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心系“国家事”, 肩扛“国家责”

2023-02-22 08:2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南京大学留学报国成果展上展出的“羲和号”模型。
  本报记者 孙亚慧摄

  关山万里,爱国之心不改;远渡重洋,报国之志弥坚。在南京大学,从李四光、程开甲等老一辈科学家,到如今这一代留学归国青年学者,他们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留学归国后在各自岗位上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取得了丰硕成果。

  为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南京大学留学归国青年学者重要回信精神,2月19日,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和南京大学共同主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谱写留学报国新时代华章”主题论坛。

  

  厚植爱国底色

  “百余年留学史与中国现代化紧密相连,既是‘索我理想之中华’的奋斗史,也记录着中国人民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不懈尝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欧美同学会会长丁仲礼在论坛开幕式上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留学人员作为人才生力军,理应走在前面、作出表率。他希望海内外留学人员厚植爱国底色,坚守报国初心,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始终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向、同心同行;要牢记“国之大者”,求真务实做事,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努力把名字镌刻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奋斗史册上;要坚持自信自立,积极对外讲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让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中国道路、中国方案增加理解和认同。

  “高校是留学人员成长成才的基地,也是海归人才施展抱负的热土。”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陈旭寄语广大留学人员,要初心不改,赓续留学报国光荣传统,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要奋斗不止,激发创新创造蓬勃动力,助力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笃行不辍,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主动担负起“民间外交使者”的光荣责任,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此次论坛上,欧美同学会和南京大学共同发布了《奋进新征程留学报国倡议》。倡议旨在号召海内外广大留学人员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共同积极行动起来,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留学人员的智慧和力量。

  坚守报国初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京大学获得国家三大奖18项、重大科技项目115项。这其中的大部分获得者,都是留学归国的学者。”主论坛主旨演讲环节中,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王欣然说。这位毕业于斯坦福大学的80后教授,曾研制出世界上首个高开关比石墨烯场效应晶体管,是最年轻的“长江学者”之一。

  在南京大学,有许多像他一样放弃国外优厚待遇回国任教的青年学者。他们在学以报国中实现青春梦想,在自己的学术领域中上下求索。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何促进新发展阶段留学人才培养?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表示,要坚持党管人才,加强对留学归国人才的政治关注、组织关怀和生活关心,引导他们传承好、弘扬好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要突出平台建设,优化引才模式,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要推进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以开放大格局构筑发展新优势,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主动识变应变求变,精准实施教育、科技、人才国际交流合作,以教育之力服务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王嘉毅说。

  本次论坛还设置了4场分论坛,分别以“留学报国与坚持立德树人”“留学报国与科技自立自强”“留学报国与文化自信自强”“留学报国与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40余位留学归国人员代表进行了分享。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开学第一课,院士当老师

      “随着天文学的进步,我们已经能够看到138亿年前宇宙大爆炸的火球,能够重构宇宙演化的历史……”2月20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武向平来到天津一中,为学生们带来一堂生动鲜活的科普教育第一课《认识我们的宇宙》。这是由天津市科协、天津市教委主办的2023年“院士来上课”活动的一幕。此次...

    时间:02-22
  • 为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菁菁校园,书声琅琅,张淑琴每天在校时间超过12个小时,却不知疲倦。她是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临沂北城小学校长。  “我会积极履职尽责,努力为教育事业发展添砖加瓦。”张淑琴说,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她一直围绕学校、家庭、社会对教育工作的期待,在调研中了解群众的想法。  近年来,张淑琴提交的关于全民阅...

    时间:02-22
  • 寒假返乡大学生的“当归”秘语

    原标题:寒假返乡大学生的“当归”秘语  杨俊杰同学在提问。  杨求发同学在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  正月初七清早,贵州黔东南的大山里寒气逼人,连绵不绝的阴雨天气,让人即使在室内,也要裹上厚厚的羽绒服。然而山顶处本应清冷寂静的归柳小学教室内,此时却热气腾腾格外热闹。  35个毛茸茸的小脑袋,正凑在六...

    时间:02-22
  • 苏州推出归国人才“留创贷”

    原标题:苏州推出归国人才“留创贷”  今天,苏州市“留创贷”金融产品服务启动仪式在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举行。活动上,11家留学回国人员创办或领办的企业获得首批授信,授信额度合计1亿元,其中单户纯信用授信额度高达5000万元。本次活动由苏州市委人才办、苏州市人社局、中国建设银行苏州分行主办。  “留创贷”主...

    时间:02-22
  • 一根翠竹撬动绿色富民大产业(我和我的乡村(3))

      2020年12月,王骁晴参加博鳌国际禁塑产业论坛。   受访者供图  竹碗、竹椅、竹桌……走进宁波士林工艺品有限公司的展示厅,上千种精致的竹制品让人眼前一亮。“竹不富民羞成业”,“竹二代”王骁晴从美国留学回国后一直记得父亲说的这句话。  如今,这些凝聚着工匠精神的竹制品在世界舞台上多次亮相,凭借细致...

    时间:02-22
  • 千年澄泥砚有了“时尚范儿”

      澄泥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使用经过澄洗的细泥作为原料加工烧制而成,有着质地细腻、抚如童肌、发墨而不损毫等特点,尤以山西绛州澄泥砚为主要代表。澄泥砚的制作技艺曾一度失传,后在山西新绛蔺永茂、蔺涛父子的努力下重现于世。澄泥砚制作需要经过选泥、澄清、阴干、雕刻、打磨、烧制等10余道主要工序,生产周期长...

    时间:02-22
  • 从制造迈向“智造”

      据新华社电(记者于也童)作为京沈对口合作的重要标杆、科技创新企业的孵化器,记者近日走访沈阳中关村智能制造创新中心了解到,这里已“带土移植”科技型企业126家,老工业基地铁西区正加速从制造迈向“智造”,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2年,我们企业的营业收入近2亿元,目前我们已围绕东北生猪上下...

    时间:02-22
  • 江苏泰兴:“梦想小屋”帮困境儿童圆梦

    原标题:“梦想小屋”帮困境儿童圆梦   2月18日,穿过一条条蜿蜒的村间小道,记者来到位于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的一个“梦想小屋”。“字还是要写得再工整一些。”推开门,志愿者正认真地检查一个女孩的作业,并指导订正。   这个女孩名叫朱梦曦,家住黄桥镇大张村,是泰兴市“梦想改造+”计划帮扶的儿童之一,2020年入住了自...

    时间:02-22
  • 《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发布 大数据绘制城市“健康画像”

    原标题:大数据绘制城市“健康画像”   2月21日,由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清华大学健康中国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清华城市健康指数2022》(以下简称《指数》)发布会在京举行。   《指数》研究发现,从总体趋势上看,全国城市健康水平稳步提升;中小城市组城市健康水平增速较快,与...

    时间:0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