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基教研专家分题型解析2023高考语文卷(北京卷)

2023-06-07 23:26: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李依环)今天中午,2023年高考语文科目考试落下帷幕。多位基教研专家分题型对高考北京语文卷进行了解析。

多文本阅读

2023年北京语文试卷多重文本阅读考查,与整套试卷考查的指导思想保持一致,坚持“立德树人”、“以考育人”“以文化人”,具有正面引导教学的积极作用。

本大题选取了一组关于认知科学的3则材料,语言通俗易懂,体现科学研究新思潮;同时,材料的内容与学习方式变革的相关理念密切相关,有助于启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更好的学习方法,获得精神成长。

本题共5道小题,与2022年保持一致,总分为18分。从试题考查题型看,仍然是客观题加主观题,5道小题中共有客观题4道,主观题1道。

客观选择题考查的能力点基本稳定,体现了科普性实用类文章的基本阅读要求,主要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推断、辨识分析,需要学生依据题目的要求或者根据一定的阅读目的对文本中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归纳、分析,这是学生进行语文阅读的基本能力。第2和第4题,都考查了“理解与推断”,进一步突出语文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突出了对于学生逻辑思维水平和学科关键能力的要求,其中第4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中的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对学习生活中的做法作出判断,情境性突出。

分值较高的第5题为主观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对提纲进行补充。考查内容,体现了现代文阅读的考查规律,抓住了实用类阅读的本质特点。统编教材必修下第三单元即有知识短文“如何清晰地说明事理”,“在说明事理时,要着重说清其中的关键要素。重要概念、因果关系、事物间的联系、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等,都是说明的重点,把它们阐说清楚,才能纲举目张。”这道题紧密勾连教材,体现了命题人关注教材引导课改的鲜明立意。同时,此题的考查方式也有所创新,呼应了新教材教学中常见的运用表格自主梳理重要信息的做法,更好地体现了教、学、考一致的命题方向,有利于在阅读教学中贯彻课改精神。

文言文阅读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时代的需要。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查考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激发广大学子热爱、传承中华文化,体现高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使命与担当。

文言文阅读素材文字平易,强调以史为鉴。其主题“廉洁”是中华民族崇尚的思想,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源远流长且具有现实意义。另一篇阅读考查以《论语》中的一句话为素材,内容涉及孔子的主张、思考,也涵盖了其他学者的理解,引导考生在与古今先贤对话的过程中,阐发自己的理解,自觉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

测试内容具有稳定性,体现基础性。6道试题的考查均指向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第6题和第7题考查常用词汇,强调实、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理解运用。第8题考查对文本语句的理解,第9题考查对文章整体思路梳理及对作者观点的概括,第10题在对文本内容概括的基础上,强调以史为鉴,引导考生对传统文化作品中的思想作整体把握等。

考查《论语》的三道小题自成体系,从关键词语的音、义入手,进而考查对文化经典语句的理解,最终收束在基于古先贤思辨认识,阐发独立思考。本题需要考生在具体阅读情境中,运用较长的思维链思考问题,体现新高考对考生语文素养的考查。测试形式体现了对文化经典学习过程的重视,《论语》如何学、学到什么的问题,在古今思考碰撞中得到了传承。

文言文阅读的选材侧重文化理解,试题突出考查思维,强调对经典文本意义的解读,渗透对古人思想的领会与深入理解,体现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内涵与实践性导向。对一线文言文教学,特别是通过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积极导向作用。

古诗阅读、古诗文默写

古诗阅读选用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作品抒写了对个人际遇和国家命运的深沉思考。测试材料典范,语言质朴,情感深挚,内涵丰富。杜甫诗作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学生可以充分调动课内学习积累。注释提供了背景介绍,给关键词语做注,能更好地辅助学生理解诗歌,探究意蕴。古典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选用名家作品作为测试文本,既有利于检测学生阅读与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也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古诗阅读试题保持了测试内容和测试形式的稳定性。试题从内容理解和鉴赏评价两个层面进行考查。12题考查对诗句内容和作者情感的理解和体察,13题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表达技巧、语言艺术的理解和赏析;14题考查对诗句深刻内涵的探究。“情感”“语言”“意蕴”等是试题中出现的核心词语。3道试题所考内容均为古诗阅读鉴赏的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力求引导学生从词句理解、文意分析到手法鉴赏,逐步进入诗歌情境,从而读懂作品,了解作者,读出自己个性化体验和感受。

