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高校思政课 喜闻乐见才能更有精气神

2023-04-28 08:51: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光明时评】高校思政课 喜闻乐见才能更有精气神

2023年4月20日,在云南大学百年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勉励云南大学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曾讲,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是自己“非常关心的一件事”,是自己“必须更多强调”的工作。在赴地方和学校考察调研的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叮嘱一定要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云南大学负责同志表示,学习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大学贺信的精神,首要的是聚焦“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其中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就是向思政课要精气神,使党的创新理论走进青年学子心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向思政课要精气神,就要让思政课更加喜闻乐见,唯有这样,对青年学子而言,党的创新理论才能更加入脑入心。

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实际困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问题导向,注重回答普遍关注的问题,注重解答学员思想上的疙瘩,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防止空对空、两张皮”,“凡是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深层次问题,都要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思政课教学所要解决的理想信念问题和要塑造的价值观是具体的,是与青年大学生的实际困惑紧密相连的。只有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思想困惑联系起来,认真关注大学生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状态,及时梳理大学生普遍关心的思想理论热点难点问题,给出有针对性、有说服力的解释和引导,并积极寻求新的解读、新的切入问题的角度,如此,思政课教学才会真正产生效果,才能积极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才会在思政课上真正有收获。

以故事为载体,让理论更鲜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注重启发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中国故事中蕴藏着真实的中国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通过故事讲道理和价值,将有意义的事讲成有意思的事,切切实实得到学生的共鸣与认同。将抽象的理论与生动的实践相结合,将政治理论涉及的宏大命题具体为大学生可感知的身边事、具体事、鲜活事。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面对信息源繁多的高校学生,用生动故事讲深刻的理论观点,更容易把理论讲活讲透。而只有产生了共鸣的教育,才能潜移默化、润物无声。

转变话语方式,亲和才能入心。思政课教学要下功夫探索理论话语向生活话语的转化。从日常生活出发,深入浅出地讲解课程中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努力摆脱“说教感”,用大学生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实现理论入耳入心。生活化的话语来自火热的社会生活,这也正是大学生认识中国、读懂中国、理解中国最生动鲜活的素材。多走进社会的大课堂上,这里有最具体的中国精神中国面貌,有人民最真实的生活,有时代最强劲的脉搏,也有描绘和呈现这一切最朴实最鲜活的语言。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校思政课想学生之所想,答学生之所惑,才能让理论的“活水”真正涌入学生心田。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劳动理论与劳动教育研讨会在京举行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林露)劳动在新时代为什么依然重要?新时代应弘扬哪些劳动的精神?近日,劳动理论与劳动教育研讨会暨《新时代劳动理论十六讲》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有多处提到劳动,指出要 “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

    时间:04-28
  • 中老联合培养老挝本土中文教师

      新华社万象4月27日电(记者章建华、林昊)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广西民族大学、老挝国立大学三方联合培养老挝本土中文教师项目签约仪式26日在老挝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举行。  该项目将每年资助60名就读孔院中文师范本科专业的老挝籍学生赴广西民族大学留学,以“2+2”模式帮助老方培养本土中文教师。 ...

    时间:04-28
  • 让排球之花绽放校园(体坛观澜)

      开展校园排球,在潜移默化间涵养着校园体育文化。通过排球对青少年进行体育文化的熏陶,把体育锻炼当成终身习惯,这是比拿冠军更有意义的收获    一场小学排球比赛,参赛双方小队员虽然球技稚嫩,却打得全情投入。中国女排前二传沈静思作为教练站在场边,全神贯注予以指导。叫暂停、纠正动作、调整战术,小选手越打越...

    时间:04-28
  • 完善免试就近入学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

    原标题:【光明时评】完善免试就近入学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日前,北京市教委印发《关于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重申今年小学入学坚持免试派位,严禁以考试成绩和各类竞赛证书、培训竞赛成绩、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严禁以面试、评测、接收简历等形式选拔学生等。同期,河北、湖南、重庆等地也发布中小学...

    时间:04-28
  • “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和他们不敢犯错的人生

    原标题:“好学生心态受害者”和他们不敢犯错的人生《如何让你的孩子长成一个心理病人》中描述了这样一群“特殊”病人。他们拥有幸福的家庭、慈爱的父母,甚至事业发展顺利,但依旧在成年后常常感到迷茫、焦虑和失落。“好学生心态受害者”是一个怎样的小组?或许你会疑惑,好学生作为从小被老师、父母夸奖的对象,怎么会变...

    时间:04-28
  • 大学生旅游:既爱“走马打卡”也爱“沉浸体验”

    原标题:大学生旅游:既爱“走马打卡”也爱“沉浸体验”  夏日将至,即将大学毕业的洪舒云早早把毕业旅行安排上日程,热衷于打卡历史古迹的她将毕业旅行的地点定在了古都洛阳。她计划穿上古代服饰,在古都的大街小巷来一场“沉浸式体验”。  和洪舒云不同,就读于山东一所高校的黄璐潞更在意“效率”,抱着“来都来了,不能...

    时间:04-28
  • 全国大学生就业引航计划首场示范宣讲活动举办

    原标题:全国大学生就业引航计划首场示范宣讲活动举办4月26日,全国大学生就业引航计划首场示范宣讲活动在宁夏举办,来自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北方民族大学等14所高校的700余名学生现场参加。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团宁夏区委、宁夏大学有关同志出席。活动中,乡村振兴青年吴夏蕊、快递小哥秦文冲、电商创业青年施志雄...

    时间:04-28
  • 数字变革 教育何为

    原标题:数字变革 教育何为4月27日,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将一个“时代命题”带到了正在举行的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他说,当今世界,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全过程。那么,数字变革,教育何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

    时间:04-28
  • 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口好牙

    原标题: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口好牙浙大口腔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走进桃溪小学开展口腔健康宣教。受访者供图“我就说我没有蛀牙吧!”“你快张嘴让我们看看!”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西南山区的桃溪镇中心小学(以下简称“桃溪小学”)校园内,一个小朋友由于口腔内没有发现龋齿,成了同学中的“小明星”。日前,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时间:04-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