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高考志愿填报,理解规则,用好规则

2023-06-13 08:48: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高考志愿填报,理解规则,用好规则

七分考,三分报。高考结束后,报志愿成了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理想与现实、兴趣与就业,谁前谁后,孰轻孰重?为此,本报将连续推出关于高考填报志愿的报道,邀请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为考生及家长出谋划策、化解难题,提供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志愿填报指导服务。

采取“先冲—再稳—最后保”策略

学生提问:填报志愿的总原则是什么?考生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武汉大学招生工作处处长吴奕:要填好志愿,首先要了解平行志愿的投档和录取规则。目前,绝大多数省份都采取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平行志愿指的是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时填报若干个平行院校(高考改革省份则为院校专业组或院校+专业的形式)志愿,录取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考生高考成绩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考生投档顺序的先后。考生分数越高,在全体考生中投档位置就越靠前,录取时就越占优势。为了降低考生填报志愿风险,实行平行志愿省份的考生可以填报多个院校和专业志愿,个别省份考生最大志愿数达112个。

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在投档时,将考生从高分到低分排队,依次检索每一个考生的志愿,并将考生投档到尚有空位的志愿中。这里,有两种情况要特别注意:一是部分考生因为志愿填报不合理,如只填报少数志愿或填报的志愿没有拉开梯度,且高考成绩不够高,所报志愿均已被高分考生占满,导致无法出档。二是考生一旦出档,其后续志愿无效,部分出档考生因为没有勾选“服从专业调剂”且所报专业志愿均无法得到满足,将面临退档风险。未出档考生、出档被退档考生只有等待公开征集志愿,那时的选择余地将会非常小。

了解以上规则后,考生可以把握以下志愿填报原则:

第一,知己知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考生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其次要了解国家需求和社会需要,预判行业和职业发展趋势,最后要适当考虑地域因素,如交通是否便利、城市发展态势、生活习惯等。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考生可以拟定相应的策略组合。

第二,做好功课。熟悉本省招生政策,如分几个录取批次、什么时候填报志愿。了解目标高校办学特色、招生录取规则和往年录取情况,如学校人才培养优势、专业之间是否设级差分、选考科目和身体条件要求、往年各专业组位次值、今年热门专业计划数增减情况等。

第三,“冲-稳-保”。先填报位次稍高志愿,再填报位次相当志愿,最后填报位次较低志愿,形成三个梯度,每个梯度下可再细分小梯度,院校志愿如此,专业志愿也可如此,让分数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最后,建议考生不要一味去挤“热门”专业,也不要轻信所谓“天坑”专业的谣言,要有自己的判断。“没有最好的专业,只有最适合自己的专业。”对于绝大多数考生而言,可以关注一些高性价比的高校和专业,即往年录取分数不高,但学科实力强、培养质量优、就业前景好的高校和专业。

提前了解专业限制 按最大数量填满志愿

学生提问:在平行志愿规则之下,考生需着重规避哪些风险点?有哪些小窍门?

天津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李磊: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重点考虑院校、专业、地域及其他因素,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人生规划、家庭环境和高考分数等做出相应选择。

大致有以下两种策略:一是院校优先策略。院校优先策略是指填报志愿时,优先重点考虑院校因素。该策略的优势在于有可能优先进入理想的高校就读,具体来讲,优点是名校平台更大,视野更广阔,资源更丰富,考研出国相对有优势,就业更受政府机关及大型企业等青睐;缺点是如果专业不合适,学习较吃力,需要考虑进校后转专业等相关问题。二是专业优先策略。专业优先策略是指填报志愿时,优先重点考虑专业因素。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渐深入,按照“院校专业组”或者“院校+专业”投档的省份越来越多,也展示了高考改革专业优先的倾向。该策略的优势在于有可能优先进入心仪专业就读,具体来讲,优点是按兴趣选择,学习动力更足,就业时更容易受到专业要求高的单位青睐;缺点是可能学校的整体实力不足,学习环境和氛围欠缺,学生成长对自律要求较高。

整体来讲,平行志愿较顺序志愿风险小很多。考生应按照“冲—稳—保”志愿填报技巧,结合自身意愿和风险承受能力填报,如能对允许填报额志愿数合理分配,一般均可被所填报志愿之一录取。但考生仍需重视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由于平行志愿投档模式采取一次性投出,如果考生投档后不符合投档高校某些专业单科成绩要求、语种要求、体检要求等,高校就有可能将档案退出。一旦退档,考生就无法参加平行志愿中其他志愿的检索投档,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考生一定要提前了解所填报专业志愿的专业限制,尽量按最大数量填满志愿,尽可能降低掉档风险。

服从专业调剂可提高录取概率

学生提问:对于一般考生来说,是不是必须服从专业调剂?

