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浙江成立保护发展联盟 以茶为媒打造“非遗茶生活”

2023-03-22 19:40: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3月22日电(张煜欢)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如何做好申遗后半篇文章、弘扬好茶文化?22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浙江省保护发展联盟在杭州市余杭区成立,包括60余家浙江省内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非遗项目保护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茶叶学会、浙江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代表在内的百余位嘉宾共同见证该联盟的成立。

  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浙江省的径山茶宴、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紫笋茶制作技艺、安吉白茶制作技艺、婺州举岩茶制作技艺、赶茶场等6个项目,成为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成立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浙江省保护发展联盟致力于构建高效协同机制,建设人才培养、技艺传承、产品研发、渠道推广共享平台,加快推进“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融合发展,形成共创共享共赢的保护力量和发展格局。

图为杭州一茶园。 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浙江省保护发展联盟倡议书》在会上发布。该联盟号召社会各界一道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探索非遗传承、传播新模式和新路径,推动茶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提升浙江茶非遗保护与传承发展能力和相关行业竞争力,持续擦亮“世界茶乡看浙江”金名片。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该联盟将与成员单位一起,联动浙江全省茶非遗项目和茶生活相关项目,跨界共创,打造“浙江气派”的“非遗茶生活”;联合相关部门、非遗保护机构、茶相关研究机构等多元力量,共同开展茶非遗项目可持续发展研讨,破解茶非遗项目保护发展的关键问题。

  同时,上述联盟还将推进“茶+旅游”,创建以制茶工艺体验、茶艺欣赏、茶文化表演、茶道感悟、茶园观光、养生茶饮等为产业驱动的文旅新项目项目,做精做强茶旅游、茶研学、茶亲子等“茶体验”的新业态,丰富当代人与茶的相处方式,让浙江茶非遗深入触达当代人的休闲与日常生活。

  在产业方面,该联盟将致力于运用现代深加工技术,开发新茶饮产品,丰富饮茶方式,将茶与传统食品相结合,开发茶食品,将茶与医疗保健相结合,充分提取茶叶的功能性营养成分,培育茶功能产品、茶保健产品、茶医药产品,并加强联盟成员资源共享,形成一批以茶非遗项目为核心的特色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带,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会议上还推荐产生了11家理事会成员单位,并由理事会推荐杭州市余杭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作为联盟秘书处。会上,联盟成员单位代表杭州市余杭区、湖州市安吉县、丽水市景宁县、温州市平阳县分享了茶非遗项目保护传承、融合发展的典型经验。(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

    原标题:非遗进校园 文化共传承  3月20日,隆化县职教中心学生在练习国家级非遗项目“二贵摔跤”。  近年来,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将“二贵摔跤”等特色非遗项目引入课堂,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进行传统文化授课和培训,使学生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穷魅力和特有的文化价值,让传统...

    时间:03-21
  • “凉山薪火传承计划”正式启动 花西子公益推动非遗文化走进校园

      3月18日,在西昌市凉山州绿荫学校,由浙江省宜格慈善基金会联合花西子母公司浙江宜格企业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发起的“薪火传承计划”启动仪式举行,并正式对外宣布“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未来5年,非遗文化将被推广到100所当地学校的课堂,帮助青少年接触、学习、传承有特色的非遗民族文化项目。通过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专...

    时间:03-20
  • 湖南东安:“非遗”融入产业发展赋能经济

      中新网永州3月20日电 (唐涛华 易海林)“我在村里的食品厂工作,上班时间自由,能在家门口挣钱,还可以照顾老人和孩子。”正在车间打包的湖南永州东安县鹿马桥镇黎山居委会村民王冬晴说。  王冬晴所在的古湘源食品厂由刘建辉创办,主要制作柚子糖。这道地方传统美食已被列为非遗项目。“我开厂的目的不仅是要传承柚子糖制作技...

    时间:03-20
  • 非遗传承大师樊生华推荐,古茗爆款龙井系列4月将回归

      又到春茶飘香时,江南春天的第一杯龙井新茶你喝到了吗?3月中旬,浙江特色——龙井茶正式开采。跟随春茶的脚步,新茶饮头部品牌古茗透露,其去年首创推出的龙井系列爆款饮品,也将再度与龙井技艺大师樊生华共创回归。  2022年4月初,古茗首创饮品龙井香青团上新。“龙井香青团”以浙江本土正宗龙井与古茗独创时令风味小料——小青团...

    时间:03-17
  • 文化和旅游部:“2023非遗品牌大会”将于本月在广州举办

      文化和旅游部今天上午召开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公布“2023非遗品牌大会”将于3月23日至25日在广州举办。  本次大会首次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将在以往基础上,进一步塑造以品牌为核心的非遗展览模式。品牌是“2023非遗品牌大会”的核心,展览设计着力突出品牌呈现,宣传非遗品...

    时间:03-17
  • 舌尖美食指尖艺术 黄河流域九省(区)非遗花馍在山西霍州展演

      中新网临汾3月16日电 (任丽娜)16日,“霍州杯”黄河流域九省(区)非遗花馍展演在山西省霍州市开幕。来自山西、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自治区)的150余件代表性特色花馍作品参加了展演活动。  据了解,“花馍”作为最具文化魅力的特色面食,具有“舌尖上的美食,指尖上的艺术,心尖上的情节”...

    时间:03-16
  • 京城皇家琉璃官窑厂蝶变文创产业园 带动非遗生产性保护

      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 (记者 杜燕) 有着760年历史的皇家琉璃官窑厂蝶变成为现代化文化创意产业园并于今年正式运营。3月,一场唤起大众对于X光技术与应用的了解与兴趣的展览——创意服装展在此举办。据悉,园区今后将经常举办此类艺术展吸引青年艺术家、设计师、粉丝。  琉璃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位于北京...

    时间:03-16
  • “两夹弦”非遗传承人侯彦丽:以地方戏传承促乡村文化振兴

      中新网菏泽3月15日电 题:“两夹弦”非遗传承人侯彦丽:以地方戏传承促乡村文化振兴  作者 吕妍 马瑾 鹿琳  “你这个唱腔再圆润一点,还有这个动作再收一些......”3月15日,在菏泽市定陶区非遗保护传承中心的排练厅内,躬耕梨园40载的“两夹弦”非遗传承人侯彦丽正在指导年轻演员练习基本功,每一个眼...

    时间:03-15
  • 晋作木雕技艺传承人:非遗不应该“活”在博物馆里

      中新网太原3月13日电 (杨静)“非遗的明天不应该在博物馆里。”晋作木雕传承人叶尧良13日在“解码木雕基因·传承晋作文化”——晋作木雕技艺创新发展研讨会上表示,在传承古老雕刻文化精髓的同时,要提升晋作木雕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让其带着山西特有的文化走进千家万户。  晋作木雕技艺是山西省太...

    时间:03-13
  • 姝莛@两会|对话庞永辉:吸引各种各样的人才传承非遗技艺

      在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新华社记者李姝莛对话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庞永辉,聚焦他带来的关于“非遗人才传承”的相关建议,以及艺术作品商业化等话题。记者:李姝莛 李恒毅 姜含章 杲均丰 殷家捷 梅元龙 刘春晖 张斌 王君璐 李帅  编辑:唐子晔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时间:03-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