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解析2023年高考北京数学卷:追根溯源考“四基” 创新情境查能力

2023-06-07 23:05: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李依环)今天下午,2023年高考数学科目考试落下帷幕。北京教育考试院发布2023年高考北京数学试卷解析。

北京教育考试院指出,2023年高考北京数学试卷整体符合国家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北京市高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及学情特点,知识内容覆盖全面,突出主干;情境问题真实有意义,指向数学核心素养。

此外,相比于去年,在试卷结构上保持一致,依然是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每一类题型的难度预设基本符合从易到难的分布;在考查内容上基本保持一致,强调基础性、综合性。在试题的表述形式上,简洁、规范,图文准确并相互匹配,呈现方式坚持多样化,延续了北京数学试卷“大气、平和”的特点。

2023年高考北京数学试卷的突出特点有:

1.坚持立德树人

试题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精心撷取素材,体现数学文化的育人价值。

例如,第(9)题以中国传统建筑造型坡屋顶赋以立体几何真实背景,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借助几何体的对称性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对称美,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美育,培养审美意识。

第(14)题以战国时期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环权”为背景,设计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相关的问题,展示中国在度量衡方面的成就,借助数学文化厚植爱国情怀。

再如,第(18)题利用农产品连续40天的价格变化数据为背景,考查学生应用所学概率和统计知识对现实社会中实际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同时以研究农产品中的相关规律为载体,引导学生关注生产劳动。

2.聚焦“四基”“四能”

与往年相比,试卷总体上较为平稳,突出数学主线与主干知识,点多面广,重点知识重点考查,体现了教、学、考的一致性。

例如,选择题的前8道题依次考查了集合、复数、平面向量、函数性质、二项式定理、抛物线的性质、解三角形、充分必要条件;填空题的前3道题依次考查了指对运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正切函数性质;解答题的前2题依次考查了空间的垂直关系与二面角、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这些题目设置的情境问题相对熟悉,解题思路也比较明确,与学生平时获得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基本一致,体现了对数学知识考查的全面性与基础性。

同时,试题也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与数学思维品质的考查。如:第(15)题考查了函数与解析几何的综合,通过函数解析式与曲线方程的联系,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第(18)题紧扣数学核心概念,考查学生对统计方法、随机试验、样本空间的理解与认识,体现了或然与必然的思想方法;第(21)题以数列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对数学符号语言的理解与转化,体现了分类与整合、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方法。

3.保持稳中求进

试卷在注重基础、整体稳定的同时,关注考查内容和设问方式的适度变化与创新,以能力立意,重点考查数学基本思想与方法,突出体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第(13)题从命题真假的角度考查了学生举例证伪的能力与意识,虽设问开放,但其涉及的三角函数知识较为基础;第(17)题是一道“结构缺失”的三角函数问题,题中三个待选条件并不是都符合要求,考查了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而去年试题中这种开放探究性设问方式考查的是立体几何问题,两个待选条件也均符合要求,此变化较为自然,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同时,体现了试题的稳中求变、适度创新

第(20)题是导数综合问题,三问依次考查了切线方程、单调区间和极值点个数,与去年试题相比,设问方式常规且较为具体,其主要变化是增加了简单复合函数的求导,以及给出切线方程逆求参数,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的核心素养,同时也体现了数学试卷中重点问题重点考查的特点。

4.感悟数学价值

试题注重学用结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创设社会生活实际情境,关注民生问题,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

例如,第(10)题虽然呈现方式上是以数列为背景,实际上考查了数列的函数本质特征及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体现“源于课本、高于课本、全面深化、结构关联”的特点,以及转化与化归、特殊与一般、有限与无限的思想方法。

又如,第(9)题以安装灯带,勾勒一个具有“对称”结构的坡屋顶的建筑轮廓为背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建筑元素,体现出建筑记忆与数学之美的结合,考查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8)题以“研究某种农产品价格变化的规律”为情境,秉承了历年北京概率统计解答题的风格,既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提取信息的能力,又考查学生的数据分析与统计预测能力,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考方式解决问题、认识世界

