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借力“海峡”“海丝”优势 福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3-02-20 19:09: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经济观察)借力“海峡”“海丝”优势 福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新社福州2月20日电 (记者 龙敏)在聚焦乡村振兴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之后,地处两岸农业合作前沿、着力探索两岸乡村融合发展的福建省福州市,20日发布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做大做优做强省会、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夯实农业农村基础。

  此间研究人士认为,“海峡”“海丝”特色集聚,是福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

  福州既是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区域,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地之一。福州市委市政府当天公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显示,推进乡村振兴,福州仍将借力“海峡”“海丝”优势。

  福州市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内,正德农业基地的技术人员正运用气象部门安装的农田小气候系统,对引进种植的200多亩台湾凤梨进行实时监测。台胞林世明告诉中新社记者,该系统可以收集凤梨生长的温度、大气湿度、土壤湿度、光合有效辐射、风速、风向等要素数据,建立农业气象灾害指标、关键农时农事农用天气预报指标,为企业稳定生产保驾护航。

  深化榕台农业融合发展是福州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力点之一。在实施意见中,福州明确落细落实榕台农业融合发展政策措施,推进福清台湾农民创业园等涉台园区标准化建设;以创建闽台农业融合发展推广基地为抓手,加快台湾农业“五新”(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新肥料、新机具)示范推广。

  闽清县的梅城印记历史文化街区,见证了台湾青年西进逐梦的脚步。2018年,曾芝颖带领8名台湾青年在当地安营扎寨,参与街区改造。从“梅城印记”起步,她不断将台湾经验带到大陆,助力更多村庄振兴。

  迄今,台湾规划设计师、文化创意团队已积极投身于福州30多个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的建设,福州的广袤乡村成为台湾青年逐梦圆梦的沃野。今年,福州将深化乡建乡创服务榕台合作,推动闽台乡建乡创项目签约落地15个以上。

  福州是中国著名侨乡,祖籍福州的海外华侨华人达300余万人,主要分布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因此,福州官方在实施意见中提出,深化“海丝”合作,加快推进中印尼“两国双园”项目建设;大力发展跨境农业,重点支持宏龙印度尼西亚综合虾养殖、宏东圭亚那水产品加工等境外渔业项目建设。

  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今年1月获批设在福州,成为中印尼“两国双园”项目建设又一重要成果。福建淼天汇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印度尼西亚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内的一家水产品加工企业,该公司总经理林峥嵘告诉记者,春节后企业试投产以来,加工的金枪鱼就产自印尼三宝垄,在当地捕捞上岸后进行粗加工,通过海运在福州江阴码头上岸,随后进入车间进行精细加工。

  “目前,马鲛鱼、三文鱼等印尼海产品已经通过这样的流程进入国内外市场。”林峥嵘说。

  借力“海丝”优势,福州也计划高规格举办中国茶叶交易会,力争中国茶叶交易会永久落户福州,推动形成“杭州春博览、福州秋交易”的全国茶叶展销格局;推进国际茶港城建设,打造五里亭国际茶叶联合交易中心。

  目前,福州茉莉花茶正着力开拓“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传承人、春伦集团董事长傅天龙表示,将充分利用侨的优势,加速布局“海丝”沿线市场,让海外华侨华人回味“舌尖上的福州”,振兴茉莉花茶产业。(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闽台同胞相聚福州 共话两岸融合发展故事

      中新社福州2月19日电 (记者 龙敏)19日,“海峡缘系·纳福吟新——闽台同胞新春雅聚”活动在位于福州市三坊七巷的闽台历史文化研究院举行,50余名闽台两地同胞相聚,闻香、品茗、听琴、看戏,共话闽台两地融合发展新故事。  当天晚间,闽韵悠悠,声声惊艳,舞台上的演员们用温婉的声线、精湛的表演将观众引...

    时间:02-19
  • 时政特稿|中央一号文件里的“土特产”

      “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近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专章部署,重点在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联农带农等方面下功夫。  “土...

    时间:02-17
  • 福建持续深化闽台农业融合发展

      中新社福州2月17日电 (郑江洛)福建官方17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中提出,要推进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深化闽台农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福建积极推动农业对台对外开放。实施意见指出,要落深落细惠台惠农政策,提升台湾农民创业园、闽台农...

    时间:02-17
  • 时政特稿丨中央一号文件里的“土特产”

      “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在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近日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专章部署,重点在彰显特色、产业融合、优化布局、联农带农等方面下功夫。  “土...

    时间:02-17
  • “打击电捕蚯蚓”写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广西玉林经销商:不敢收野生蚯蚓了

      2月13日,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全文包括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九...

    时间:02-16
  • 吹响科技强农集结号——农业专家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吹响科技强农集结号  ——农业专家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本报记者 马爱平  又是一年春来到,人勤春早农事忙。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再次表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

    时间:02-16
  • 吹响科技强农集结号 农业专家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吹响科技强农集结号  ——农业专家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本报记者 马爱平  又是一年春来到,人勤春早农事忙。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出台的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再次表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值...

    时间:02-16
  • 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点来了

      今天(2月14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发布会上,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介绍了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相关情况。他表示,文件包括9个部分33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  守底线就是坚决守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时间:02-15
  • 发出重农强农强烈信号!三个关键词解读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

      央广网北京2月14日消息(记者王晶)2月1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包括9个部分33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  “今年的文件既是明确全年工作重点的‘任务清单’,也是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操...

    时间:02-15
  • 中央一号文件里的信心密码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13日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全文包括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

    时间:0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