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中央财经大学:设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实验班 培养多领域顶尖人才

2023-06-07 10:11: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2023年全国高考已经开考,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中央财经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49年,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学校始终与国家共命运、同发展,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活跃在经济领域的优秀中财大人,被誉为“财经管理专家摇篮”。

人民网:请您简要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优势特色专业

中央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应用经济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具体到本科生招生来说,应用经济学包含:财政学、金融学、金融工程、金融科技、税收学、国民经济管理、保险学、精算学、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等。同时,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会计学二级学科也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7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和2个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

人民网:2023年贵校招生政策有什么新的变化、新的亮点?

中央财经大学:学校整体的本科招生规模这几年都稳定在2500人,各省市招生计划也基本平稳,具体计划以学校本科生招生网发布为准。2023年,中财大人才培养试验区的特色专业仍然会继续招生。

一是“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实验班——经济学(数理经济与数理金融)、金融学(国际金融与公司理财)、财政学(财政理论与政策)。实验班培养模式与国际系科直接接轨,配备力量雄厚师资资源。

二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许国志大数据英才班)是中央财经大学与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签约共建,致力于培养引领未来行业发展的金融、经济企业管理大数据领域的顶尖人才。

三是“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班”,依托国家首批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而设立。入校后择优选拔,致力于培养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坚韧的创新精神、攀登世界科学高峰的勇气的中国未来经济学家。

四是“统计学-金融学”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发挥学科比较优势,将统计学与金融学深度融合,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统计+金融”复合型人才。

五是“金融学-北外联合培养项目”:“强强联合”打造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需要的,全球经济与金融治理的复合型高端人才。

六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管理方向。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共同实施,采用“4+0”的合作办学模式,学生达到学位授予要求者,由中央财经大学和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分别授予商学学士学位。

人民网:学校的录取原则有何特别之处?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考生报考时需要注意什么?

中央财经大学:学校招生政策基本保持平稳。一是“0退档”。在平行志愿批次对于服从专业调剂且没有其他受限性条件的进档考生,原则上予以录取,一般不会退档。

二是“0级差”。除内蒙古之外,专业分配规则对于进档考生是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根据投档成绩和专业志愿,由高分至低分顺序录取并分配专业,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

三是“加分一认到底”。在提档及专业录取时认可教育部和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审定的全国性政策性加分,总分值不超过20分,即一加到底,国家有规定的特殊类型除外。

在高考改革省份,学校采取更多措施,保障考生的专业志愿。建议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在填报志愿前,提前与学校联系咨询,咨询人员会给予考生更多的报考建议和帮助。

人民网:对于科学志愿填报,有哪些建议给到学生和家长们?

中央财经大学:第一,建议填报志愿要综合考虑兴趣、特长、未来期望就业行业、地域等因素;同时,充分利用好政策,尤其是平行志愿的省份,规划好“冲、稳、保”的志愿。

第二,中财大的专业100%都与财经类有关,都是围绕着财经特色,依托经管学科进行交叉融合的。学校52个专业中,48个专业被列入国家或者北京市的一流专业建设点,招生计划的数量占到学校年度总招生计划的97%,即进入到中财大的新生,几乎全部进入到了国家级或者北京市级认可的专业中。

人民网:请您介绍一下学校奖助学政策及就业情况

中央财经大学:学校设立了“八位一体”的奖、助学金资助体系,奖助学金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的覆盖率达到100%,学校承诺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就业方面,学校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高位稳定、持续向优。本科毕业生深造率稳定在五成左右。其中,国内升学高校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主。

毕业生就业流向特色鲜明,就业质量较高。其中,就业行业优势明显,金融业就业占比最高,稳定在五成左右;就业单位性质集中在国有企业,比例接近六成;就业地区以北京、江浙沪地区、广东为主。其中,在北京就业比重稳居六成左右。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基教研专家分题型解析2023高考语文卷(北京卷)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李依环)今天中午,2023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落下帷幕。多位基教研专家分题型对高考北京语文卷进行了解析。多文本阅读2023年北京语文试卷多重文本阅读考查,与整套试卷考查的指导思想保持一致,坚持“立德树人”、“以考育人”“以文化人”,具有正面引导教学的积极作用。本大题选取了一组关于认知...

