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外需减弱,中国外贸如何解压?

2023-03-07 18:03: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原标题:(经济观察)外需减弱,中国外贸如何解压?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李晓喻)中国外贸仍在承压。前两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不及去年同期,与多个主要贸易伙伴贸易额也有所下滑。此间分析人士认为,今后中国料将采取一系列措施破解外贸压力。

  中国海关总署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前两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6.1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8%,与去年同期13.3%的同比增速差距明显。其中,出口同比增长0.9%,进口下降2.9%。如按美元计,前两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降幅达8.3%。

  在主要贸易伙伴中,除与东盟贸易仍保持增长外,中国与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额均有所下滑。其中,中美贸易额同比降幅达10.6%。

  前两个月进出口额缩水,固然有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原因,但也折射出中国外贸正面临不小挑战。

  受乌克兰危机持续发酵,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升温等因素影响,今年世界经济贸易前景晦暗,衰退风险上升。据世贸组织预测,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料仅增长1%,较2022年放缓2.5个百分点左右。

  贸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际市场冷暖,外需减弱将不可避免对中国外贸造成冲击。如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所言,今年外贸压力“明显加大”,不少企业反映手上的订单在减少,下单在延迟,大单变小,长单变短。

  2023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明确,要继续发挥进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分析人士认为,从近期官方透露的信息看,今后中国稳外贸料将从三个方面发力。

  其一,培育新的“拳头产品”。曾在疫情期间支撑中国出口猛增的防疫物资、“宅经济”相关产品,如今出口业绩逐渐回归常态,中国需设法找到新的贸易增长点。

  从官方数据看,近期中国出口的突出亮点在于汽车、锂电池及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前2个月,中国汽车出口额同比增速高达78.9%。预计今后,中国将在优化产品结构,培育贸易新增长点方面采取更多切实有力的措施。

  其二,深耕新兴市场。在全球经济与贸易不确定性上升之际,前两月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仍保持近10%的高增长,这在中国主要贸易伙伴中相当难得,足见双方贸易互补性之强,潜力之大。

  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更多东盟国家生效,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加速推进,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再创新高可期。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将成为中国拓展市场的重点。中国商务部部长助理陈春江日前称,将在继续扩大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规模的同时,优化贸易结构,扩大优质商品的进口,加快建设覆盖“一带一路”的自贸区网络。

  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称,东盟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潜力很大,深耕这些市场将有助于稳定中国外贸基本盘。

  其三,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疫情期间,跨境电商、数字贸易等对中国外贸“突围”作用显著,今后还将继续扮演重要角色。

  王文涛称,今后将协调推动跨境电商、海外仓、保税维修等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健康发展。此外,还将顺应产业向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转移的趋势,提高东部地区贸易质量,提升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贸易占比。

  李湛表示,考虑到官方稳外贸将持续发力,以及市场对今年中国经济前景持乐观态度等有利条件,预计今年中国外贸将呈“前低后高”发展态势。(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会声音)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何以突围?

      中新网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张一辰)“当前,中小企业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制约,数字化转型既是产业数字化的关键,也是痛点难点。”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陈玉玲近日谈及“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时表示。  中小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时间:03-07
  • (两会观察)共建“一带一路”,下一个十年“工笔画”如何绘制?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郑嘉伟 王涛)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中国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依托,在国际合作方面不断开辟新路径,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新机遇。在全球发展前景依然黯淡的背景下,外界热切关注中国将如何为共建“一带一路”下一个十年绘制高质量发展的“工笔画”。  ...

    时间:03-07
  • 秦刚:“一带一路”倡议十年,铺就共同发展的康庄大道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7日举行记者会,外交部长秦刚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巴通社记者:今年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近年来,美国、欧盟也出台了一些全球基建计划,如“重建更美好世界”。您认为这些倡议和计划之间有竞争关系吗?有人质疑“一带一路”可能导致“债务陷阱”,您怎么看?  秦刚:...

    时间:03-07
  • “一带一路”建设十周年成效显著 专家学者建言献策高质量发展

      中新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已与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2013年至2022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从1.06万亿美元增加至2.07万亿美元”“设立海外‘一带一路’人才培养中心,增强‘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对海上丝...

    时间:03-06
  • 东西问丨安娜·马林博格-乌伊:“一带一路”对接“多建好建”,中菲如何实现合作共赢?

      中新社马尼拉3月5日电 题:“一带一路”对接“多建好建”,中菲如何实现合作共赢?  ——专访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安娜·马林博格-乌伊  中新社记者 张兴龙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和菲律宾在多个领域合作不断、成果丰硕。菲律宾总统马科斯...

    时间:03-05
  • (两会速递)顾学明:“一带一路”建设十年来始终保持旺盛活力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记者 李雪峰 袁秀月)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4日在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表示,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依托,中国在国际合作方面不断开辟新路径,回首这10年,“一带一路”建设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活力。3月4日,全国政协十...

    时间:03-04
  • 委员通道丨顾学明:共建“一带一路”体现中国的格局和担当

      今天(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首场“委员通道”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多位全国政协委员接受了记者的集体采访。  全国政协委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介绍,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以共建“一带一路”为依托,中国在国际合作方面不断开辟新路径。  顾学明表示,回首这十...

    时间:03-04
  • 两会速递|王超:“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成果丰硕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3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王超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王超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成果丰硕。  记者:新华社两会前方报道组...

    时间:03-04
  • “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持续深化拓展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3月4日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就大会议程和人大工作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中国日报记者:“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合作成果,但也有个别国家质疑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引发了债务风险、中国对非洲的减债行动不力。请...

    时间:03-04
  • “一带一路”海外工程科普营援柬埔寨乡村道路项目举办直播活动

      中新网北京3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记者3日从中国科协获悉,作为列入全国科技志愿服务周示范活动之一,由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一带一路”海外工程科普营——援柬埔寨乡村道路项目第二期1标段直播活动近日成功举办,增进了柬埔寨师生对中国援柬工程项目的了解,促进两国民心相通。  直播活动...

    时间:03-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