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数字变革 教育何为

2023-04-28 08:39: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数字变革 教育何为

4月27日,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将一个“时代命题”带到了正在举行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他说,当今世界,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那么,数字变革,教育何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吴岩说,以此为指导,教育部在做的事是不仅将“推动教育数字化,发展数字教育”作为教学变革的“数”,更作为创新教育发展的“道”。在论坛上,他们希望,汇聚各方力量,探讨教育数字化发展与治理的新途径,实现中国数字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引领。

事实上,从2012年发布首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到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再到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经过多年持续努力,中国教育信息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以硬件设施举例,目前,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已达100%,比2012年提高了75个百分点,超过四分之三的学校实现无线网络覆盖,99.5%的学校拥有多媒体教室。

2022年3月,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聚焦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赋能社会、教育创新五大核心功能,开设德育、课程教学、体育等10个板块53个栏目,覆盖30个版本、446册教材。

截至今年2月10日,平台总浏览量超过67亿次,访客量超过10亿人次,用户遍及五大洲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教育资源库。

在中央网信办、国家网信办总工程师孙蔚敏的记忆里,她上学时的课堂就是一间教室、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现在这种模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说,通过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教育融合的发展创新教育理念、方法、形态,这些年,我们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了教育的公平,也更好地回归了教育服务于育人的本质。

孙蔚敏说,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数字技术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阶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我们能开展教师画像、学生画像、课程质量的评价,推动教学评价的科学化、个性化发展,实施因材施教。也能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提升教师数字化的教学能力,推动人机共教新方式。

更重要的是,数字教育应当是更加公平、更加包容、更加有质量的教育。孙蔚敏建议,要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加快构建平等地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伴随每个人的学习体系,提升数字素养,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环境。

在同一场合,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谈了教育数字化的变革方向。他认为,教育数字化要赋能精准治理,实现教育数字化的发展转型——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

同时,要做到两个“赋能”。赋能未来人才培养,实现教育数字化的教学模式转型——由结构化的教学向整合性的学习转变;赋能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教育数字化的教师角色转型——成为具备数字素养和专业素养的知识枢纽。

“赋能”是多位专家学者共同提到的关键词。科技革命的纵深发展,使得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多样化、弹性化学习需求与日俱增,面对瞬息万变的世界,教育的变革也需要更彻底。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杨宗凯认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关键在于“化”,“化”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教育组织支撑体系的重组、流程的再造和文化的重构来创新我们的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保障机制。他说:“它是新教育,它是变,它不是改革,不是修修补补,它是系统的变革。”

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同时,孙蔚敏还提醒,要坚持底线思维,强化网络和数据安全保护。

她提到了去年河南一教师上网课遭入侵者网暴事件,“这件事引起我们很多思考”。她说,过去关上校门,课堂只属于老师和学生,与旁人再无关系,现在的课堂可能会涉及很多群体,“所以我们也要加强对教师、学生整个安全意识的培育和教育”。

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也担心技术的“物化和异化”。他说,教育要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既要发挥人工智能的赋能作用,又要防止技术凌驾于育人之上。

从教师的角度,他认为,更多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如何创造,而不能只停留在知识的传授和获取上。从学生的角度,更要努力地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绝不能满足于人工智能推送的答案。

对此,吴岩表示,数字教育已经成为推动世界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能够让更多的国家和人民搭上数字时代的快车,他希望“大家把数字化教育当成一件天大的事”,当成一个在世界高等教育、世界职业教育、世界基础教育、世界教育改革发展中国的先手棋,“把这个棋要下好”。

(记者 张均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劳动理论与劳动教育研讨会在京举行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林露)劳动在新时代为什么依然重要?新时代应弘扬哪些劳动的精神?近日,劳动理论与劳动教育研讨会暨《新时代劳动理论十六讲》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多处提到劳动,指出要 “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

    时间:04-28
  • 中老联合培养老挝本土中文教师

      新华社万象4月27日电(记者章建华、林昊)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广西民族大学、老挝国立大学三方联合培养老挝本土中文教师项目签约仪式26日在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举行。  该项目将每年资助60名就读孔院中文师范本科专业的老挝籍学生赴广西民族大学留学,以“2+2”模式帮助老方培养本土中文教师。 ...

    时间:04-28
  • 让排球之花绽放校园(体坛观澜)

      开展校园排球,在潜移默化间涵养着校园体育文化。通过排球对青少年进行体育文化的熏陶,把体育锻炼当成终身习惯,这是比拿冠军更有意义的收获    一场小学排球比赛,参赛双方小队员虽然球技稚嫩,却打得全情投入。中国女排前二传沈静思作为教练站在场边,全神贯注予以指导。叫暂停、纠正动作、调整战术,小选手越打越...

    时间:04-28
  • 完善免试就近入学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原标题:【光明时评】完善免试就近入学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日前,北京市教委印发《关于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重申今年小学入学坚持免试派位,严禁以考试成绩和各类竞赛证书、培训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面试、评测、接收简历等形式选拔学生等。同期,河北、湖南、重庆等地也发布中小学...

    时间:04-28
  • 高校思政课 喜闻乐见才能更有精气神

    原标题:【光明时评】高校思政课 喜闻乐见才能更有精气神2023年4月20日,在云南大学百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勉励云南大学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教...

    时间:04-28
  •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和他们不敢犯错的人生

    原标题:“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和他们不敢犯错的人生《如何让你的孩子长成一个心理病人》中描述了这样一群“特殊”病人。他们拥有幸福的家庭、慈爱的父母,甚至事业发展顺利,但依旧在成年后常常感到迷茫、焦虑和失落。“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是一个怎样的小组?或许你会疑惑,好学生作为从小被老师、父母夸奖的对象,怎么会变...

    时间:04-28
  • 大学生旅游:既爱“走马打卡”也爱“沉浸体验”

    原标题:大学生旅游:既爱“走马打卡”也爱“沉浸体验”  夏日将至,即将大学毕业的洪舒云早早把毕业旅行安排上日程,热衷于打卡历史古迹的她将毕业旅行的地点定在了古都洛阳。她计划穿上古代服饰,在古都的大街小巷来一场“沉浸式体验”。  和洪舒云不同,就读于山东一所高校的黄璐潞更在意“效率”,抱着“来都来了,不能...

    时间:04-28
  • 全国大学生就业引航计划首场示范宣讲活动举办

    原标题:全国大学生就业引航计划首场示范宣讲活动举办4月26日,全国大学生就业引航计划首场示范宣讲活动在宁夏举办,来自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14所高校的700余名学生现场参加。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团宁夏区委、宁夏大学有关同志出席。活动中,乡村振兴青年吴夏蕊、快递小哥秦文冲、电商创业青年施志雄...

    时间:04-28
  • 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口好牙

    原标题: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口好牙浙大口腔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走进桃溪小学开展口腔健康宣教。受访者供图“我就说我没有蛀牙吧!”“你快张嘴让我们看看!”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西南山区的桃溪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桃溪小学”)校园内,一个小朋友由于口腔内没有发现龋齿,成了同学中的“小明星”。日前,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时间:04-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