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拥抱大湾区,港澳青年逐梦正当时(湾区观潮)

2023-04-21 08:3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广东省事业单位2023年集中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公告》近日发布,其中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可报考岗位4279个。得知消息后,港澳青年反响热烈,积极咨询信息、报名备考,希望未来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大舞台上一展身手。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4年多来,大湾区建设成果不断涌现,融合发展日渐深化。越来越多港澳同胞选择在大湾区打拼奋斗,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为什么大湾区有这样的魅力?不仅因为这里经济实力强、产业体系完善、市场广阔,更因为大湾区拥有一流的人才政策,以及积极为港澳青年搭梯搭台的贴心服务。

比如在拓宽港澳青年就业空间方面,2020年起,大湾区内地城市事业单位岗位开始面向港澳籍居民公开招聘,覆盖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新闻等多个行业领域;深圳、广州目前已开始定向招录港澳籍公务员。相关政策让优秀的港澳青年有机会进入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公共管理部门和专业单位工作。他们有的负责对外招商引资,发挥具有国际化视野、外语好的优势;有的从事教育、卫生等专业工作,在各自领域深耕发展;有的在基层参与社区服务,为群众解决衣食住行等身边事、打通公共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港澳青年在大湾区的宽广天地施展才华,而他们眼界开阔、学有所长、踏实肯干,也获得用人单位和当地居民的肯定。

不仅如此,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创业、就业还享有多项政策支持。从青年创业的“一站式服务”到各类科技研发项目的经费支持,从推进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认可到大湾区内地9市开展港澳律师执业试点,从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到涉及社保、公积金、住房等政策的出台落实,港澳青年在大湾区创业、就业的路子越来越宽。

广大港澳青年不仅是香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建设国家的新鲜血液。港澳青年发展得好,香港、澳门就会发展得好,国家也会发展得更好。中央始终关心关怀港澳青年发展,强调要多为港澳青年发展搭梯搭台,帮助青年解决在学业、就业、创业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创造有利于他们成就人生梦想的社会环境。各地各部门积极落实落细有关港澳青年工作、生活的相关政策,做好具体服务的对接和咨询,让他们不仅愿意来大湾区,还能留得下、留得久,真正成为“湾区人”,更好地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奉献青春。

春天的大湾区,到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在前海、横琴,港澳青年创业者正忙于企业孵化和项目对接;在东莞、惠州,港澳青年科学家们正专注于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在江门、肇庆,港澳青年农民们正奔波在田间地头劳作和播种……这里到处涌现奋斗者的身影,留下耕耘者的脚步。我们相信,只要港澳青年打开心门、勇敢出发,伸开双臂拥抱大湾区,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港澳发展、祖国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就一定能书写更加精彩的人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2年下半年大学英语四六级加考成绩4月25日可查

    截图来源:中国教育考试网人民网北京4月21日电 据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消息,2022年下半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加考(3月)成绩查询服务将于4月25日上午9时开通,考生可登陆中国教育考试网及其相关小程序查询成绩。教育部教育考试院明确,5月5日10时起,考生可登录中国教育考试网,免费查询、下载本次考试电子成绩报告单。(李依...

    时间:04-21
  • 新增21种新专业,最新大学专业热在哪?冷在哪?

    原标题:新增21种新专业,最新大学专业热在哪?冷在哪?  新增21种新专业,撤销925个专业点……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  本次备案、审批和调整的专业,将列入相关高校2023年本科招生计划。高校本科专业热在哪里,冷在哪里?对于考生来说,该如何看待?  制图:袁秀月  新增21种新专业...

    时间:04-21
  • 中文:增进文明对话

    日前,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文:增进文明对话”主题活动,吸引很多学生参与互动。   图为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中国剪纸艺术。   新华社记者 韩 旭摄日前,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联合国中文日活动。   图为参观者体验中国书法。   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摄林秀琴在阿联酋访校期间看到的学校走廊的中文词卡。雨...

    时间:04-21
  • 中文搭桥  深化交流

    国际中文日来了,今年的主题为“中文:增进文明对话”。“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语言是人思维的工具和存在的方式,也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桥梁和媒介,在促进文明交流对话和互学互鉴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面临多重挑战。世界上的每一种语言都可以为增进文明对话、深化相互理解...

    时间:04-21
  • 一份心愿书单的旅程(读书日特别报道)

      图①:阿合布吉(左)和阿合尔曲姐妹。   图②:木耳小学阅览室。   图③:孩子们写好的心愿卡。   图④:大山里的读书会。   以上图片均为张建军摄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推动全民阅读向乡村延伸,是“书香中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中意义重大。  4月初,木耳小学的孩子们写下了100本想读...

    时间:04-21
  • 十二载助学 梦想的“炭火”生生不息

    原标题:十二载助学 梦想的“炭火”生生不息2023年4月初,兴华助学团队到受助学校、受助学生家中走访。受访者供图一团生命的炭火熄了,温暖却传了下去,在大地上星星燃烧聚为一簇簇炬火。2011年,退休后一直默默捐资助学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家和,因病无法继续公益助学事业。他委托自己的学生兼同事陈章武筹备成立...

    时间:04-21
  • 以多样伴读,带动乡村“悦”读(新语)

    阅读是一件快乐的事吗?当春风染绿大凉山,蓝天白云下,木耳小学的师生围坐,打开色彩鲜艳的儿童绘本,翻阅奥妙无穷的科普读物,想象远方,想象星空,想象长大——阅读的快乐,近在咫尺,一个好大的世界装在了心里。可有时,阅读的快乐又有点遥远。书包里除了课本还是课本,想买故事书要跑很远的路;打开一本书,不认识的字像是拦路虎,而手机...

    时间:04-21
  • 超八成受访大学生按下“生活倍速键”

    原标题:超八成受访大学生按下“生活倍速键”“人民广场看了、南京东路步行街逛了、城隍庙去了、豫园去了……一天把上海知名的景点都逛遍了。”近期,在网上颇为火爆的“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让河南一所高校的杨紫琳仿佛照见镜子里的自己。此前到上海旅游时,她就是那个“一天‘怒走’3.5万步,转七八个景点”的大学生,...

    时间:04-21
  • 用责任担当书写闪光青春(暖闻热评)

    【人物】2022年“最美大学生”【故事】不久前,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布2022年“最美大学生”先进事迹。被表彰的10名大学生,有的矢志科研、勇攀高峰,用实际行动交出闪亮的青春答卷;有的心怀大我、积极参与国际维和,生动讲好中国故事;有的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在奥运赛场展示青春风采……他们将小我融入大我,用奋斗擦亮青春...

    时间:04-21
  • 北漂13年,送过外卖的哲学硕士回到老家

    原标题:北漂13年,送过外卖的哲学硕士回到老家  2022年12月底,陈涛送外卖的电动车。受访者供图  4月10日晚,经过近3个小时的飞行,陈涛落地距离北京1800多公里之外的成都。他随身的背包里,装着简单的衣物和一台笔记本电脑。  时隔3年,回到老家,他的心情远没有自己的行李那样轻松。  当时35岁的陈涛,是一家创业公司...

    时间:04-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