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2月金融数据前瞻:新增贷款或达1.5万亿,社融存量增速有望回升

2023-03-08 17:03:3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记者 陈月石

  信贷“开门红”有望在2月延续。综合多家机构的观点,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有望达到1.5万亿,社融存量同比增速有望出现回升。

  中金公司预计,2月新增贷款约1.5万亿元,高于2022年2月的1.2万亿元,同比多增0.3万亿元;贷款余额增速11.8%,较上个月上升0.1个百分点。

  该机构指出,2月信贷投放节奏预计仍然较为稳健,避免出现2022年同期“大起大落”的现象。2月以来票据利率走势整体平稳,并未出现去年同期的下行现象,并且考虑到今年2月相比去年同期多出4个工作日,因此预计今年信贷需求相比去年同期更为稳定,有望延续1月的“开门红”。

  “预计2月票据利率继续保持高位,与1月下旬的水平较为接近。但是要考虑到近期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趋紧,同业存单等利率本身就在上行,因此票据利率显示出来的信贷投放情况可能比1月略弱。同时,从对银行业调研反馈来看,部分大行主动控制信贷投放节奏,将部分贷款延后发放,以避免过于集中在开年。综合来看,我们预计2月新增信贷1.5万亿元,同比多增3000亿元左右。”中信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程强等认为。

  招商证券同样预计2月新增贷款1.5万亿,“当前,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撬动的基建配套贷款与设备更新贷款以及政策支持下的房地产行业融资需求是未来几个月新增信贷的最重要推动。从票据利率的走势来看,2月信贷需求延续1月特征,推测2月新增信贷比往年同期水平高。”

  在1月对社融造成拖累的企业债券,有望逐步回暖,社融存量增速有望出现回升。

  兴业研究则认为,由于1月恰逢春节假期,部分债券发行工作可能延后至节后,2月政府债券规模可能较1月提高。企业债券方面,由于2月企业债券偿还量较低,企业债券净融资额走高,预计2月企业债券规模约为3600亿元。综合来看,2月新增社融预计为1.81万亿,对应的社融同比增速为9.6%,较上月提高0.2个百分点。

  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则预计,2月新增社融预计约1.8万亿,较去年同期多增6000亿。社融存量增速预计在9.8%左右,较1月明显抬升。具体来说,企业债券对社融的拖累在逐步缓解。据wind数据推断,2月政府债券净融资额约为5700亿,较去年同期多增约3000亿;企业债券净融资额约为3100亿,较去年同期少增约500亿。非标融资(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预计2月减少4200亿,低基数的影响下,非标融资预计较去年同期少减800亿。其他融资(外币贷款,股票融资,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贷款核销等),预计2月较去年同期下滑1800亿。

  市场也有更乐观的预测。

  广发证券银行业团队预计,2023年2 月社融增速9.8%,增速环比上升0.4个百分点,社融当月增量约2.78亿元,同比多增1.56万亿元,其中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约1.45万亿元,同比多增0.54万亿元,如果再扣除表内票据融资,社融口径扣票信贷增长约1.75万亿,同比多增1.15万亿。

  浙商证券指出,预计2月社融新增2.64万亿,同比多增约1.4万亿,增速较前值升0.4个百分点至9.8%。结构中各主要项目均有望实现不同程度同比多增。

  M2增速可能较1月小幅回落。

  兴业研究认为,在M1方面,尽管2月30大中城市房地产销售面积同比翻正,但由于春节错位,2月M1同比可能较1月下行0.6个百分点至6.1%。M2方面,尽管社融同比小幅反弹,在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下,2月M2同比可能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至12.5%。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反弹超预期 外资机构集体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中新社北京3月7日电 (记者 庞无忌)2023年开年以来,外资机构集体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  瑞银日前上调了对今年和明年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7日对媒体表示,该机构将今年中国GDP增速预期从4.9%上调至5.4%,明年从4.8%调至5.2%。  汪涛表示,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测最主要的原因...

    时间:03-07
  • 湘鄂赣三省共建“长江中游经济区”?近十年GDP名义增速比肩长三角

      作者:周芳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代表团的代表、委员们,纷纷在一份名为《关于建设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建议》(下称《建议》)上联名签名。这份《建议》由湖北代表团发起,江西湖南积极响应,恳请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中部地区加快建设长江中游经济区,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全国重要增长...

    时间:03-07
  • 【央广时评·不负人民】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 稳健有力有信心

      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其中,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目标被设定在5%左右。这是一个稳健有力的年度增长目标,兼顾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期目标和中长期目标,也充分考虑到了国内依然存在的三重压力和复杂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  2022年,我国经济受新冠...

    时间:03-07
  • 亚洲制造业增速加快 2月亚洲制造业PMI升至51.9%

      中新网3月6日电 题:亚洲制造业增速加快 2月亚洲制造业PMI升至51.9%  中新财经记者阮煜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2月份,亚洲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1.9%,较上月上升1.4个百分点,连续2个月上升,并连续2个月高于50%,显示亚洲制造业增速呈现逐月加快走势。  从主要国家看,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回升较好...

    时间:03-06
  • GDP增速为何是5%左右?楼市风向有何变化?机构解读

      中新经纬3月6日电 (王永乐)GDP增长5%左右、CPI涨3%左右、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的这些信息有你关注的吗?  GDP:增长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目标5%左右。  增速目标为何是5%左右?长江证券认为,目标定在5%左右反映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从长期视...

    时间:03-06
  • GDP增速5%左右,有信心有底气有动力

      代表委员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GDP增速5%左右,有信心有底气有动力  今天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  今年设定增速目标的信心与动力从何而来?如何确保达到增速目标?如何开好局起好步?围绕这些问题,代表委员们热烈...

    时间:03-06
  • 两会新华时评丨增速5%:释放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积极信号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题:增速5%:释放推动经济整体好转的积极信号  新华社记者韩洁、王亚宏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亮出2023年我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这一目标高于去年3%的实际增速,释放出推动经济实现整体好转、回归潜在增长率的积极信...

    时间:03-06
  • 东西问丨余永定:为什么说今年中国经济增速超5%没有问题?

      中新社北京3月1日电 题:为什么说今年中国经济增速超5%没有问题?  ——专访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中国各地掀起“拼经济”热潮。不少国际组织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将显著反弹。但也有人认为,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余波仍在,要彻底恢复并...

    时间:03-01
  • 看好中国!德银上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测至6%

      中国日报2月28日电(记者江雪晴) 德意志银行中国债务资本市场主管方中睿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德银看好今年中国市场的整体表现,将其对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测从4.5%调高至6%。  方中睿认为,随着中国增长前景的改善以及全球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持续看好,德银继续看好债券承销、财富管理和托管业务等领域的发展新机遇。  与...

    时间:03-01
  • 美国2022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速下修至2.7%

      中新社华盛顿2月23日电 (记者 沙晗汀)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23日公布的修正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2.7%,较首次预估数据下调0.2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美国GDP增速下调至2.7%,低于第三季度3.2%的增速。2022年全年,美国GDP增长2.1%,与首次预估数据...

    时间:02-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