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让更多孩子逐梦绿茵场

2023-06-05 08:4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5月6日,第二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女子初中年龄段U14组比赛举行,参赛选手在比赛中拼抢。
  曹建雄摄(人民视觉)

  中国足球的发展,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定力,需要“百川东到海”的合力。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北京、上海、浙江、山东等地的校园、职业俱乐部、社会俱乐部和体校,了解中国青少年足球的现状和发展脉络。本版今起推出“关注中国足球青训”系列报道,探寻中国足球的发展

  ——编者

  5月中旬,2023第二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以下简称中青赛)男子U17(17岁以下)组北区预选赛宁夏赛区,主场作战的银川高级中学队以1∶0战胜北京国安U17队。出自校园的球队赢了职业俱乐部梯队,在赛场上制造了“冷门”,现场球迷的助威声和参与感同样令人动容。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提出:“促进青少年足球人才规模化成长。”中青赛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有力抓手。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足球,走上球场,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面庞,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

  搭建赛事体系

  中青赛于2022年正式启航,学校、体校、青训机构、职业俱乐部梯队都可以作为参赛主体报名。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赛事办公室执行秘书乔岱虎表示:“校园足球队参赛数量增多,水平也有明显提升。此外,赛事进校园是本届中青赛的一大亮点,场边有了观众,让球员的比赛感觉更加强烈。”

  赛事平台的搭建,让更多“新面孔”出现在球场,也让青少年足球环境发生积极改变。以男子U17组为例,今年该组别的报名球队超过了200支,比2022年增加了50多支。在香河赛区,北京人大附中三高俱乐部领队李军说:“这次来比赛的队伍,很多我们之前并不了解。有的球队是由周末足球训练班组建而成,能参与这样高规格的赛事,在以前很难想象。”参赛队伍的多样和赛事的高质量让李军感到振奋,“近几年,大伙儿的水平都赶上来了,拿冠军、争名次的难度越来越大,这也说明青少年足球的发展越来越有希望了。”

  对中青赛来说,扩容当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赛事将进一步统筹梳理,以更加有序、系统。浙江足球俱乐部青训总监池谷友良说:“举办全国性的青少年比赛是非常棒的事情,但是一些球队之间的实力差距比较明显。让水平相近的球队之间多交手,将使比赛更有锻炼价值,这是关键。”

  在中青赛之外,还有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潍坊杯等青少年杯赛以及教育系统的足球赛事,这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全国青少年足球竞赛的日程表,让青少年球员可以参与数量足够且具备锻炼价值的比赛。这不仅是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青少年赛事体系,更是搭建中国足球发展的阶梯。

  整合各方资源

  今年的中青赛上,河北遵化益众中学队接连战胜实力不俗的对手,尽显“黑马”本色。这所去年才启动校园足球的民办高中何以一鸣惊人?队员球衣胸前“遵化市阳光精英足球俱乐部”的徽标给出了答案——通过足球专业力量与民办学校合作,在短时间内产生了“化学反应”。

  遵化市阳光精英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王海鸣曾任女足国家队主教练,今年3月,他出任这家校园俱乐部的总经理兼青训总监。而这次带队出征中青赛的主教练郝腾蛟在退役前也是在中超球队效力的职业球员。在遵化益众中学,还有9名有过球员经历的专职教练。以2022级高一足球班为起点,学校已完成初、高中男女足球队的布局。随着专业团队的到来,小学阶段的梯队建设正在迅速推进。郝腾蛟表示,球队并没有成绩上的压力,俱乐部的主要任务是在校园足球领域里培养球员。

  中国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仅靠职业俱乐部梯队还不够,需要整合调动校园、社会以及体育系统的力量,打破壁垒、融合发展

  浙江职业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焦凤波表示:“职业俱乐部拥有专业资源、管理经验和品牌价值,可以与校园足球、社会足球展开合作,并在政府引导下整合资源,汇聚更多力量,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资源最大化。”去年,俱乐部与衢州市展开合作,当地柯城区少年儿童体校作为首批“浙能绿城青训职业球员输送合作点”,组建和培训U10(10岁以下)年龄段球队。“以前浙江队都是和省一级共建全运队伍,这次和衢州柯城合作共建,尝试创新。希望通过这样的模式可以带动整个浙江的足球青训发展。”焦凤波说。

  筑牢发展根基

  从年龄上看,中青赛男子U19(19岁以下)组衔接着职业联赛,但到了这一组别,球队数量就明显减少。去年,U19组只有26支球队报名,今年在吸纳了多支大学生球队之后,也只有42支球队报名。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青少年足球培养人才流失的问题,乔岱虎说:“因为小球员的升学通道得不到充分保障,在初高中进行常规训练的孩子数量不算太多,中国足球人才后备基础仍然比较薄弱,这是需要重点突破的部分。各地都在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比如建立升学通道,解除孩子升学的后顾之忧。”

