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春节后北京招聘会“供需两旺” 企业抢抓“开门红” 线下招聘火爆

2023-02-06 08:42: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企业抢抓“开门红” 线下招聘火爆

  近日,北京市昌平区一路段出现罕见拥堵,人们涌入昌平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招聘大厅,春节后当地的首场招聘会在这里拉开帷幕。

  据统计,此次招聘会提供了生产制造业、民生保供及高端电子研发领域等岗位1400多个,主会场参会人数达1200多人,线上平台浏览11162人次。

  “赶上年后复工复产的高峰期,应聘者多,投递简历的热情也很高。”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主管张雨辰说。

  张雨辰是名00后,去年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毕业后加入了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他介绍,今年集团新成立了一个事业部,用工需求较大,这次主要招聘研发类的科研人员,一些工程师岗位月薪可达两万元。

  张雨辰说,去年年底,集团通过线上直播招聘了一些技术工人,但线上招聘只能先投简历,还需电话核实,效率较低。当天上午的两小时里,张雨辰收到了三四十份简历,这场综合性招聘会的效果已超出他的预期。

  30岁的孙孟杰春节前因公司裁员,一直在线上寻找就业机会,这是第一次来线下招聘会,他形容“场面火爆,人太多了”。

  一上午,孙孟杰只投出两份简历。他拥有7年多的线上营销经验,再次求职时有了更多底气,不会将就。

  听到孙孟杰的情况,站在一旁的盛德安佳护理站创始人海松,主动和他聊了起来,“电商和线上服务是未来医养结合领域的趋势,我们正在探索。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来做相关的运营工作?”

  海松昨天才得知这场招聘会,没来得及“抢”展位,便找了几名同事来现场“收些简历”。海松是昌平人,去年新成立的公司也设在昌平。“针对本地的人才招聘工作能够有这样一个平台特别好。”海松说。这次到现场,他想与昌平区的人力资源部门合作,帮助解决企业人才招聘问题。

  招聘会还设置了“政策咨询综合服务专区”,有企业来咨询相关补贴政策,有求职者想了解灵活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还有一些求职者希望通过培训,掌握保安、厨师、计算机等相关职业技能。

  求职者也可以在专区登记自己的求职信息,这些信息将与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一起纳入昌平区人社局的数据库并进行匹配,为双方牵线搭桥。工作人员王鹤景介绍,来就业登记的人,既有20多岁的应届毕业生,还有来帮孩子登记信息的家长。

  近期,在昌平区的其他街道还有6场招聘会在同步进行。北京市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齐俊国表示,这次招聘会是区、镇、村联动,把用工需求传递到最基层,延伸到最贴近老百姓的地方。

  “两天前,企业展位通道一开,就像网上抢票,一会儿就没了。”齐俊国说,从这个供需情况来看,相信中国经济今年会有一个大的跃升。

  齐俊国介绍,下一步,北京市昌平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还将围绕重点就业群体、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通过北京市人社局官方网站“就业超市”平台、“百姓就业”微信公众号、“昌平就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出高校毕业生专场、“回天地区”专场和专精特新企业专场等各类招聘活动,确保“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专场”,为保障企业用工“加电续航”,为实现“开门稳、开门红”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

  记者 张艺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上海:立法保障“最柔软的群体” 实现“幼有善育”

    原标题:上海:立法保障“最柔软的群体” 实现“幼有善育”  上海市静安区江宁街道“宝宝屋”,为社区内有需求的幼儿提供临时照护服务。上海市教委供图  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面向“最柔软的群体”,是民生保障的重中之重。2022年11月23日,《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

    时间:02-06
  • 呼唤普惠性托育服务 不负幼有所“托”

    原标题:呼唤普惠性托育服务 不负幼有所“托”  呵护儿童健康快乐成长,实现“幼有所育”,既是家庭关心的大事,也是国家重大民生事项。但“生了娃没人带”“双职工带娃难”成为年轻人普遍面临的育儿难题。上海以立法破解托育难题,给“最柔软的群体”以坚实的托付,引起广泛关注。  2023年1月1日起,《上海市学前教育与...

    时间:02-06
  • 人工智能能为教师帮多大忙

    原标题:人工智能能为教师帮多大忙  在一场国际会议上,人工智能与教师、教育的话题得到了高规格的讨论和经验分享。多个国家的教育部长、联合国机构或国际组织的高级代表、知名学术研究人员汇聚在云端直播间。他们说,“让数字革命成为最有力的工具,确保所有人都可以获得优质的教育,变革教与学的方式”“要引导AI为教...

    时间:02-06
  • 如何激发孩子们“刻在基因里”的科学好奇心

    原标题:如何激发孩子们“刻在基因里”的科学好奇心“我算了一下,上个学期无论线上课还是线下课,我主动找老师问问题的次数不超过5次。”寒假里,高一女生佳慧(化名)对刚刚结束的一个学期的学习进行了总结。“我接触过很多小朋友,发现他们越长大就越不愿意问问题,小学阶段是好奇心最强的时期。”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

    时间:02-06
  • 宝爸宝妈之烦恼:宝宝谁来带

    原标题:宝爸宝妈之烦恼:宝宝谁来带  36岁宝妈李晓和丈夫陈逸然在陪伴两岁的儿子。先藕洁/摄  34岁的宝妈邹京京育有三娃。受访者供图  90后宝爸李华锡和他两岁的儿子。受访者供图  邹京京的三孩之家犹如一个窗口,演绎着年轻宝爸宝妈的喜乐烦愁。生育、托育已并非个人、乃至一个家庭之事,而是攸关中华民族长...

    时间:02-06
  • 为了培养“大写的人”

    原标题:为了培养“大写的人”学人小传  燕国材(1929—2023),湖南桃源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同年分配到上海师范大学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主任,曾兼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理论心理学与心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心理科学》副主编,全国非智力因素研究会名誉会长。出版著作...

    时间:02-06
  • 云南保山学院:思政课开在云岭大地上

    原标题:思政课开在云岭大地上   “作为一名宣讲团成员,我将积极挖掘家乡本土红色文化,用一个个无私奉献的动人故事,通过讲解和曲艺的方式开展沉浸式红色宣讲,传承好红色基因,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云南保山学院党的创新理论大学生宣讲团成员、工程技术学院2020级水利水电工程班学生赵雪松说。   “保山学...

    时间:02-06
  • 这些中学生临摹了《清明上河图》

    原标题:这些中学生临摹了《清明上河图》   “猜猜孩子们临摹这幅《清明上河图》用了多久?15名学生只用了一周时间。了不起吧!”在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〇中学美术教室,美术教师段英子骄傲地展示着学生们临摹的《清明上河图》。这是学校伯虎画社的“首秀”,更是学校落实“双减”政策的硕果之一。整幅作品完全按照原画...

    时间:02-06
  • 打造生育友好型社会,各地在行动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中医医院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在护理新生婴儿。   黄春涛摄(人民视觉)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托育中心老师带着小朋友玩游戏。   新华社记者 江 汉摄  将优化生育政策及配套措施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或列入民生实事、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发放生育津贴和育儿补贴、加强住房保障支持、完...

    时间:02-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