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29.95亿!年内募集规模最大主动权益基金诞生,新基金发行显著回暖

2023-03-09 10:14:31

来源:证券时报

  冷清的基金发行市场出现丝丝“暖意”。

  今年以来,受权益市场行情表现不佳影响,新基金发行市场较为冷清。

  进入3月份,新基金发行出现回暖迹象,如博时均衡优选混合基金募集29.95亿元,成为今年以来募集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产品,而近2周新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发行总规模占今年全年的一半。

  基金公司在主动权益基金的发行布局上更为谨慎,多数新基金由绩优基金经理担纲,此举也有望进一步推动提升新基金发行的热度。

  年内募集规模最大主动权益基金成立

  博时均衡优选混合基金3月8日发布公告称,基金合同于2023年3月7日正式生效,募集期间合计募集金额29.95亿元,为今年以来募集规模最大的主动权益产品。

  公告还显示,基金有效认购总户数为2.77万户,其中公司从业人员认购666.97万份,基金经理曾豪认购份额在100万份以上。

  资料显示,博时均衡优选混合基金为一只行业均衡配置的基金,基金经理为曾豪。博时均衡优选混合基金为曾豪在管的第4只产品,最新管理规模为67.64亿元(含共管基金)。

  在此之前,今年发行规模较大的还有姜诚管理的中泰元和价值精选,成立于2月17日,发行规模为22.18亿元,刘潇管理的华安匠心甄选发行规模20.83亿元,丘栋荣管理的中庚港股通价值18个月封闭发行规模19.77亿元。

  权益市场行情表现不佳,基金公司在主动权益基金的发行布局上更为谨慎。基金投资者对于新基金的认购也更趋于理性。

  不难发现,今年敢于在冷清的发行市场进行布局的基金经理,多有优异历史业绩证明以及与当下市场相契合的投资策略。

  曾豪近期表示,博时均衡优选混合基金将是他十四年成长的积淀。其作为成长风格基金经理,同时也注重回撤控制,通过降低组合资产相关度,以择时和行业轮动体系辅助来控制回撤,减少净值波动,优化客户体验。在投资策略方面,曾豪以自下而上为主,精选竞争壁垒高、业绩不断加速的优质成长股,以自上而下为辅,如通过系统化指标决定股票仓位、通过板块配置优化基金组合、通过行业比较系统优选行业景气度向上和估值低的行业,其选股基于4个维度,即公司核心竞争力、行业景气度、ROE、估值。

  姜诚则是追求安全边际的坚定价值投资者、丘栋荣则擅长低估值和价值投资,2位基金经理管理的多只产品净值均在近期创下历史新高。

  基金发行市场近期回暖

  整体看,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发行市场较往年冷清,至今未有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规模突破30亿元,发行规模10亿元以上的主动权益基金仅有11只,超半数基金发行规模不足5亿元,1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规模未超过迷你基金5000万元的门槛。

  不过,相比年初,近期基金发行有显著回暖迹象。截至3月8日,3月以来已有43只基金宣布成立,总发行规模484.55亿份,超过1月份的407.3亿份,其中债券型基金、FOF基金发行总规模均超过了1月份。

  权益类基金产品发行也在回暖。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3月份发行总份额已接近今年1月份。Wind数据显示,近2周新成立的主动权益基金发行总规模占今年全年的一半,除了博时均衡优选混合基金近30亿元募集规模外,刘潇的华安匠心甄选、张燕的农银汇理景气优选和韩文强的景顺长城致远分别成功募集20.83亿元、17.54亿元和12.82亿元。

  近一个月有3只主动权益基金发行规模在20亿元以上,这3只基金同时也是今年发行规模最大的3只主动权益基金。

  近期有不少基金还宣布提前结束募集期,如钟贇管理的南方景气前瞻混合基金3月8日公告称,基金的募集截止日由3月21日提前至3月10日;陈良栋的长城产业臻选混合基金募集截止日由原定的4月4日提前至3月10日;华安基金在2月28日公告称,旗下华安匠心甄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提前结束募集;国投瑞银策略智选混合则在2月25日披露了提前结束募集公告,将最后一个募集日提前至2月24日,募集期缩短了一周。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权益类产品发行回暖,一方面得益于近期市场逐渐修复,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复苏势头强于预期,有望驱动增量资金入市和市场情绪抬升。

  由绩优基金经理挂帅新产品也有望进一步推动新基金发行的热度。目前处于发行阶段的主动权益基金有38只,其中信澳优享生活的拟任基金经理杨珂、国投瑞银比较优势一年持有拟任基金经理綦缚鹏近年来均有不俗业绩。

  展望后市

  在市场动荡期发行的基金产品,基金经理将以何种操作思路应对?对于市场未来走势有何种见解?

  博时基金曾豪表示,接下来将聚焦三条投资主线:第一条是高成长型的景气赛道,对人工智能,新能源板块的大储逆变器,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电子被动元器件等相对乐观;第二条是困境反转的大消费,尤其看好医药医疗、食品饮料和免税机场等方向,医药将聚焦于医美、消费医疗和创新药,食品饮料则更看好高端白酒和小食品;第三条是顺周期板块的阶段性机会,随着经济逐渐复苏,有色、化工和建材等产业有望出现不错的投资机会。

  中泰资管姜诚近期在一场访谈中表示,试图通过牛市来赚钱的这种愿景实现难度会越来越大,因此不用精准预测未来市场会怎么走,分化一直会持续下去,买入一只股票的出发点也从来不是认为它会涨,而是认为它值钱,要以买资产的视角去衡量企业是否物超所值。