    时间:06-07
  • 2023年高考数学(北京卷)试题有哪些特点?专家点评

    2023年高考数学北京卷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了“四个坚持,三个注重,三个深化”的评价特点。坚持五育并举,坚持考查主干知识,坚持考查思想方法,坚持考查数学素养;注重引导教学,注重衔接一体,注重选拔区分;深化对学生理性思维、问题解决和可持续学习能力的考查,达到落实高考育人的目的。四个坚持:五育并举、主干知识、...

    时间:06-07
  • 解析2023年高考北京数学卷:追根溯源考“四基” 创新情境查能力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李依环)今天下午,2023年高考数学科目考试落下帷幕。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2023年高考北京数学试卷解析。北京教育考试院指出,2023年高考北京数学试卷整体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北京市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情特点,知识内容覆盖全面,突出主干;情境问题真实有意义,指向数学核心素养。此外,相...

    时间:06-07
  •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李依环)今天下午,2023年高考数学科目考试落下帷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评析。据悉,2023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4套高考数学试卷,分别是全国甲卷(文、理科)、全国乙卷(文、理科)、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高考数学全国卷全面考查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

    时间:06-07
  • 2023年高考语文试题有何特点?多位专家点评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李依环)今天中午,2023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落下帷幕。今年高考语文试题有哪些特点?命题主要考察哪些方面?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申继亮等多位专家点评意见。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我认为,今年的语文试题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

    时间:06-07
  • 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202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题解析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孙竞)今天中午,2023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落下帷幕。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202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题评点。202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以重视育人功能、落实课标为命题原则,保持命题理念、试卷整体思路的稳定。继续重视试卷的价值引领,坚持素养立意,结合考生实际,关注教材,力求呼应和引领教学。一、发挥价...

    时间:06-07
  •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祝愿同学们心怀所期、金榜题名!

    2023年全国高考于6月7日拉开大幕,1291万考生走进考场,用实力书写青春的华章。人民网推出“奋力一搏,圆满今夏!大学书记校长为高考生加油”系列报道,邀请多所“双一流”高校书记、校长和教授组成加油团,寄语广大高考生并提前发出诚挚邀请。纵横考场凌云笔,起承转合皆文章。久经历练、惊才风逸的考生注定不凡;满怀豪情、执笔激扬的少年...

    时间:06-07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校长吴小林:愿同学们在高考中乘风破浪,书写无悔青春!

    2023年全国高考于6月7日拉开大幕,1291万考生走进考场,用实力书写青春的华章。人民网推出“奋力一搏,圆满今夏!大学书记校长为高考生加油”系列报道,邀请多所“双一流”高校书记、校长和教授组成加油团,寄语广大高考生并提前发出诚挚邀请。纵横考场凌云笔,起承转合皆文章。久经历练、惊才风逸的考生注定不凡;满怀豪情、执笔激扬的少年...

    时间:06-07
  • 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向高考生发出邀请

    2023年全国高考于6月7日拉开大幕,1291万考生走进考场,用实力书写青春的华章。人民网推出“奋力一搏,圆满今夏!大学书记校长为高考生加油”系列报道,邀请多所“双一流”高校书记、校长和教授组成加油团,寄语广大高考生并提前发出诚挚邀请。纵横考场凌云笔,起承转合皆文章。久经历练、惊才风逸的考生注定不凡;满怀豪情、执笔激扬的少年...

    时间:06-07
  •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期待与同学们一起,探索人生未至之境

    2023年全国高考于6月7日拉开大幕,1291万考生走进考场,用实力书写青春的华章。人民网推出“奋力一搏,圆满今夏!大学书记校长为高考生加油”系列报道,邀请多所“双一流”高校书记、校长和教授组成加油团,寄语广大高考生并提前发出诚挚邀请。纵横考场凌云笔,起承转合皆文章。久经历练、惊才风逸的考生注定不凡;满怀豪情、执笔激扬的少年...

    时间:06-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