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2023-05-08 08:52: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并向全国广大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农业大学建设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对广大青年一如既往的关心关爱,对新时代新征程上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农林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邃思考和殷切希望。回信立意高远、内涵丰富、饱含深情、催人奋进,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

   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这两次重要回信的核心思想一脉相承,具有内在的延续性和统一性,是启迪智慧的金钥匙、开拓奋进的指南针。我们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高等农林教育特别是对中国农业大学的高度重视,对青年成长成才的高度关切,重农、爱农、为农、兴农的深厚情怀,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全力以赴把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起步之年,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收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是我校百余年办学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喜事,是我校3万多名师生和30余万名校友的无上光荣,更是我校面向未来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我们组织全体干部师生第一时间学、一体贯通学、联系实际学,做到主动学习、深入理解、全面落实。面向未来,我们将以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坚决扛起“国字号农大”的使命和责任,切实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全面推进“8个提升行动”和“2个倍增计划”,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

   一是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最本质的特征和最显著的优势。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深刻认识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

   二是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造就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更新人才培养目标与理念,以新农科建设为统领,对标对表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需求,更加突出家国情怀,更加突出学科交叉,更加突出创新实践能力,更加突出全球视野,更加突出生态文明理念,更好统筹人才成长所需的不同元素。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学科体系为支撑、教学体系为核心、教材体系为载体,着力推进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深化育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强化师生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质量保障机制,优化育人生态环境。

   三是主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提升科技自立自强能力。面向生物育种等关键领域,加强有组织科研,聚力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争取尽快实现更大的突破。深刻认识基础研究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我校学科和人才优势,更好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四是着力打造一流人才队伍,加快建设农业领域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人才强校,打造“发展驱动人才”与“人才驱动发展”融合平台,建立健全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人才培育精度、拓宽人才国际化广度、提升人才服务温度,确保“高层次人才倍增计划”高质量落实,让中国农大成为优秀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

   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开启了我校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我们要乘势而上、团结奋斗,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大力弘扬“团结、朴实、求是、创新”的校风,切实推动重要回信精神转化为生动实践,以主题教育新成效开辟中国特色、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为中国式现代化不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钟登华、孙其信,分别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教授)

   (项目团队:记者 陈鹏、张胜、王斯敏 通讯员 刘铮)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如何破解工科人才培养困局(一)

    原标题:如何破解工科人才培养困局(一)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科教兴国,人才支撑。我们开设“关注高质量人才培养”专栏,围绕人...

    时间:05-08
  • “冷板凳”式科研过时了吗

    原标题:“冷板凳”式科研过时了吗“化学研究的初级阶段好比交通方式中的‘步行’,随着技术手段升级,研究程度加深、效率变高,等于用上了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当引入人工智能,好比坐上火箭。最终必然‘量变引起质变’,带我们去以前去不了的地方。”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准智能化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李震宇用这样一个比喻...

    时间:05-08
  • 一堂特殊的竹林思政课

    原标题:一堂特殊的竹林思政课  竹林思政课让学生们受益匪浅。受访者供图  春风拂过,竹林摇动,江苏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竹林里不时传来师生们的笑语欢声。  这片竹林就是师生们的“课堂”。  最近,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宋晓龙带着20多名同学沉浸在校内的苍翠竹海中上起了思政课。  “竹子象征着高洁,‘...

    时间:05-08
  • 为农村娃传递阅读之美

      “‘妈妈’快点走,国学课就要开始了。”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路口镇汤坊村的刘佳轩小朋友一边跑,一边催着“妈妈”。  每到周六下午,村里的孩子就会像刘佳轩一样,在“童伴妈妈”王燕的带领下来到村里的国学馆。馆内,孩子们端坐在桌前,用稚嫩的声音,认真诵读经典国学篇目。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

    时间:05-08
  • 一所跨界融合的职业学院

    原标题:一所跨界融合的职业学院   日前落幕的2023年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传来喜讯,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服务外包学院”)在网络系统管理、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等赛项上斩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8项,所获奖项在江苏省同类高职院校中名列前茅。   丰硕的成果离不开学校多年来在职业教...

    时间:05-08
  • 助推“一带一路”农业绿色转型

    原标题:助推“一带一路”农业绿色转型这几天,我反复研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回信中总书记称赞的新时代中国青年“自找苦吃”的精气神,恰恰就是驻扎在科技小院的同学们身上的特有气质。科技小院的同学们人均一年驻扎农村200余天,他们肩扛责任、心怀“大我”、眼中有光、脚下有路。这是在服务农业农村发展、帮...

    时间:05-08
  • 让知识在田间变为生产力

    原标题:让知识在田间变为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纸短情长、字字千钧。我们致力于培养的学生,就是要扎根一线为农民做实事、解难事,就是要在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中做科研、治学问,就是要在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培养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总书记对同学们的充分肯定和殷殷嘱...

    时间:05-08
  • 根在土地 志在“三农”

    原标题:根在土地 志在“三农”在科技小院这几年,我们驻扎在大江南北不同的乡村,却怀揣着强农兴农这个共同梦想;我们面对着不同的农业生产实际,却牢记着农业绿色发展这一相同目标。我们曾在小院里写过“大文章”,曾为了“虫口夺粮”连夜奔忙,曾走家串户做农业技术推广,曾住进农家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只有深入了田间地...

    时间:05-08
  • 农民笑脸就是最好的回报

    原标题:农民笑脸就是最好的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我们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中,高度评价了青年学子服务乡村振兴的自觉行动,句句鼓舞人心、字字催人奋进。作为河北曲周县苗乐园科技小院的一名学生,我深感自豪。我从小生长在农村,但农活干的却不多,直到来到河北曲周,来到科技小院,深入农村一线,自己亲手种植甜叶菊,才切身感受...

    时间:05-0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