古诗阅读试题紧扣“课标”要求,充分关联教材。客观题的知识梳理、能力考查都与教材中单元学习目标、单元活动任务等有机呼应。主观题力求贯彻“课标”关于高中语文学业质量标准的评价理念,指向“审美鉴赏与创造”等核心素养的考查,学生解答此题需要感受诗人形象,通过品味语言,体察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从而探究到作品的多层意蕴,展现自己对作品独特的情感体验和认知。试题有开放性。

古诗文默写的题型、分值、内容保持稳定。4道默写试题,紧密关联教材,重点考查经典篇目中的名言警句。简洁的题干引导语,创设了真实而又丰富的语言运用情境,包括文本内容的理解情境,社会生活的应用情境等等,着力引领学生灵活调用积累的经典诗文,解决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的相关问题。试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学会借用经典诗文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知,并自觉地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成长的精神养分。

文学类阅读

2023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命题指导思想,体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育人要求,彰显素养立意,总体上试题平易,科学规范,具有积极的教学引导价值。

阅读文本表达了作者对古镇风景、人情、文化等多方面独特魅力的体验,以及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文本语言细腻雅致,行文从容自然,情感真挚丰富,体现了积极的审美情趣,具有较强的文化性和艺术性,相信学生在阅读中既能够对历史文化传承问题产生共鸣,也能够受到审美的熏陶。

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以课程标准要求为依据,学生需根据文本阅读体验和具体语言运用情境进行思考。四道题目分别对词语理解、文意理解、重要段落分析品读、常见修辞手法赏析、内容梳理与分析、主旨理解等方面进行了考查。试题涵盖的内容丰富广泛,符合散文文体的特点,在分值设置、题目数量、测试内容与考查形式上保持了稳定性,题目难度适中。

第16题考查学生对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语境义的理解,考生需在积累词语本义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内容,加以理解。第17题既有对具体段落的作用、修辞表达的效果、黄姚古镇日常生活场景的赏析,也包括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第18题立足于本文语言特点,考查对修辞及其效果的鉴赏评价能力。第19题引导学生从标题中的关键字入手,结合全文内容,思考标题的多重涵义,考查了学生对文本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2023年文学类文本阅读,从文本素材到命题内容及形式都体现了北京卷突出立德树人、落实课标精神的命题精神,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有利于考查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

表达与应用

(一)语言基础运用

材料取自于北京全面推进“无界公园”的举措,时代感非常强。两道小题,一为客观选择,一为主观改写句子,都重在考查运用语言的能力,不考死知识,体现导向性,体现语言学习实用的原则,在语言的运用中,去学习关注语言。

(二)微写作

微写作仍然是三选一,三道题各有侧重。第一题侧重于议论,由是否创建班级公众号入手,发表观点,要求理由充分,条理清晰,对学生的评价议论能力是很好的考查。

第二题是写一则短评,但这短评需要从经典文学作品中选一个与花卉有关的场景,从自己的感受出发,来完成写作。这就将经典阅读、个人体会、读书心得与具体生活情景高度地融为一体。

第三题侧重于抒情,要求以“心跳得那么快”为题,写一首小诗或一段抒情文字,文学性突出,抒情色彩突出,想象的空间十分广阔。

(三)大作文

大作文仍然是二选一,一道写议论文,一道写记叙文,题目平和稳定,简洁大方,既贴近考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又引导考生关注自身的成长。

第一题写议论文,要求以“续航”为题写作。题目明确简洁,内涵丰富深刻。首先,“续航”是一个形象性说法,需要考生将其转化为议论性的题目,即谈如何有效能的、可持续发展。其次,本题的思辨性很强。命题人在提醒考生,今天这个词语在使用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如为青春续航,科技为经济发展续航。命题开阔大气,具有首都高度,思考大气恢宏。

第二题写记叙文,要求以“亮相”为题,题目很简单,但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十分大,激发学生对于生活情景既细微又内在地理解,题目强调生活中也有许多亮相时刻,国旗下的讲话,研学成果的汇报,新产品的发布……题目切近当下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又有丰富的启发与引导,启发考生向着更开阔的、与自己更熟悉的内容发生深度的关联。

点评专家:夏宇 高级教师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 高级教师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晓毓 高级教师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谢政满 高级教师 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

田圆 高级教师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福建省福州市台湾人才供需见面会举行

      福建省福州市台湾人才供需见面会近日在当地两岸社区交流中心举行。见面会通过搭建企业和求职者供需平台,为在榕台胞提供就业机会。图为求职者在现场了解招聘信息。  中新社记者吕明摄...

