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华东理工大学:2023年计划招生4155人

2023-06-13 15:11: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2023年全国高考落幕,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华东理工大学地处人文荟萃、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获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三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人民网:请您简要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优势和特色专业

华东理工大学:学校学科设置涵盖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哲学、教育学等11个学科门类,拥有本科招生专业7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0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7个。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

人民网:2023年贵校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招生专业有无增减?

华东理工大学:2023年,华东理工大学招生总计划为4155名,在全国各省份均安排有招生计划。学校将继续推行大类招生,在2022年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组合。一本批次(本科普通批次,普通类,常规批等),有54个专业按照17个专业类招生,其余专业按专业进行招生。艺术类3个专业按“设计学类”大类招生。在其他批次或特殊类型批次录取时,按照专业进行招生。专业类名称及其包含的专业可在学校本科招生网查询。

学校面向经济社会新发展、科技产业新变革,坚持需求导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需要,近年新增“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集成电路材料方向)”等招生专业(方向)。

人民网:学校的录取原则有何特别之处?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考生报考时需要注意什么?

华东理工大学:学校录取原则为“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即对投档考生,按照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的原则进行录取,考生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专业级差分,优先满足高分考生的专业志愿,也有利于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考分来选择专业。

当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无法满足时,若服从专业调剂且体检不受限制,将统筹安排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若不服从专业调剂或体检受限,作退档处理。

在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分数清”(即不设专业级差分)录取规则。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原则上只录取填报此类志愿的考生,入学后不能转入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

学校参照由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制定学校各专业(类)的体检限制要求。

学校的各项招生政策均以《华东理工大学2023年本科招生章程》为准,在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和学校本科招生网都有公布,请各位考生及家长上网查询。

人民网:对于科学填报志愿,有哪些建议给到学生和家长们?

华东理工大学:填报志愿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再结合分数来填报专业。

不建议仅根据自己的考分来填报与这个分数对应的专业,因为按这种方式填报志愿,录取的专业未必适合考生本人。如果考生对未来从事什么行业还不确定话,建议选择基础性、可拓展的专业。

考生选择专业应该尽量选择每所大学的优势学科或重点学科,因为这些学科汇聚了一所高校的顶级师资和人才,是学校发展的源头和基石。

人民网:请您介绍一下学校奖助学政策及就业情况

华东理工大学:学校建成了以政府奖助学金、学校奖助学金和社会奖助学金为支撑的多层级、多类别的激励体系,每年发放各类奖助学金2000余万元,成为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的强有力“催化剂”。

政府奖助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上海市奖学金。学校奖助学金是学校专项拨款设立的奖助学金,旨在奖励在学业学术、创新创业等方面取得成绩的学生,获奖覆盖面达到在校本科生总人数的40%左右。社会奖助学金是企事业单位、校友或社会爱心人士在学校设立的奖助学金。

华东理工大学毕业生有特长、有特色、综合素质高,就业流向多为国内外重要行业知名企业。2022年,学校各专业岗位需求量与毕业生人数之比平均为5.52∶1。毕业生就业流向涉及化工医药、石油轻工、信息产业、金融商贸、教育科技及第三产业等行业,学生就业的单位绝大部分为国内外知名企业,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部门的领导和技术骨干。

近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比例持续增长,其中保送攻读研究生的比例在20%左右,部分学院保送读研比例超过30%。如需获取更多信息,欢迎通过互联网查询《华东理工大学2022年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余敏明任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孙竞)据教育部官网消息,今天,教育部人事司在西南交通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余敏明同志任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同志不再担任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职务。教育部人事司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余敏明,1965年10月出生,大学,工学学士,中共党...

    时间:06-13
  • 教育部:前10批次涉校外培训的投诉举报问题已核查处置完毕

    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李依环)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双减”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涉校外培训的投诉举报线索核查工作,建立了校外培训投诉举报核查处置机制,将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教育部官网、“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号举报平台获得的举报线索,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分发各地核查处置,前1...

    时间:06-13
  • 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兰州倡议”发布

    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郝孟佳)12日,教育部在兰州召开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会暨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为加快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合力,以教育强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会发布了《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兰州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倡议指出,要顺应时代大势、找准方位坐标、...

    时间:06-13
  • 郎平重返中学校园 为学弟学妹成长“支招”

    原标题:郎平重返中学校园 为学弟学妹成长“支招”  图为郎平与同学们互动交流。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12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开展“让女排精神在经纶落地生根”——杰出校友返校园主题活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杰出校友郎平重返校园,为该校师生带来了一节精彩的“校友讲堂”。  “学校给予了您哪些后来应用在...

    时间:06-13
  • 山里娃跳起“岩上芭蕾”(一线调研)

      图①:马山籍选手韦芳婷在比赛中。   赵志岸摄(人民视觉)   图②:游客在三甲攀岩小镇乔老河中划船。   黄 羽摄(人民视觉)   图③:游客在三甲攀岩小镇体验攀岩。   马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制图:张芳曼 汪哲平   游客在三甲攀岩小镇露营。   黄 羽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山石丛立,广西马...

    时间:06-13
  • 北京6月至9月每周将举办不少于16场线下招聘活动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陈旭)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发布消息:将于6月至9月开展2023年“百日服务攻坚、千万岗位推送”大型公益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每周将举办不少于16场线下招聘活动。  据介绍,活动以“职引未来筑梦青春”为主题,围绕“就业在北京”服务品牌,重点面向以2023届为主的高校毕业生、离...

    时间:06-13
  • 为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买单”须谨慎

    原标题:为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买单”须谨慎   作为学生和家长的“大考”,高考已逐渐转变为包含备考“持久战”、应考“速决战”、考后“信息战”的“总体战”。作为其中关键环节之一,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已成为部分家庭应对考后“信息战”的重要选项。但这项指导服务究竟“能不能用”“该不该用”“怎么使用...

    时间:06-13
  • 没有所谓的“好专业”,只有适不适合

    原标题:没有所谓的“好专业”,只有适不适合   高考结束后,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就是如何选一个“好”专业。实际上,没有所谓的“好”专业,只有“适合”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专业就意味着选择今后从事的职业和行业,行业发展对个人前途影响巨大,要顺应时代做出选择,坚持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

    时间:06-13
  • 高考志愿填报,理解规则,用好规则

    原标题:高考志愿填报,理解规则,用好规则七分考,三分报。高考结束后,报志愿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理想与现实、兴趣与就业,谁前谁后,孰轻孰重?为此,本报将连续推出关于高考填报志愿的报道,邀请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为考生及家长出谋划策、化解难题,提供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采取“先冲—再稳—最...

    时间:06-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