纵观整份试卷,保持了北京试卷基础、综合、灵活的特色,以稳为主,在稳定中寻求变化。突出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方法的同时,也注重激发学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去观察生活、分析问题、探究本质,用数学方法创新性的解决问题。这套试卷给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提供了展示的平台,对数学学科的日常教学及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解析专家: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正高级教师 孙秀平

北京汇文中学正高级教师 彭生才

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 蒋晓东

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高级教师 陈学义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级教师 李青霞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福建省福州市台湾人才供需见面会举行

      福建省福州市台湾人才供需见面会近日在当地两岸社区交流中心举行。见面会通过搭建企业和求职者供需平台,为在榕台胞提供就业机会。图为求职者在现场了解招聘信息。  中新社记者吕明摄...

    时间:06-08
  • 台港澳特色亮相北京语言大学文化节

      图为香港学生在展区内制作柠檬红茶。  “这是台湾街头最常见的冬瓜茶,大家快来品尝!”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八届北京语言大学文化节上,该校台生丁芊瑜和同伴把亲手制作的台湾小吃带到校园田径场的展台,吸引众多参观者排队购买。  时隔3年,北京语言大学重启校园文化节,吸引逾3万名师生和嘉宾参观游览。细雨中步入...

    时间:06-08
  • 在新西兰读博的日子(留学记)

      作者在新西兰梅西大学经济金融学院的彭博数据中心留影。  作者供图  新西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新西兰留学的日子里,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学术知识,也充分感受到了新西兰独特的人文环境、美丽的自然风光。  新西兰高等教育学校主要有8所公立大学,分授课型和研究型课程。我所在的8所公立大学之一的梅西大学...

    时间:06-08
  • 校园足球 未来可期

      核心阅读  通过普及推广和竞赛体系建设,让更多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是校园足球的主要任务。2015年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三步走”目标,明确要“实现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瞄准这一方向,各地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以及学校多措并举筑牢项目根基。    新赛季中超联赛回归之际,第二届中国...

    时间:06-08
  • 着力提高未成年人保护水平(连线地方人大)

      学校应当定期开展防治欺凌专项调查;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和网络合规制度;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热线……5月26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  “本次修订...

    时间:06-08
  • 山东济宁优化婴幼儿照护服务

      本报济南6月7日电(记者侯琳良)日前,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山东省济宁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济宁市健全普惠安全托育服务体系,打响“幼有所育”特色服务品牌。截至目前,托育服务机构达到787家,婴幼儿托位数3.67万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3...

    时间:06-08
  • 靠技能成才 以技能报国

      “7年里,600多堵艺术墙,13万多块砖,在手里砌了拆、拆了又砌”“每天的训练都汗如雨下,即便石灰水漂白了指甲,也不觉得苦和累,反而乐在其中”……  近日,世界技能大赛砌筑冠军伍远州来到中建五局华南公司“超英杯”劳动竞赛现场,用亲身经历为参赛的工匠兄弟加油打气。  “一束光照亮一群追光的人!”伍远州口中的“...

    时间:06-08
  • 公安部门全力保障考生及时应考

      本报北京6月7日电(记者张天培)今年高考,各地公安机关提早部署、周密安排,有针对性地组织勤务,确保高考有序开展。比如,广东公安机关聚焦高考安保工作,细化措施安排,确保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涉高考的报警求助;江苏公安机关对考点及周边环境开展安全检查,对校园周边可能引起噪声影响考生学习、休息的区域开展全面检查...

    时间:06-08
  • 护平安高考 伴梦想启航

      核心阅读  高考,牵动着亿万人的心。6月7日是全国高考首日,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达1291万,共设7726个考点、34.5万个普通考场、2.6万个备用考场。为了护航考生平安高考,多部门全力以赴。从命题趋势看,今年高考更加注重增强铸魂育人功能,突出综合素养和能力考查,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    6月7日,全国高考首日。...

    时间:06-08
  • 科普大篷车 服务公平普惠

      在中国农科院特种作物研究中心青岛试验基地科普馆,小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玻片标本。   梁孝鹏摄(人民视觉)  为解决基层科普设施短缺问题、推动实现全国科普公共服务公平普惠,中国科协启动中国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科普项目。截至2023年5月,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全国巡展已实施12年,科普大篷车项目已实施23年...

    时间:06-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