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31省份前2个月外贸数据:中部增速亮眼,21省份出口正增长

2023-03-20 09:42:21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缪琦

  根据海关总署3月18日更新的数据,以美元计,中国2月进出口额超过4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中国2月进口达1970亿美元,同比增长4.2%,均终止了连续4个月同比增速下跌的势头。

  虽然2月出口同比下滑1.3%,至2140亿美元,增速仍然处于负值,但较过去3个月的降幅已有明显收窄,其中1月的降幅为10.5%。

  在这样的趋势下,第一财经梳理全国31省份前2个月外贸数据发现,以人民币计,17个省份的进出口呈现增长态势,云南省持平,共18个省份跑赢全国平均增速;就出口而言,21个省份已实现正增长,20个省份的出口增速超过全国。

  中部地区外贸增速突出

  整体而言,中部地区的外贸增速表现更好。

  按照前2个月进出口累计同比增速(以人民币计)进行排序,排名前二十位的省份,六大中部省份占了五席。

  其中,湖南省以54.3%的进出口增速名列全国第三,位列六大中部省份之首,出口增速也高达72%,进口增速为21.9%;江西省以46.8%的增速位列第六,出口和进口增速分别为55.8%和20.2%。

  此外,河南省和湖北省的进出口增速分列第十和第十一位,分别为15.2%和14.4%,出口增速则为30.2%和21.6%。

  安徽省虽然在进出口增速上仍为-3%,但主要受降幅达19.8%的进口拖累,出口已实现了9.3%的正增长。

  在六大中部省份中,进出口规模最小的山西省增速表现较差,进出口、出口与进口增长均为负值。

  作为西部外贸大省,四川省的进出口体量超过了除河南省之外的中部省份,今年前2个月进出口总值下降10.5%,但出口为正增长,达到了1.4%,和安徽省类似,主要受降幅较大的进口影响。

  据海关统计,今年前2个月,中西部地区合计进出口1.19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至19.2%。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今年前2个月,我国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速较快、比重提升。其中,汽车出口同比倍增,手机、农产品出口增速均超过20%。这体现了中西部地区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外贸发展潜力不断释放,我国对外开放的国内区域布局更加优化。

  东部沿海五地出口为正

  根据前2个月出口增速的表现,东部沿海有五地出口为正。其中,海南省的出口高达61%,辽宁省、山东省、河北省、福建省的出口增速分别为8.7%、6.7%、3.6%、1.6%。

  根据前2个月进出口增速排序,东部沿海地区仅五地为正增长,分别为排在第九的海南省,以及排在十三以及十五至十七位的河北省、福建省、山东省和上海市。

  外贸规模越大,保持高增长越难。今年前2个月,全国外贸前五大省份的排名相对稳定,广东省继续在进出口规模上摇摇领先,其次为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北京市,进出口同比增速分别为-12.4%、-9.9%、-4.8%、0.7%和8.9%。

  从出口规模而言,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上海市分列前五,出口增速分别为-10.4%、-6.4%、-5.7%、6.7%、-4.9%;从进口规模而言,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江苏省、浙江省分列前五,进口增速分别为3.8%、4.7%、-15.8%、-16.8%、-0.3%。

  绿色产品出口成新增长点

  以全国出口前三强为例,前2个月增速为负值的主要原因在于外需走弱和去年基数较高。在回稳向好的态势中,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口的新增长点,也成为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注脚。

  海关总署广东分署3月18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广东“新三样”即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出口分别增长15.4倍、39.3%、93.7%。

  3月17日,浙江省统计局发布数据称,与2022年全年相比,前2个月全省出口规模升至全国第2位,进口规模升至第5位,均提升1位;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的全国份额均提升0.1个百分点。虽然增速仍为负值,但绿色低碳产品太阳能电池、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分别增长20.4%、84.0%和1.3倍,合计拉动全省出口增长1.4个百分点。

  据南京海关统计,前2个月,江苏省出口机电产品3486.8亿元,增长12.8%,占出口总值的66.8%。其中集成电路、电工器材和太阳能电池分别增长23.3%、27.2%和92.4%。

