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高校理论更易落地 税收政策更接地气

2023-04-21 08:32: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高校理论更易落地 税收政策更接地气

  这学期,上海财经大学2022级税务专业硕士研究生上了一门“接地气”的课程。该专业86名研究生与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第三税务分局各科室科长们每周分组共上一堂课,同研一个课题,一起参与金融企业调研,探索了一个“税务+高校+金融”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

  今年2月,第三税务分局作为上海市金融行业特色征管分局,与上海财大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合作开展“鑫税研”活动,依托《税收征收管理研究》课程,由上海财大教师和第三税务分局相关负责人联合制定课题。从18个初始方向到最终敲定的10个课题,每一步探索和每一次打磨都为提升更可控的税收风险水平、打造更优化的税收营商环境提供借鉴。

  “由上海财大充分发挥理论和学科优势、税务部门提供一线的政策和资源、金融企业搭建实践平台,‘鑫税研’项目将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推动金融税收征管研究走深走细走实。”第三税务分局副局长杨静表示,这是一次初探,也是一项创举。

  走出教室,让税务理论“落地”

  “税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强调应用型,适合采用更加灵活多样、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要和现实对接,不能纸上谈兵。”上海财大公管学院税务专硕中心主任朱为群认为,“鑫税研”项目能够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走出课堂,通过了解实务,再带着答案回到课题。

  一次与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外汇管理处相关负责人的交流,让课题中抽象的“离岸金融”概念变得鲜活起来,“虽然我们课题研讨的是离岸金融,但其实我一直不知道为什么要建立离岸金融制度。”参与调研的学生方高骁说。

  在交流中,通过工作人员的高频词“人民币国际化”,方高骁意识到其中的联系,“离岸金融就是通过人民币与境外人士进行金融交易,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从而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离岸金融制度越完善,他们对人民币的认可度就越高”。

  “一学期的实训经历能够让学生们有机会了解一线税收工作,从而对他们的职业规划产生深远的影响。就像播撒种子在他们心里,今后无论走向哪个行业,都能带着更深的感情支持税收。”杨静说。

  借助高校“智力”优势,开展前瞻性研讨

  在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范子英看来,“鑫税研”项目是一种党建、科研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是基于学校与税务机关双方科研需求的一次优势互补,“两者的紧密结合能够让课题中探讨的问题落地,推进税收中一些痛点问题得以解决”。

  “我们期盼能充分借助高校、专业机构等专家智库,对支柱性产业、特色项目的研究进一步开展深度合作和前瞻性研讨。”上海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余静表示。

  第三税务分局税源管理一科科长李潇参与了两个课题的研讨。每周三,他都要花一下午的时间全程参与讨论,学生开阔的思路让他印象深刻。

  “参与‘鑫税研’的同学一方面通过高校资源借鉴国际税收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他们能从更直观的角度提出优化税收征管和服务的建议。”李潇说,学生提出利用公共数据设计非居民税收风险管理模型,与征管实践有很高的契合度,让他很受启发。

  目前,20个课题研究小组已完成中期汇报,将在5月进行课题结项报告,其中6组优秀课题将作为“鑫税研”的研究成果,呈报上海市税务局和相关领域专家评审。具有可行性的优秀课题成果和政策研究报告将提交相关业务处室作为政策储备意见建议。

  深化税收改革,发挥政策服务的“乘数效应”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和血脉,支持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是税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题中之义。

  “税收是金融发展重要的一环。金融企业税负成本的降低会传递到企业,从而形成良性的传导机制,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近日举行的第32个税收宣传月主题活动上,上海临港新片区管理委员会金融贸易处副处长殷军也对“鑫税研”项目充满期许,希望更多税收改革的实践成果能在临港先行先试,发挥政策、服务的“乘数效应”,吸引更多外资企业布局临港、落地上海。

  他举例说,临港新片区是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当企业选择依托临港这个跳板“走出去”的时候,如果搭配金融税收等便利化政策,就能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长期以来,上海税务部门不断健全大企业税收管理服务新格局,打造税收治理改革“先行示范区”。

  去年以来,为服务上海“四大功能”“五个中心”建设,上海市税务局探索建立了8个行业研究室,提出了34条主要任务,对金融、高端消费品、先进制造业等进行长期跟踪和深入研究,为打造上海大企业税收“高层次的个性化服务产品”“高质量的风险分析产品”和“高水平的经济分析产品”提供智库支撑,促进大企业税收服务与管理工作集成突破。

  (记者 王一迪)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2年下半年大学英语四六级加考成绩4月25日可查

    截图来源:中国教育考试网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 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消息,2022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加考(3月)成绩查询服务将于4月25日上午9时开通,考生可登陆中国教育考试网及其相关小程序查询成绩。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明确,5月5日10时起,考生可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免费查询、下载本次考试电子成绩报告单。(李依...

