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山东为人才“浇灌”金融“活水” 精准助力乡村振兴

2023-02-21 15:33: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济南2月21日电 (记者 沙见龙)面向“头雁”系列制定政策6项、“归雁”系列7项、“鸿雁”系列27项、“雁阵”系列33项……在山东临沭,为推进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当地实施“四雁工程”,为这一群体干事创业提供“金融活水”。

  据临沭县地方金融发展服务中心主任张涛介绍,2022年以来,该县突出“以人为本”的乡村振兴布局,金融部门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多方收集整理上级相关金融政策,形成了“四雁工程”金融产品汇编,先后推出“乡村振兴·丰禾农耕贷”“鲁担惠农贷”“第一书记振兴贷”等一系列信贷产品。

图为临沭县便民服务机构一角。 临沭融媒 供图

  在此背景下,临沭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的“丰禾农耕贷”荣获“2021年度中国服务乡村振兴十佳信贷产品”荣誉称号,并于2022年入选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第二批典型案例》。临沭县农村商业银行理事长赵京才透露,截至2022年末,该县发放涉农贷款余额达256.36亿元(人民币,下同),较年初增长12.38%,全县普惠金融重点领域贷款余额达68.85亿元。

  张涛表示,在金融活水激荡下,临沭已呈现出“头雁领航、归雁反哺、鸿雁争鸣、雁阵浩荡”的新气象,乡村振兴蓬勃发展

  在临沂市兰陵县矿坑镇中罗村村民眼中,赴该村挂职第一书记的农行兰陵县支行选派员工周毅很爱“搞事情”。挂职期间,周毅带领村民开展黑木耳种植,修筑道路,开展危房改造,修筑饮用水管道、实现自来水户户通。这也是农行山东省分行443名挂职干部工作的缩影。

图为临沭县金融扶持企业新上项目生产线。 临沭融媒 供图

  自2017年起,农行山东省分行在全省金融系统首创干部双向交流挂职,累计选派443名干部挂职副县长、副乡镇长。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该行聚焦核心需求,注重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人才队伍,真正把金融人才、金融知识、金融服务持续输送到县域腹地。

  农行挂职干部把广袤乡村作为推动“三农”事业发展的主战场,在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实体经济、支持脱贫攻坚、守住金融风险防控底线、做实普惠金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农行山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该行先后收到挂职单位寄送来的表扬信169件,有55名挂职干部受到当地党委、政府表彰。

  从承包200亩农田尝试规模化种植,到成立聊城市茌平区胡屯镇第一家“美东农机专业合作社”,再到托管全镇1万多亩土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解放生产力助力乡村振兴,周美东这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只用了5年时间。

  “也是从成立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开始,我们对于资金的需求量开始逐渐增长。山东农商行批复了第一笔60万元的信用贷款,贷款期限和利率政策都非常优惠。”周美东介绍说,从承包农田搞规模化种植、到成立农机合作社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投资大、回报低回报慢的特点依然存在。“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非常需要‘金融活水’。”

  据了解,作为中国农业大省,山东近年来多方发力,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巩固基础、发挥优势、增添动能,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当前,山东正加力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在该省新出台的《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推进乡村振兴是十大重点任务之一。(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走进区域看发展】重庆璧山:农文旅融合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中新网重庆2月21日电(王婷婷)春雨淅淅,农家果树上丰硕的柑橘带着雨露,压弯了枝头,等待新一批的采摘上市;漫步在蜿蜒的乡村小道上,金灿灿的油菜花清香扑鼻,竞相绽放;穿行在艺术气息浓厚的农村院落,鸡犬相闻间,让院落不再沉寂。  连日来,记者跟随“走进区域看发展·川渝奋楫谱新篇”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来到重庆璧山区七塘镇,探访当地...

    时间:02-21
  • 【团结奋斗 忠诚履职】黄花春:让乡村孩子获得优质教育资源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黄花春是广西崇左市高级中学副校长,在一线教育岗位工作了20多年,如何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资源,始终是她最关心和关注的问题。  新学期一开学,黄花春来到县里的中小学调研。边境民族地区的中小学校基础教育质量如何提升,课后服务...

    时间:02-21
  • 走进田间地头 两岸学子助力乡村振兴

    由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学子组成的实践支队,近日走进山东阳谷“春和八里”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该支队由清华大学博士生、台湾青年陈柏翰担任队长。在两周时间内,他带领团队成员走向田间地头,走进乡村直播间,开展田野调查、文创产品设计、直播宣传推广等活动。支队为阳谷基层党建治理效能提升、粉条产业改造升级、乡...

    时间:02-21
  • 山东济宁:文化“两创”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

      央视网消息(记者 李文亮 李夏):今年春节期间,一张2200人的“全家福”刷爆网络,拍摄者是山东省邹城市的后八里沟村村民。日前,记者来到这个全国闻名的文明村、富裕村,感受传统文化涵养下的时代新风。  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两创”文化的繁荣亦是助力乡村振兴的...

    时间:02-20
  • 肩负使命,在乡村振兴一线实干

      肩负使命,在乡村振兴一线实干  ——开年走访驻村第一书记  “张大哥,地里的麦子没问题吧?”  “好得很!”  小麦返青拔节,进入春管的关键时期。四川广汉市向阳镇高寿村,田间地头绿油油一片,这段时间,驻村第一书记申淼格外忙碌。  被叫作“张大哥”的张运林是种粮大户,往年这个时候,他都要为防治...

    时间:02-20
  • 借力“海峡”“海丝”优势 福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经济观察)借力“海峡”“海丝”优势 福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新社福州2月20日电 (记者 龙敏)在聚焦乡村振兴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之后,地处两岸农业合作前沿、着力探索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福建省福州市,20日发布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做大做优做强省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夯实农业农村基础。 ...

    时间:02-20
  • 驻村书记的8年:留下看得见、守得住的美丽乡村

      中新网阿拉善2月20日电 题:驻村书记的8年:留下看得见、守得住的美丽乡村  中新网记者 张林虎  初春时节,走进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镇阿拉腾塔拉嘎查(嘎查相当于村),巷道干净整洁,庭院窗明几净,民房错落有致,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阿拉善左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贺兰山西麓,隶属于阿拉善...

    时间:02-20
  • 多措并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多措并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金台视线·关注农村人居环境③)  “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  美好的村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题中...

    时间:02-20
  • 乡村振兴丨重庆咸宜:崖边铺就“幸福路”

      新华社重庆2月20日电 题:重庆咸宜:崖边铺就“幸福路”  新华社记者周思宇  随着一辆满载黄柏苗的大卡车开进小院,重庆市城口县咸宜镇双丰村村委会热闹起来。“余书记,我专门来领黄柏苗,准备把山上撂荒地重新种起来!”村民吴生安乐呵呵地对重庆市审计局驻双丰村第一书...

    时间:02-20
  • 山东政策“筑巢” 引“鸿雁”归乡

      中新网济南2月20日电 (吕妍)近年来,山东各地为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搭建了许多干事创业的平台,推出了一系列政策“筑巢”,引“鸿雁”归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保障。  在山东省兰陵县,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总经理刘雁滨大学刚毕业就毅然选择返乡搞农业。10余年来,他从一个“门外汉”,成为懂农业、爱农村、爱...

    时间:02-2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