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光明论坛】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

2023-01-16 11:29:12

来源:光明日报

  【光明论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近日,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等文件,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增强发展主动性的重大举措。这将推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有效需求,为全面激发国内超大规模市场潜力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际需求面临着波动收缩或进一步加剧的风险。从国内来看,我国目前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劳动力等传统优势弱化,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受到制约等难题。这要求我们供需两端统筹发力,将扩大有效需求与优化供给有机结合起来,打通循环堵点、消除瓶颈制约,在更高水平上推动供需良性循环,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一体两面。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是挖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的消费支出占GDP比重在2011—2021年间平均为53.4%,与世界银行发布的发达国家最终消费支出占GDP比重80%以及发展中国家占70%以上的数据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统筹扩大内需战略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两者统一到提升供给结构与有效需求的适配性上来,统一到挖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潜力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上来,解决“好不好”“优不优”的问题,推动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消费和投资、内需和外需、自立自强和开放合作良性互动,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是适应经济发展客观趋势的必然要求。从世界各国发展经验看,当一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0~10000美元区间,居民消费随收入的增长不断加速升级,与传统供给体系易出现错配现象,即对个性消费、服务性消费的追求同传统批量化、以物质产品为主的传统供给体系错配;对品质消费、品牌消费的追求与以低端化为主的传统供给体系错配。我国2021年年底人均GDP已达到1.25万美元,这要求我们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客观趋势,统筹扩大内需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激发、创造新的有效需求,形成高质量供给体系正反馈,循环往复,形成扩大内需的良性动态循环。

  优化高质量产品供给,以新供给满足新需求。要以居民消费升级形成的新需求为导向,提高高质量产品供给适应新需求的能力。2021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3.3%,不仅低于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水平(70%以上),也低于世界平均的水平(64.96%),适应居民新需求的服务新供给不足。因此,要适应居民消费升级形成的新需求,就必须聚焦服务性消费,扩大服务业有效供给;聚焦个性化创意消费、精准提供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新商品和服务,使新需求从愿望转化为市场实现;聚焦居民消费升级形成的品质化、品牌化新需求,着力加强标准质量品牌建设,在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实现扩大内需,带动需求更好实现。

  优化技术供给,以新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新一轮科技革命大潮下,以新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一方面是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并因产品适应性创造出新消费;另一方面,要通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抢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制高点,加快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等新经济发展,加大新领域新赛道的投入强度,提高技术要素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在创造新投资和新消费中不断扩大内需,健全内需体系。

  优化制度供给,形成更高水平的供求动态平衡。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断增强市场微观主体活力。特别是占市场主体比例超过95%,创造城镇就业超过80%的民营企业,是供给体系和需求体系的重要结合点,必须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不断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供制度性保障,将确保高质量供给形成正向反馈,不断激发和创造新的有效需求,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供给需求良性循环和投资消费动态平衡。

  (光明日报 作者:殷倩,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深圳市委党校副教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检察机关分别对于沈波、刘乐国、傅小东、马永良提起公诉

      中新网1月16日电 据最高检官方微信消息,日前,检察机关依法分别对于沈波、刘乐国、傅小东、马永良提起公诉。  辽宁检察机关依法对于沈波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原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于沈波(正厅级)涉嫌受贿罪一案,由辽宁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时间:01-16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老年人群应对新冠和流感 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手段

      中新网1月16日电 针对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如何做好新冠和流感的双重防护,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在16日下午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表示,老年人群是新冠和流感感染以后出现高危的重点人群,新冠病毒感染和流感都是疫苗有效的疾病,接种疫苗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李燕...

    时间:01-16
  • 江西南昌市委原常委龙和南被“双开”

      江西南昌市委原常委、市委宣传部原部长龙和南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讯 据江西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江西省纪委省监委对南昌市委原常委、市委宣传部原部长龙和南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经查,龙和南身为党员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坍塌,初心不正,弃守...

    时间:01-16
  • 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产权现阶段以数据处理者为保护主体

      新华全媒+丨国家知识产权局:数据产权现阶段以数据处理者为保护主体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记者王琳琳、宋晨)不久前,我国对外公布了构建数据基础制度体系的“数据二十条”,提出建立保障权益、合规使用的数据产权制度。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1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国家知识产权...

    时间:01-16
  • “阳康”之后是否需要继续用药巩固疗效?专家这样说

      中新网1月16日电 16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于“阳康”之后是否需要继续用药巩固疗效的问题,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主任赵扬玉认为,首先要了解,新冠感染以后,治疗的药物主要是对症,比如针对发热、腹泻、咳嗽等,如果这些症状都消失了,应该及时停药。药物一方面起治疗作用,同时还有一定的...

    时间:01-16
  • 国家卫健委:正在有序开展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

      中新网1月16日电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6日就重点人群健康保障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在会上表示,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全国正在有序开展老年人、儿童、孕产妇、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等重点人群分级分类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  米锋强调,要做到...

    时间:01-16
  • 宋清渭同志逝世

      新华社济南1月16日电 正大军区职离休干部、原济南军区政治委员宋清渭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2月27日在济南逝世,享年93岁。  宋清渭是山东省陵县(今德州市陵城区)人,1944年参军入伍,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文书、组长等职,参加了破袭津浦铁路晏城到德州段、围困歼灭商河伪军...

    时间:01-16
  • 洛桑江村当选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严金海当选西藏自治区主席

      新华社拉萨1月16日电 西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6日选举洛桑江村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旦科、坚参、桑顶·多吉帕姆·德庆曲珍、王峻、张延清、许成仓、江白、唐明英、刘柏呈、李文革、孙献忠为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严金海为自治区主席,陈永奇、任维、肖友才、甲热·...

    时间:01-16
  • 许勤当选黑龙江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梁惠玲当选黑龙江省省长

      新华社哈尔滨1月16日电 黑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月16日选举许勤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永康、贾玉梅(女)、聂云凌、李显刚、谷振春、杨廷双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选举梁惠玲(女)为省长,王一新、余建、李毅、王秋实、王岚(女)、韩圣健、王刚为副省长;选举张巍为省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

    时间:01-16
  • 2022年吉林法院审结民商事案件28万余件

      中新网长春1月16日电 (谭伟旗)记者16日从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2年,吉林法院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295501件,占全部诉讼案件的87.02%,审结284942件,结案率99.6%。年度结案率位居全国第3位、案件结收比位居全国第5位。  当天,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赵东巍通报了202...

    时间:01-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