  缺少高水平教练也是青训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足协男足青训部青训总监吕军认为,青训想要真正突破,关键在教练。近年来,中国持证教练的数量有了较明显的增长,目前约有8万人,但是高水平教练的比例仍然偏低。

  关注中国青训的足球人士认为,很多中国小球员15岁之后就不再涨球了,因为缺乏比赛机会。对此,焦凤波表示:“高水平赛事是球员提升实力的保证,现在俱乐部U12(12岁以下)、U13(13岁以下)年龄段的球员,每年需要经历约60场比赛的锤炼,除了数量,在比赛质量上也要有所保证。”焦凤波的话也道出了很多基层足球人士的心声:“必须脚踏实地、筑牢根基,把足球青训抓细做实,中国足球的现状才会得到根本改变。”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5日 13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现代化道路上 如何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原标题:现代化道路上 如何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6月2日,浙江金华市体育中心体育馆内,孩子们在进行动感篮球自编操赛前热身。胡肖飞摄/光明图片  6月3日,山东科技大学学生在拍摄毕业照。俞方平摄/光明图片  江西峡江县银福颐养园内,老人在练习绘画。饶黎黎摄/光明图片  2023长春马拉松比赛上,参赛选手从起点出发。...

    时间:06-05
  • 科技小院 大有可为(深度观察)

      图①:科技小院学生在河北曲周王庄科技小院和农民讨论玉米种植技术。   张宏彦摄   图②:沙野(右)和同学在试验田里组装光合作用测量系统。  张 楠摄   图③:张福锁(右一)和小院师生在云南大理古生村了解水稻种植情况。   赵 渝摄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希...

    时间:06-05
  • 零距离服务“三农”的创新实践(记者手记)

      科技小院硕果累累,成功的秘诀何在?扎根一线、贴近生产、服务群众。一个院落、几间农房,小院虽小,却在实践中成为创新的大平台,做出了“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的大文章。  科技小院的师生们住在村里、“自找苦吃”、接足“地气”,农民们遇到的问题,书本上有的就去书本上找答案,书本上没有的就转化成课题来解决。实...

    时间:06-05
  • 重庆加快培育数字技术工程师

      本报重庆6月4日电(记者常碧罗)为加快培育高水平数字技术工程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助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相关部门近日制定出台了《卓越工程师赋能专项实施方案》,规范培训运行,强化组织保障,加快数字技术人才培育。  按照方案,到2030年,首批实施数字技术工程师培育项...

    时间:06-05
  • 多措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人民时评)

      作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人生成就和幸福的重要基石。如今,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从成人、职业群体延伸至青少年群体,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近期,有关学生心理健康的话题引发社会关注。  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当前全社会的共识。有的小学在班级设置心理委员,营造自信有爱的校园氛围;有的中学...

    时间:06-05
  • 让科学的种子播撒山乡(暖闻热评)

      【关键词】流动科普  【事件】雪山下,数十件科普展品被送到中小学和周边村落,供当地青少年和农牧民群众参观;鱼塘前,帮助水产养殖户检测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等含量;借助5G、4K、VR等技术,观众沉浸式体验滑雪比赛项目,了解冰雪运动知识……截至2023年5月,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全国巡展已实施12年,科普大篷车项目已实施2...

    时间:06-05
  • 融合教育助特殊少年登上银幕

      据新华社广州电(记者壮锦)日前,孤独症患者卓君(化名)的故事被搬上银幕。她成为广州市少年宫走出来的又一位纪录片特殊画家主角。  2014年,从没摸过画笔的卓君来到广州市少年宫,跟着特教美术老师邓景帆学画画。广州市少年宫每周向2000多个特殊孩子提供免费的融合艺术教育。  邓景帆发现卓君特别爱画小狗,于是鼓励...

    时间:06-05
  • 体育领域专家学者在穗呼吁重视青少年体育教育

    原标题:体育领域专家学者在穗呼吁重视青少年体育教育会议现场 大会组委会 供图AI智能飞镖机、室内高尔夫、AI智能教学软硬件等先进的体育科技产品3日亮相广州国际青少体育展,现场汇聚了一众青少体育行业头部企业,集中展示体育科技、青少体育用品、校园体育场馆建设等一系列新产品、新应用,吸引了众多体育爱好者和体...

    时间:06-05
  • 钱学森之子钱永刚:“父亲教会我人生要懂得‘舍’”

    原标题:钱学森之子钱永刚:“父亲教会我人生要懂得‘舍’”中新社上海6月4日电 题:钱学森之子钱永刚:“父亲教会我人生要懂得‘舍’”作者 范宇斌“父亲教会我人生要懂得‘舍’。”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学森之子钱永刚3日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6月3日,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

    时间:06-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