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努力当好新时代教育改革排头兵

2023-03-09 08:36:00

来源:光明日报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入实施‘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党委书记谭铁牛委员对此深有感触,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不论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都体现了我们党对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没有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就不会有现代化强国。

教育是人才涌现的基础和科技发展的先导。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背景下,高校应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当好教育改革的排头兵。“2022年11月起,我校开展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第一个南大’大讨论。”谭铁牛委员介绍,在此基础上,学校启动实施了《南京大学“奋进行动”实施方案》。“奋进行动”包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学科布局、加强有组织科研等16个专项行动,有力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以“南大式奋进”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人才是增强国家综合国力、在日益严峻的国际竞争形势下争取主动权的重要战略资源。高校要围绕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通过聚焦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聚焦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资源、聚焦营造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生态等“三个聚焦”,不断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要坚持党管人才,不断加强对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领,全方位支持人才、帮助人才,着力把党内党外、国内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谭铁牛委员介绍,南京大学充分把握人才第一资源在强校兴国中的支撑作用,打造以“擎天计划”“腾飞计划”“跨越计划”“毓秀计划”为主体的全方位、全过程、全链条人才成长激励体系。通过着力实现高端引领、着力实现柔性引才、着力实现评价改革等“三个着力”锻造一支高峰突出、结构合理、支持精准、促进有力的人才队伍。

谭铁牛委员指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构成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南京大学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为目标,以“学科生态内涵式体系化创新、文理工医高质量融合式发展”为建设思路,通过加快推进高峰学科建设、加快优化交叉学科布局、加快推动薄弱学科跨越式发展等“三个加快”不断优化学科布局。

谭铁牛委员表示,面对我国基础研究底层能力不足、前沿技术相对落后、关键核心领域被“卡脖子”、国际竞争空前激烈的复杂形势,科技创新已成为国家竞争与博弈的主要战场。高校必须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有组织科研,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更高质量、更大贡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出部署。南京大学着眼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目标,通过进一步强化科技攻关能力、进一步加强重大平台建设、进一步优化重大科技项目培育机制等“三个进一步”,推动学校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和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能力显著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更加凸显。

“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回信重要精神,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谭铁牛委员表示。

(记者 苏雁)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植树护绿”开启春季校园劳动课

    3月8日,在长兴县李家巷镇青草坞村的荒地上,孩子们在老师和青草坞村党员志愿者的带领下一起种下橘子树苗。当日,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李家巷镇中心幼儿园的师生们与青草坞村党员志愿者一起开展“植树添绿 与小树共成长”植树护绿主题活动,开启了春季校园劳动课的“第一课”。孩子们还给树苗挂上了心愿卡,通过这样的方式...

    时间:03-09
  • 构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国家制度体系

    高质量发展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其关键在于产教融合。产教融合可以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有机衔接,通过产学合作机构的设置、企业项目的合作研发、课程与教材的合作开发等,将大大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尽管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深化产教融合的政策文件,但从实践层面来看,产教“合而不...

    时间:03-09
  • 打造高质量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作为民盟陕西省委副主委,当选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后,我秉承民盟“不调研就不发言”的优良传统,聚焦民生关切,扎实调研,认真履职。在紧张工作之余,我多次走进西安交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梧桐家苑、西安太乙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机构,调研社区智慧康养和数字健康的发展情况,听民声、察民情、解民意,为撰写提案做准备。2022年,我...

    时间:03-09
  • 产教融合,“学校热企业冷”怎么破

    我是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名普通教师,同时也负责本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工作的时间越长,我越体会到在推动学校发展、专业建设、高水平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学校和各院系都设有产学合作机构,各专业教研室也都与相应企业进行了直接...

    时间:03-09
  • 让产业所需、学生所学同频共振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其中,产教融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关键词。如何推进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我们来听听代表委员们的观点。产教融合是办好职业教育关键所在“产教融合、校...

    时间:03-09
  • 完善健康大数据共享机制

    健康医疗大数据蕴藏了丰富的居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利用等海量信息,是人民健康保障的数据金矿和证据源泉。然而,目前我国医院诊疗和医保等健康医疗大数据利用缺乏完善的共享机制。数据共享多局限于政府、医疗机构、科研院校等组织,尚未形成面向广大专业机构、团队开放共享的原则、规范、标准。为此,建议制定和完善相...

    时间:03-09
  • 如何释放“人才引擎”的澎湃动力

    【圆桌对话】嘉宾朱永新委员(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薛其坤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余兴安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持人:本报记者 罗旭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建设国家战...

    时间:03-09
  • 陆安慧委员:吸引更多人才飞向东北地区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已出台了相关文件,对遏制东北人才流失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但目前,人才供给结构失衡依然是东北振兴面临的突出问题。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影响人才去留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做好人才工作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主体协同发力。建议优化人才认定与支持政策...

    时间:03-09
  • 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  塑造中国特色创新生态(两会观察)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议国是、谈体会、话使命,记...

    时间:03-0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