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让更多专业教师关注大众化教育

2023-05-11 08:47: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文化评析】让更多专业教师关注大众化教育

   【文化评析】

   近期,北京市朝阳区青少年“美育大讲堂”系列艺术公开课正式举办,首讲“青少年歌唱方法基础训练”不仅有歌唱基础知识、演唱技巧的介绍,还有专业学生现场范唱,听众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上了一堂生动的音乐启蒙课。“美育大讲堂”是针对青少年课外美育进行的教育实践,旨在整合优质社会资源,为少年儿童提供规范专业的指导,也在社会上营造关心支持儿童美育发展的良好氛围。讲堂因师资来自专业艺术院校,教学专业而生动,受到了广大家长和青少年的热烈欢迎。

   儿童美育是全民美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振兴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题中之义。“美育”概念最早由德国思想家席勒在其名作《美育书简》中提出,其认为审美对于一个人的人性完整和精神自由有着重要意义,只有当一个人懂得美的时候,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美育的价值也在于此。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儿童美育成为我国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潮,它的兴起和王国维、蔡元培对西方美育思想的宣传和推广有关,也和卢梭、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等儿童本位论者的教育思想在中国的迅速传播有关。这些来源于西方的新教育理论对中国儿童美育的早期面貌起到了深远的影响。蔡元培、丰子恺、鲁迅等,都十分重视儿童美育,提出了各具特色的美育理论和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美育得到了党和政府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儿童美育也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阶段。2020年10月1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各地政府、教育部门、学校积极响应,儿童美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以师资队伍为例,据《中国美育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2)》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艺术教师(音乐、美术和艺术课程教师)达83.0万人,相较十年前增长52.3%。

   虽然儿童美育近年来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要看到,当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难题。城市里的课外美育机构看似热闹,但缺乏系统教育体系,师资及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而基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个别地区特别是乡村儿童的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尚处于比较匮乏的状态。作为家庭,美育功利化也是当前我国儿童美育的典型症候。城市儿童往往四五岁时就被家长送去各种艺术辅导机构,学习钢琴、绘画、书法等艺术知识和技能,但家长们普遍存在功利心态,大多希望孩子通过艺术考级助力升学,对美育陶冶情操、涵泳性情的价值意识不足。此外,学校美育技能化现象也比较普遍,缺乏学科融合理念。

   蔡元培先生百年前就主张,美育不仅仅是美术、音乐、文学等课程的事,“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和美育有关”。美育应该贯穿教育的全过程,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教材插图、校园环境的营造等,都和美育有关,都需留意。推动新时代儿童美育的发展,需要借助政府、学校、文化机构等多方机构和组织的合力。

   一方面,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要按照《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积极推动儿童美育各项工作部署。中小学校要树立学科融合观念,在完善音乐、美术、书法等各类艺术课程设置的同时,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创新热情,推动各类跨学科教育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可在语文课或阅读课上,通过绘本、儿童诗、儿童戏剧、儿童小说等儿童文学素材来开展儿童美育;教育部门、出版社则要从严对各学科教材插图进行把关,结合学科特色,将趣味健康的、优美的插图融合到教材中,让少年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质的审美教育。

   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开发、利用绘本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具有公共性的儿童美育空间,加强馆校结合,借助这些机构丰富的美育资源,积极打造各类儿童美育公益项目——比如可开发博物馆儿童美育课,将其纳入学校的课外兴趣班,通过提升公共文化机构儿童美育的服务水平来对学校美育和家庭美育予以补充,为广大儿童提供更丰富的美育资源。

   最后,对乡村儿童的美育需求,我们应投入更多的关注。可以地方特色文化为核心,开展剪纸、绳艺编织、地方戏曲等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通过自然美育和民俗美育,帮助乡村儿童发现自然之美、人情之美、风俗之美,也为他们奠定健康的审美底色。

   总而言之,儿童美育意义深远,新时代下,我们要直面中国广大儿童群体对美育的需求,努力构建家庭美育、学校美育、社会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儿童美育体系,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充分培育广大城乡儿童对美的热爱,综合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作者:费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四点半课堂服务“小居民”

      为全面做好现代社区为小服务等工作,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罗星街道推出“四点半课堂”“暑期青少年托管”等特色内容,解决居民育儿的后顾之忧。   图为社区儿童在“四点半课堂”学习。   周 琳摄...

