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经济日报金观平:提升金融与实体经济适配度

2023-01-30 06:02:43

来源:经济日报

  提升金融与实体经济适配度

  金观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近期,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均表示,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大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推动中小银行聚焦主责主业,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共同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为何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为它与加强需求侧管理有机统一,是贯穿经济工作全过程的主线。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供需的良性循环与动态平衡,推动经济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当前,总需求不足是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为此,要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通过高质量的供给来创造有效需求、扩大总需求。

  具体到金融领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提升金融与实体经济的适配度。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较难获得金融支持,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金融服务的适配度不够。比如,小微企业由于抵押物不足,难以满足银行信贷业务的相关要求。再如,科创企业具有轻资产、高技术特征,通常前期难盈利、后续高成长,更适合股权融资,但目前服务科创企业的主力军仍是债权融资。

  金融服务中的“堵点”,不少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的结合点。首先,要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从总量上看,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信贷总量有效增长,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从结构上看,结构性货币政策要“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强化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的支持力度。

  其次,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注册制是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的关键举措。经过前期的试点探索,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条件已基本具备。另一方面,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好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阶段企业的差异化融资需求。在多方合力推动下,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第三,要改善间接融资结构。一方面,大型银行应提高服务质量和能力水平。要摒弃“垒大户”的惯性思维,沉下身子,坚持“真做小微,做真小微”;要提高能力水平,深入研究、主动发现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金融需求,稳妥创新与之相匹配的个性化服务,精准满足需求、善于创造需求。另一方面,推动中小银行改革化险,促使其更好支农支小、扎根本地、服务当地。既狠抓股东股权治理,为中小银行筑牢发展根基,又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补充资本,助其增加后劲。(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温暖牵挂|“夯实实体经济”

      编者按:“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从2013年起,每逢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来到群众身边,拉家常、问冷暖,听民声、送祝福。央视网《联播+》特推出“温暖牵挂”系列,与您一同重温总书记与大家在一起的温暖故事,感受浓浓的领袖情怀。  |联播+|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

    时间:01-28
  • 2022年深市再融资与重组并举 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邢 萌 吴晓璐  再融资和并购重组是上市公司做优做强的重要工具。《证券日报》记者获悉,2022年,深市再融资市场仍保持韧性,上市公司全年共实施完成再融资235单,融资额达3323亿元;重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全年共披露重组方案76单,实施完成43单,涉及交易金额(不含配套募资)达1611.32亿元。  进入2023年以来,深市再融资市...

    时间:01-20
  • 以金融赋能实体经济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再“吸金”700亿元

      中新网上海1月17日电 (记者 李姝徵)第二届滴水湖产业投资者大会17日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以下简称临港新片区)举办。  当日现场,12家重点基金签约临港新片区,总资金规模超过700亿元(人民币,下同)。官方最新数据显示,自成立以来截至2023年1月中旬,临港新片区累计落地和签约基金的资金总规模将逾3000亿元。  当日召开的...

    时间:01-17
  • 【光明论坛】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

      【光明论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近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等文件,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重大举措。...

    时间:01-16
  • 中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 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中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锐财经)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在1月1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扎实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切实...

    时间:01-16
  • 中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 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

      中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锐财经)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金融体系运行平稳,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有力、更高质量的支持。  在1月1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示,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扎实落实稳经济...

    时间:01-16
  • 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行积极推动降费让利政策精准落地

      中新网1月14日电 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创业创新的重要力量。为落实党中央精神,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设银行积极推动降费让利政策精准落地,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享受政策红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让企业发展的劲更足、信心更大。  扩大受惠范围 助企纾困增活力  2023年1月3日,伴随着新年带...

    时间:01-14
  • 阿里巴巴与吉利宣布战略合作:扎根实体经济,共促数实融合

      1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吉利控股集团首席执行官李东辉、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市场官董本洪代表双方签约,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和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共同见证。阿里巴巴集团与吉利控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电动智能汽车已经成长为充满市场潜力的新赛道,也最能体现数...

    时间:01-13
  • 多家中小银行上调存款利率 “开门红”仍不及往年

      春节前夕,有多家中小银行上调了存款利率。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包括河南宜阳农商银行、山西柳林农商银行等在内的多家中小银行,上调了定期存款利率,以期迎接“开门红”。  不过,今年银行业的“揽储大战”氛围并不似往年浓烈。也有部分中小银行下调了存款利率,于是存款利率的“一上一下”在银行业同一时间段出现。  券商...

    时间:01-05
  • 经济大省挑大梁|塑造新优势 奋力开新局——江苏锤炼实体经济“看家本领”

      新华社南京1月4日电题:塑造新优势 奋力开新局——江苏锤炼实体经济“看家本领”  新华社记者陈刚、杨绍功、朱程  包机出海,企业稳订单、政府忙招商;强筋健骨,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科创赋能,持续塑造发展新优势……岁末年初,制造业大省江苏热火朝天的发展景象,正驱散空气中的寒意。  承压复苏,迎难...

    时间:01-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