  往后看,绩优基金经理信达澳亚杨珂表示,医药板块的投资逻辑可能要从赚估值修复的钱转向赚业绩的钱,投资的结果更多呈现出来的是其自下而上筛选出来的符合标准的标的,关注比较多的细分领域有:第一是创新药,包括研发管线组成的医药公司,特别是未来可能有比较大的单品上市的,医药研发外包服务公司;第二是医疗服务,疫情期间,他们严重受损,但疫情复苏的话,他们会受益比较多;第三是医疗器械,其中包括医疗设备和耗材等;第四是药店,药店的长期增长逻辑是内生开店加外延并购;第五是偏医药消费属性的,非医保支付的,由消费者自己买单的产品,下游客户比较分散。

(券商中国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权益基金发行升温 3月份以来新发数量占比超60%

      记者 王思文  近一周,权益基金发行回暖迹象愈发明显:首先,博时基金旗下权益新品募集规模突破30亿元;其次,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富达基金和贝莱德基金旗下新基金定档发行;再次,华夏基金、富国基金等基金公司权益新产品接连发售。多位业内人士就此向记者表示,今年基金公司加速布局权益市场的意图鲜明。  在持仓方向上,多位基金经理...

    时间:03-07
  • 上市公司年报暴露明星基金经理调仓动向

      原标题:上市公司年报暴露明星基金经理调仓动向,周蔚文、周雪军加仓森麒麟...  上市公司的2022年年报正在陆续披露,部分明星基金经理的调仓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  例如,天味食品在2022年业绩大增,扣非净利润增幅创历史新高,却遭遇了刘彦春的逢高减持;周蔚文、袁维德、曹文俊、周雪军等多位明星基金经理在四季度不谋而合地对...

    时间:03-06
  • 公募江湖故事多 离职基金经理有的卖水果有的投币圈

      公募大佬的最后去处,并非总是光环相伴。  在基金行业频频出现的离职潮中,“奔私”赚大钱越来越成为市场对顶流大佬去职后的刻板印象,然而真实的情况可能比想象的更为复杂与残酷。  资本市场从不缺乏投资明星,但明星的活跃周期在A股市场却往往是短暂的,对许多去职公募的基金大佬而言,“深藏功与名”往往成为不得不做的选择...

    时间:03-06
  • 多位绩优基金经理“出走”背后:公募“去明星化”成趋势 构建团队渐成共识

      记者 王思文  开年以来,基金经理离任的消息不断传出,其中不乏百亿元级知名基金经理因个人原因宣布离任,也有个别中小型基金公司的“顶梁柱”卸任,基金经理的“出走”是否会影响基金产品业绩以及未来的平稳运行?一时间基金经理“明星化”后出走的话题再次引起热议。  《证券日报》记者采访多位业内人士后了解到,随着去年证...

    时间:02-24
  • 又有基金经理清仓式卸任!这次是中银证券白冰洋,啥情况?

      中新经纬2月23日电 (薛宇飞)中银证券22日公告称,基金经理白冰洋因个人原因离任,一口气卸任4只公募产品基金经理职务。这是继21日泓德基金邬传雁离任全部在管产品后,又一个清仓式卸任基金经理职务的案例。  白冰洋管理基金的总规模虽然不大,但在中银证券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中的占比不低。2022年,她管理的4只产品都实现不错的...

    时间:02-23
  • 又见百亿基金经理卸任!基金公司发力“团队大作战”

      今年以来,基金经理变动显著增多,其中不乏百亿级基金经理。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开年以来已有80位百亿基金经理发生变更,相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多。  2月21日,泓德基金发布公告,邬传雁因“工作安排”卸任泓德远见回报、臻远、丰泽、丰润三年、致远和卓远6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同时离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

    时间:02-21
  • 又见百亿基金经理卸任!基金公司发力“团队大作战”

      今年以来,基金经理变动显著增多,其中不乏百亿级基金经理。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开年以来已有80位百亿基金经理发生变更,相比去年同期明显增多。  2月21日,泓德基金发布公告,邬传雁因“工作安排”卸任泓德远见回报、臻远、丰泽、丰润三年、致远和卓远6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同时离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相关产品由基金经理王克玉...

    时间:02-21
  • 明星基金经理接连卸任 人才流动“汹涌”引担忧

      继此前卸任旗下两只基金后,近日,王宗合再次卸任另外两只基金。无独有偶,另一知名基金经理冯明远也陆续卸任旗下两只基金。此外,1月以来,不少知名基金经理旗下王牌产品增聘基金经理共同管理。一系列或增聘或卸任的动作,引发业内对公募基金经理变动的担忧。  知名基金经理减负进行时  2月15日,中加基金发布公告,知名基金经理冯...

    时间:02-20
  • “一拖多”遭遇业绩翻车后,多位基金经理选择“减负”

      作者:徐宇  “明明精力有限,在行情鼎盛、基民认购热情正处于顶点时,受制于公司和渠道的压力,自己却不得不发新产品。”一位百亿基金经理曾这样对第一财经抱怨道。  但这种因基金经理“明星效应”而造成的“基金产品一拖多”现象正在逐渐好转。包括信达澳亚明星基金经理冯明远、前海开源明星基金经理曲扬、鹏华基金“国民...

    时间:02-14
  • 5年超1300名基金经理离任,人才流动加速下基民如何自处?

      作者:曹璐  聚散离合终有时,又一位研究部总经理级别的基金经理离职。  2月11日,长城基金连发6条基金经理变更公告,原基金经理何以广离任,他离职前还担任长城基金研究部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根据公告,何以广此前管理的产品将由公司副总经理、投资总监杨建华率领基金经理赵凤飞、苏俊彦、周诗博、韩林、唐然分别管理。  据...

    时间:02-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