    时间:06-08
  • 台港澳特色亮相北京语言大学文化节

      图为香港学生在展区内制作柠檬红茶。  “这是台湾街头最常见的冬瓜茶,大家快来品尝!”在近日举办的第十八届北京语言大学文化节上,该校台生丁芊瑜和同伴把亲手制作的台湾小吃带到校园田径场的展台,吸引众多参观者排队购买。  时隔3年,北京语言大学重启校园文化节,吸引逾3万名师生和嘉宾参观游览。细雨中步入...

    时间:06-08
  • 在新西兰读博的日子(留学记)

      作者在新西兰梅西大学经济金融学院的彭博数据中心留影。  作者供图  新西兰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在新西兰留学的日子里,我不仅获得了丰富的学术知识,也充分感受到了新西兰独特的人文环境、美丽的自然风光。  新西兰高等教育学校主要有8所公立大学,分授课型和研究型课程。我所在的8所公立大学之一的梅西大学...

    时间:06-08
  • 校园足球 未来可期

      核心阅读  通过普及推广和竞赛体系建设,让更多青少年参与足球运动,是校园足球的主要任务。2015年印发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三步走”目标,明确要“实现青少年足球人口大幅增加”。瞄准这一方向,各地教育部门、体育部门以及学校多措并举筑牢项目根基。    新赛季中超联赛回归之际,第二届中国...

    时间:06-08
  • 着力提高未成年人保护水平(连线地方人大)

      学校应当定期开展防治欺凌专项调查;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和网络合规制度;依托12345市民服务热线建立未成年人保护热线……5月26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今年6月1日起施行。  “本次修订...

    时间:06-08
  • 山东济宁优化婴幼儿照护服务

      本报济南6月7日电(记者侯琳良)日前,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山东省济宁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近年来,济宁市健全普惠安全托育服务体系,打响“幼有所育”特色服务品牌。截至目前,托育服务机构达到787家,婴幼儿托位数3.67万个,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3...

    时间:06-08
  • 靠技能成才 以技能报国

      “7年里,600多堵艺术墙,13万多块砖,在手里砌了拆、拆了又砌”“每天的训练都汗如雨下,即便石灰水漂白了指甲,也不觉得苦和累,反而乐在其中”……  近日,世界技能大赛砌筑冠军伍远州来到中建五局华南公司“超英杯”劳动竞赛现场,用亲身经历为参赛的工匠兄弟加油打气。  “一束光照亮一群追光的人!”伍远州口中的“...

    时间:06-08
  • 公安部门全力保障考生及时应考

      本报北京6月7日电(记者张天培)今年高考,各地公安机关提早部署、周密安排,有针对性地组织勤务,确保高考有序开展。比如,广东公安机关聚焦高考安保工作,细化措施安排,确保及时处置各类突发事件和涉高考的报警求助;江苏公安机关对考点及周边环境开展安全检查,对校园周边可能引起噪声影响考生学习、休息的区域开展全面检查...

    时间:06-08
  • 护平安高考 伴梦想启航

      核心阅读  高考,牵动着亿万人的心。6月7日是全国高考首日,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达1291万,共设7726个考点、34.5万个普通考场、2.6万个备用考场。为了护航考生平安高考,多部门全力以赴。从命题趋势看,今年高考更加注重增强铸魂育人功能,突出综合素养和能力考查,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    6月7日,全国高考首日。...

    时间:06-08
  • 科普大篷车 服务公平普惠

      在中国农科院特种作物研究中心青岛试验基地科普馆,小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昆虫玻片标本。   梁孝鹏摄(人民视觉)  为解决基层科普设施短缺问题、推动实现全国科普公共服务公平普惠,中国科协启动中国流动科技馆和科普大篷车科普项目。截至2023年5月,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全国巡展已实施12年,科普大篷车项目已实施23年...

    时间:06-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