  杭州海关统计分析处一级调研员陆海生认为,当前外贸主要矛盾是外需走弱,订单下降,而高基数让同比数据增长更不显著,预期3月份出口将回升向好。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3月16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外贸开局平稳展现了较强的发展韧性,一方面,规模保持稳定;另一方面,结构持续优化。民营企业更加活跃,与新兴市场贸易往来更加密切,跨境往来更加畅通,外贸新动能持续释放。地方和企业普遍反映,外需走弱、订单下降是今年中国外贸面临的最大挑战。商务部在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正会同有关部门针对地方和企业需求,研究稳外贸政策,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今年前2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443.9亿元 同比增速居全国第一

      中新社乌鲁木齐3月16日电 (苟继鹏)记者16日从乌鲁木齐海关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前2个月,新疆外贸进出口总值443.9亿元(人民币,下同),较上年同期增长86.4%,同比增速居中国各省区市第一。  其中,出口381.5亿元,增长91.6%,高于全国增速90.7个百分点;进口62.4亿元,增长59.8%,高于全国增速62.7个百分点。  乌鲁木齐海关党委委...

    时间:03-16
  • 达美乐中国重启上市,主要市场增速已放缓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近日,达美乐中国背后的达势股份重启IPO。  据了解,2022年11月,达势股份已通过聆讯,原计划2022年12月在港交所主板上市,但其随后又公告称,鉴于现行市况,经征询独家整体协调人后,决定延迟全球发售。如今,国内餐饮市场回暖,达势股份更新招股书,再次起跑。  据最新招股书,2022年,达势股份门店扩张的速度更快,净增120家...

    时间:03-14
  • 2月金融数据前瞻:新增贷款或达1.5万亿,社融存量增速有望回升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信贷“开门红”有望在2月延续。综合多家机构的观点,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有望达到1.5万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速有望出现回升。  中金公司预计,2月新增贷款约1.5万亿元,高于2022年2月的1.2万亿元,同比多增0.3万亿元;贷款余额增速11.8%,较上个月上升0.1个百分点。  该机构指出,2月信贷投放节奏预计仍然较为稳...

    时间:03-08
  • 反弹超预期 外资机构集体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庞无忌)2023年开年以来,外资机构集体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瑞银日前上调了对今年和明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7日对媒体表示,该机构将今年中国GDP增速预期从4.9%上调至5.4%,明年从4.8%调至5.2%。  汪涛表示,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测最主要的原因...

    时间:03-07
  • 外需减弱,中国外贸如何解压?

      原标题:(经济观察)外需减弱,中国外贸如何解压?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外贸仍在承压。前两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不及去年同期,与多个主要贸易伙伴贸易额也有所下滑。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今后中国料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破解外贸压力。  中国海关总署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两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6.18万亿元人民币,...

    时间:03-07
  • 湘鄂赣三省共建“长江中游经济区”?近十年GDP名义增速比肩长三角

      作者:周芳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代表团的代表、委员们,纷纷在一份名为《关于建设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建议》(下称《建议》)上联名签名。这份《建议》由湖北代表团发起,江西湖南积极响应,恳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中部地区加快建设长江中游经济区,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全国重要增长...

    时间:03-07
  • 白宫清洁能源高级顾问:中国太阳能电池板通关量增加

      美国正放行中国太阳能电池板进入美国?  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7日(周一),美国总统拜登的白宫清洁能源事务高级顾问波德斯塔(John Podesta)在剑桥能源周(CERAWeek)国际能源会议期间证实,中国太阳能电池板正重新通过海关进入美国。  波德斯塔说:“有了更明确的指导规则,我们正看到更多货物通过(海关)。”但他没有进一步说明具...

    时间:03-07
  • 【央广时评·不负人民】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 稳健有力有信心

      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目标被设定在5%左右。这是一个稳健有力的年度增长目标,兼顾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也充分考虑到了国内依然存在的三重压力和复杂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  2022年,我国经济受新冠...

    时间:03-07
  • 亚洲制造业增速加快 2月亚洲制造业PMI升至51.9%

      中新网3月6日电 题:亚洲制造业增速加快 2月亚洲制造业PMI升至51.9%  中新财经记者阮煜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2月份,亚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并连续2个月高于50%,显示亚洲制造业增速呈现逐月加快走势。  从主要国家看,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回升较好...

    时间:03-06
  • GDP增速为何是5%左右?楼市风向有何变化?机构解读

      中新经纬3月6日电 (王永乐)GDP增长5%左右、CPI涨3%左右、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的这些信息有你关注的吗?  GDP:增长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目标5%左右。  增速目标为何是5%左右?长江证券认为,目标定在5%左右反映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从长期视...

    时间:03-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