03-15
  • 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宪法宣誓仪式 赵乐际主持并监誓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1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主持并监誓。3月1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主持并监誓。新华社记者 李涛 摄  上午11时许,赵乐际宣布宪法宣誓仪...

    时间:03-15
  • 赵乐际看望参加人大会议报道的新闻工作者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赵乐际12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看望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报道的中央主要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和新闻工作者,代表大会主席团和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向参加大会新闻报道的全体新闻工作者表示问候和感谢。他指出,在大会新闻报道...

    时间:03-15
  • (受权发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

      新华社北京3月14日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名单  (2023年3月1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任命刘俊臣、郭振华、何新、胡晓犁、欧阳昌琼为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

    时间:03-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