    时间:05-11
  • 留学澳洲这些签证与工作事项要知道(留学服务站)

      日前,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制作了《留学澳洲注意事项》系列PPT,其中包括《学生签证篇》《学生工作篇》等内容,帮助中国留学生顺利赴澳大利亚留学。  签证篇  去澳大利亚留学,学生签证有效期是多久?签证的有效期与课程长度相关。具体长度和截止日期应以收到的澳政府批准的签证信为准。若课程超过10个月,且课程...

    时间:05-11
  • 琴声里流淌的留学时光(在海外学音乐①)

      杨佳霖在学校音乐会时演出弹奏。   受访者供图  杨佳霖教中丹混血小朋友学钢琴。   受访者供图  开栏的话  有这样一群中国留学生,他们热爱音乐,赴国外学习相关专业。在国外学音乐是什么体验?学子有哪些演出机会?本版即日起推出“在海外学音乐”系列报道,讲述在不同国家学音乐的留学生故事。  丹麦是...

    时间:05-11
  • 专科学生如何出国读硕士?

      近年来,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逐渐增高。一些专科毕业生想要出国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历,获得更广的就业机会,还能借此机会出去走走,拓宽视野。国内专科学生可以申请出国读硕士吗?答案是肯定的。  专科生申请海外硕士,一般有两种方式。其一,是先专升本,再申请就读硕士课程。例如英国的部分高校会面向三年制大专...

    时间:05-11
  • 超七成受访者认为良好的面试氛围应当相互尊重

    原标题:超七成受访者认为良好的面试氛围应当相互尊重如今,面试已成为企业选人用人的重要方式,良好的面试氛围可以让面试官与求职者增进了解。然而在许多面试中,“求职者不诚恳、面试官不尊重”让面试充满了套路。在面试中,你遇到过哪些让你不舒服的情况?你认为良好的面试氛围应该是怎样的?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

    时间:05-11
  • 93.8%受访者在面试中踩过“坑”

    原标题:93.8%受访者在面试中踩过“坑”社团招新、考研复试、毕业求职……面试已经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很多年轻人在面试中并不能自如应对,没法发挥出正常水平。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6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3.8%的受访者在面试中踩过“坑”,其中,过度紧张和不够了解行业或...

    时间:05-11
  • 华中科大299个“学霸寝室”全员深造

    原标题:华中科大299个“学霸寝室”全员深造  华中科技大学今天对外发布,2023届本科毕业生全员深造宿舍信息统计出炉,全校全员深造的毕业生寝室高达299个,住有1040名“学霸”,其中有63个寝室全员保研。  在这1040名毕业生中,有601人成功保研,349人考研上岸,90人出境深造。其中,光电信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网安学院、...

    时间:05-11
  • 一条通往留守儿童内心的支教家访路

    原标题:一条通往留守儿童内心的支教家访路  有一次上课,林磊注意到,他的学生吴清(化名)又“生病”了。这个五年级女孩一周要请两三次假,每次都说自己生病了。  林磊决定去吴清家看看。  这不是林磊第一次去吴清家了。2022年8月,作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第十届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研支团”)成员,林磊和伙伴们来到贵...

    时间:05-11
  • 如何帮学生走出“心灵之困” 上海引入专业社工驻校服务

    原标题:如何帮学生走出“心灵之困”班里出现一名被诊断患有抑郁症的学生,班主任该怎么办?是把这名学生转交给学校心理老师,还是劝他休学居家,或是请驻校社工为他进行个案辅导?对于这样的问题,如今在上海市宝山区有了明确答复。该区在2021年成为上海市学校社会工作试点区,区内部分小学、初中、高中、职校与上海市阳光社区...

    时间:05-11
  • 数字化平台赋能学生就业的国际经验

    原标题:数字化平台赋能学生就业的国际经验就业作为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关系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社会声誉的重要工作。同时,就业作为高校毕业生进入社会的重要一环,更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世界各国大学毕业生求职竞争加剧,如何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是...

    时间:05-1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