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全国政协委员杨承志:在劳动教育中培育时代新人

2023-02-22 08:20: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在劳动教育中培育时代新人

4岁起就参与家庭劳动,读小学时和老师同学一起修建校舍,入伍后更是主动承担起最累最脏的活儿……回忆成长经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教授杨承志深有感触:“劳动教育是启蒙教育,从保障生存到感悟生活,再到寻找人生价值、实现自我超越,我的每一次进步都在劳动中实践、都靠劳动去实现。”

杨承志说,在劳动中成长起来的他却为劳动教育吃了一惊。5年前,一位家长打电话求助说,她的孩子辞掉了工作,宅在家啃老,不做任何家务,不会干更不想干。杨承志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找到了原因:家里从不让孩子参与劳动,只要求孩子考高分,导致孩子在高考后失去人生目标。杨承志感慨:“我当时既痛心又无奈,那孩子可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应该是国家的栋梁啊!可劳动教育无法逆转。”

“劳动教育不仅在家庭中被软化,也存在被学校弱化、被社会淡化的现象。”通过大量调研,杨承志发现由场地、经费和观念等原因造成劳动教育缺失,致使部分青少年劳动观念淡漠、劳动能力欠缺,甚至贪图安逸享乐。

“加强劳动教育迫在眉睫!”军旅出身的杨承志是个“行动派”,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他就建议构建与德智体美相互衔接和协调的劳动教育体系,将劳动教育纳入课表、写进大纲,并根据学生成长特点确定不同阶段的劳动教育目标和要求,充分挖掘国家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探索将劳动教育纳入中高考人才选拔评价体系。

令杨承志意想不到的是,他的“好声音”很快就有了回应。“这份提案得到国家相关部委的高度重视,我还应邀参加了教育部劳动教育座谈会。”杨承志说,不到一年的时间,劳动教育就被纳入新时代党的育人方针。2022年,《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发布,让劳动教育在“上什么、怎么上”等问题中得到了解决,劳动教育驶上了快车道。

在杨承志看来,成绩让他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调研的脚步更远更深,再次瞄准了劳动教育的短板:“劳动教育不能只是劳动技能教育,更重要的是心灵教育。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综合教育功能,以劳动教育为抓手促进‘五育并举’,让‘雨过地皮湿’变成‘润物细无声’。”

“‘劳动教育’是关系到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和民族复兴的国策。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能参与并推进其实施,这是莫大的荣誉。而提案的办理过程让我见证了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实践中切实发挥着作用,见证了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的巨大效能。”展望未来,杨承志更是满怀信心,“在劳动教育的进一步完善和强化下,将有一批又一批‘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有责任担当、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昂首阔步走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记者 任 爽 见习记者 李 层)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开学第一课,院士当老师

      “随着天文学的进步,我们已经能够看到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的火球,能够重构宇宙演化的历史……”2月2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来到天津一中,为学生们带来一堂生动鲜活的科普教育第一课《认识我们的宇宙》。这是由天津市科协、天津市教委主办的2023年“院士来上课”活动的一幕。此次...

    时间:02-22
  • 为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菁菁校园,书声琅琅,张淑琴每天在校时间超过12个小时,却不知疲倦。她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北城小学校长。  “我会积极履职尽责,努力为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张淑琴说,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她一直围绕学校、家庭、社会对教育工作的期待,在调研中了解群众的想法。  近年来,张淑琴提交的关于全民阅...

    时间:02-22
  • 寒假返乡大学生的“当归”秘语

    原标题:寒假返乡大学生的“当归”秘语  杨俊杰同学在提问。  杨求发同学在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正月初七清早,贵州黔东南的大山里寒气逼人,连绵不绝的阴雨天气,让人即使在室内,也要裹上厚厚的羽绒服。然而山顶处本应清冷寂静的归柳小学教室内,此时却热气腾腾格外热闹。  35个毛茸茸的小脑袋,正凑在六...

    时间:02-22
  • 苏州推出归国人才“留创贷”

    原标题:苏州推出归国人才“留创贷”  今天,苏州市“留创贷”金融产品服务启动仪式在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举行。活动上,11家留学回国人员创办或领办的企业获得首批授信,授信额度合计1亿元,其中单户纯信用授信额度高达5000万元。本次活动由苏州市委人才办、苏州市人社局、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主办。  “留创贷”主...

    时间:02-22
  • 心系“国家事”, 肩扛“国家责”

      南京大学留学报国成果展上展出的“羲和号”模型。   本报记者 孙亚慧摄  关山万里,爱国之心不改;远渡重洋,报国之志弥坚。在南京大学,从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到如今这一代留学归国青年学者,他们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留学归国后在各自岗位上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取得了丰硕成果。 ...

    时间:02-22
  • 一根翠竹撬动绿色富民大产业(我和我的乡村(3))

      2020年12月,王骁晴参加博鳌国际禁塑产业论坛。   受访者供图  竹碗、竹椅、竹桌……走进宁波士林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展示厅,上千种精致的竹制品让人眼前一亮。“竹不富民羞成业”,“竹二代”王骁晴从美国留学回国后一直记得父亲说的这句话。  如今,这些凝聚着工匠精神的竹制品在世界舞台上多次亮相,凭借细致...

    时间:02-22
  • 千年澄泥砚有了“时尚范儿”

      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有着质地细腻、抚如童肌、发墨而不损毫等特点,尤以山西绛州澄泥砚为主要代表。澄泥砚的制作技艺曾一度失传,后在山西新绛蔺永茂、蔺涛父子的努力下重现于世。澄泥砚制作需要经过选泥、澄清、阴干、雕刻、打磨、烧制等10余道主要工序,生产周期长...

    时间:02-22
  • 从制造迈向“智造”

      据新华社电(记者于也童)作为京沈对口合作的重要标杆、科技创新企业的孵化器,记者近日走访沈阳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了解到,这里已“带土移植”科技型企业126家,老工业基地铁西区正加速从制造迈向“智造”,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2年,我们企业的营业收入近2亿元,目前我们已围绕东北生猪上下...

    时间:02-22
  • 江苏泰兴:“梦想小屋”帮困境儿童圆梦

    原标题:“梦想小屋”帮困境儿童圆梦   2月18日,穿过一条条蜿蜒的村间小道,记者来到位于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的一个“梦想小屋”。“字还是要写得再工整一些。”推开门,志愿者正认真地检查一个女孩的作业,并指导订正。   这个女孩名叫朱梦曦,家住黄桥镇大张村,是泰兴市“梦想改造+”计划帮扶的儿童之一,2020年入住了自...

    时间:02-22
  •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发布 大数据绘制城市“健康画像”

    原标题:大数据绘制城市“健康画像”   2月21日,由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以下简称《指数》)发布会在京举行。   《指数》研究发现,从总体趋势上看,全国城市健康水平稳步提升;中小城市组城市健康水平增速较快,与...

    时间:0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