厦门大学招生与考试办公室副主任王晓萌:每年高考填报专业志愿的时候,一些考生和家长都会纠结是否在志愿表上勾选“服从调剂”选项。我想,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考生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专业调剂。

在高招录取中,由于考生填报专业志愿不均衡,经常出现有的专业考生爆满,而有的专业报考不足的情况。院校为完成招生计划,需要将已经投档到院校或院校专业组内,但志愿专业均落选的考生调拨到招生不满的专业,前提是考生服从调剂。因此,填报志愿时,在每所院校中,除了可以填报若干专业志愿外,还设置了“是否服从调剂”选项,由考生自愿选择。

理解“服从专业调剂”,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选择服从专业调剂,不一定就会被调剂到其他专业。进入调剂程序是有条件的,只有当考生所报专业全都录取额满时,才能启动调剂程序。二是服从专业调剂不是随意调剂。一般情况下,调剂专业范围仅限考生投档院校或院校专业组在该省份相应批次当年招生投放计划录取未满额的专业。

对考生来说,服从专业调剂实际上是增加了一次录取机会。拿普通类本科批次志愿填报为例,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轮投档”的录取规则,每个考生在该批次只有一次被投档的机会。如果已投档到院校的考生,所填报专业志愿都未能被录取,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则很可能被院校录取到还没有满额的专业。而如果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则大概率会被院校退档。一旦被退档,则会退出该批次录取,只能参加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而征集志愿通常很难再有好的选择。可以说,在按平行志愿模式投档的普通类本科批次,为降低退档风险,提高被院校录取概率,我们一般建议考生服从专业调剂。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性较强,应针对不同批次、不同类别适用不同的报考策略。考生在报考前,务必先了解清楚相关批次的投档规则、相关院校的专业录取规则,结合自己成绩进行综合判断,以确定适合自己的报考策略,确保被录取到理想专业。

(记者 晋浩天)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余敏明任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孙竞)据教育部官网消息,今天,教育部人事司在西南交通大学宣布了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余敏明同志任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王顺洪同志不再担任西南交通大学党委书记职务。教育部人事司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四川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余敏明,1965年10月出生,大学,工学学士,中共党...

    时间:06-13
  • 教育部:前10批次涉校外培训的投诉举报问题已核查处置完毕

    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李依环)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双减”以来,教育部高度重视涉校外培训的投诉举报线索核查工作,建立了校外培训投诉举报核查处置机制,将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平台、教育部官网、“中国教育督导”微信公众号举报平台获得的举报线索,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分发各地核查处置,前1...

    时间:06-13
  • 华东理工大学:2023年计划招生4155人

    2023年全国高考落幕,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华东理工大学地处人文荟萃、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是教育部直...

    时间:06-13
  • 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兰州倡议”发布

    人民网北京6月13日电 (记者郝孟佳)12日,教育部在兰州召开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工作会暨教育强国战略咨询会。为加快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进一步凝聚共识、汇聚合力,以教育强国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会发布了《全面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兰州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倡议指出,要顺应时代大势、找准方位坐标、...

    时间:06-13
  • 郎平重返中学校园 为学弟学妹成长“支招”

    原标题:郎平重返中学校园 为学弟学妹成长“支招”  图为郎平与同学们互动交流。 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12日,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开展“让女排精神在经纶落地生根”——杰出校友返校园主题活动。北京市陈经纶中学杰出校友郎平重返校园,为该校师生带来了一节精彩的“校友讲堂”。  “学校给予了您哪些后来应用在...

    时间:06-13
  • 山里娃跳起“岩上芭蕾”(一线调研)

      图①:马山籍选手韦芳婷在比赛中。   赵志岸摄(人民视觉)   图②:游客在三甲攀岩小镇乔老河中划船。   黄 羽摄(人民视觉)   图③:游客在三甲攀岩小镇体验攀岩。   马山县委宣传部供图  制图:张芳曼 汪哲平   游客在三甲攀岩小镇露营。   黄 羽摄(人民视觉)   核心阅读  山石丛立,广西马...

    时间:06-13
  • 北京6月至9月每周将举办不少于16场线下招聘活动

      新华社北京6月12日电(记者陈旭)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发布消息:将于6月至9月开展2023年“百日服务攻坚、千万岗位推送”大型公益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每周将举办不少于16场线下招聘活动。  据介绍,活动以“职引未来筑梦青春”为主题,围绕“就业在北京”服务品牌,重点面向以2023届为主的高校毕业生、离...

    时间:06-13
  • 为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买单”须谨慎

    原标题:为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买单”须谨慎   作为学生和家长的“大考”,高考已逐渐转变为包含备考“持久战”、应考“速决战”、考后“信息战”的“总体战”。作为其中关键环节之一,高考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已成为部分家庭应对考后“信息战”的重要选项。但这项指导服务究竟“能不能用”“该不该用”“怎么使用...

    时间:06-13
  • 没有所谓的“好专业”,只有适不适合

    原标题:没有所谓的“好专业”,只有适不适合   高考结束后,考生和家长最关注的就是如何选一个“好”专业。实际上,没有所谓的“好”专业,只有“适合”的专业。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专业就意味着选择今后从事的职业和行业,行业发展对个人前途影响巨大,要顺应时代做出选择,坚持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人民伟大实践...

    时间:06-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