    时间:04-21
  • 新增21种新专业,最新大学专业热在哪?冷在哪?

    原标题:新增21种新专业,最新大学专业热在哪?冷在哪?  新增21种新专业,撤销925个专业点……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2023年本科招生计划。高校本科专业热在哪里,冷在哪里?对于考生来说,该如何看待?  制图:袁秀月  新增21种新专业...

    时间:04-21
  • 中文:增进文明对话

    日前,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文:增进文明对话”主题活动,吸引很多学生参与互动。   图为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中国剪纸艺术。   新华社记者 韩 旭摄日前,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联合国中文日活动。   图为参观者体验中国书法。   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摄林秀琴在阿联酋访校期间看到的学校走廊的中文词卡。雨...

    时间:04-21
  • 中文搭桥  深化交流

    国际中文日来了,今年的主题为“中文:增进文明对话”。“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语言是人思维的工具和存在的方式,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和媒介,在促进文明交流对话和互学互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世界上的每一种语言都可以为增进文明对话、深化相互理解...

    时间:04-21
  • 一份心愿书单的旅程(读书日特别报道)

      图①:阿合布吉(左)和阿合尔曲姐妹。   图②:木耳小学阅览室。   图③:孩子们写好的心愿卡。   图④:大山里的读书会。   以上图片均为张建军摄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推动全民阅读向乡村延伸,是“书香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意义重大。  4月初,木耳小学的孩子们写下了100本想读...

    时间:04-21
  • 十二载助学 梦想的“炭火”生生不息

    原标题:十二载助学 梦想的“炭火”生生不息2023年4月初,兴华助学团队到受助学校、受助学生家中走访。受访者供图一团生命的炭火熄了,温暖却传了下去,在大地上星星燃烧聚为一簇簇炬火。2011年,退休后一直默默捐资助学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家和,因病无法继续公益助学事业。他委托自己的学生兼同事陈章武筹备成立...

    时间:04-21
  • 以多样伴读,带动乡村“悦”读(新语)

    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吗?当春风染绿大凉山,蓝天白云下,木耳小学的师生围坐,打开色彩鲜艳的儿童绘本,翻阅奥妙无穷的科普读物,想象远方,想象星空,想象长大——阅读的快乐,近在咫尺,一个好大的世界装在了心里。可有时,阅读的快乐又有点遥远。书包里除了课本还是课本,想买故事书要跑很远的路;打开一本书,不认识的字像是拦路虎,而手机...

    时间:04-21
  • 超八成受访大学生按下“生活倍速键”

    原标题:超八成受访大学生按下“生活倍速键”“人民广场看了、南京东路步行街逛了、城隍庙去了、豫园去了……一天把上海知名的景点都逛遍了。”近期,在网上颇为火爆的“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让河南一所高校的杨紫琳仿佛照见镜子里的自己。此前到上海旅游时,她就是那个“一天‘怒走’3.5万步,转七八个景点”的大学生,...

    时间:04-21
  • 用责任担当书写闪光青春(暖闻热评)

    【人物】2022年“最美大学生”【故事】不久前,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2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被表彰的10名大学生,有的矢志科研、勇攀高峰,用实际行动交出闪亮的青春答卷;有的心怀大我、积极参与国际维和,生动讲好中国故事;有的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在奥运赛场展示青春风采……他们将小我融入大我,用奋斗擦亮青春...

    时间:04-21
  • 北漂13年,送过外卖的哲学硕士回到老家

    原标题:北漂13年,送过外卖的哲学硕士回到老家  2022年12月底,陈涛送外卖的电动车。受访者供图  4月10日晚,经过近3个小时的飞行,陈涛落地距离北京1800多公里之外的成都。他随身的背包里,装着简单的衣物和一台笔记本电脑。  时隔3年,回到老家,他的心情远没有自己的行李那样轻松。  当时35岁的陈涛,是一家创业公司...

    时间:04-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