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建德有位“玉米姑娘”

2023-01-04 08:4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应李一正在检查水果玉米的生长情况。
  受访者供图

  经过采摘、挑选、分拣、装箱、打包等步骤,一箱箱水果玉米运往上海、宁波等长三角城市,随后被端上市民餐桌……作为当地特色农产品,这段时间,浙江建德市航头镇的水果玉米迎来大规模丰收,田间地头热火朝天。

  “现在每天要采摘1000斤左右,1斤大概11元,订单供不应求。”在航川村,“玉见乡甜”共富工坊负责人应李一忙得不亦乐乎。她是一名杭州“90后”,研究生毕业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设计管理专业,从小便对农业有着浓厚的兴趣。应李一告诉记者,自己小学时给大家同学录上的留言,在“梦想”一栏填的都是“创办一个属于自己的农场”。

  机缘巧合下,应李一的母亲真的经营起一家农场。抱着对农业的向往和热爱,每逢节假日,应李一都会在农场住上一段时间,久而久之,自己也成了半个“土专家”。

  “我连自己的大学毕业设计都是以果蔬包装设计为课题。”应李一说,2021年母亲退休,在家人鼓励下,应李一毅然辞去跨国公司的高薪职位,挽起裤腿扎根土壤,在航头镇当起了“新农人”。

  应李一说,之所以选择在这里建农场,是看好当地玉米的种植传统,想借助好品质打造品牌效应。能人带头,政府牵线,2022年10月,航头镇顺势成立了玉米共富联盟,来自企业、大户、农户以及电商销售群体等50余人、5家单位集体签约加入,同时发布“航头水果玉米”区域公共品牌,种植能手还受邀担任种植导师。

  航头镇农业与农村工作办公室负责人傅远辉告诉记者,过去,镇里玉米种植分散,体量小,品质参差不齐,更谈不上打造品牌。“如今我们以党建为契机,整合各方力量,成立了由导师、企业、大户和有意愿种植玉米的农户组成的‘水果玉米共富联盟’,实施四统一模式。”他介绍道,通过“政府+企业+农户”的农业推广发展模式,旨在聚焦产业发展,充分发挥致富能人示范带头作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生产工作,实现共同富裕。

  据傅远辉介绍,加入联盟后,农户可每月在农服中心参加技术培训,前端种植由导师指导选种、育苗等,后期销售环节也完全不用担心,有专门的公司和电商平台统一收购并协助销售,通过这种模式将农户纳入农业现代化发展链,共享高质量发展红利。

  对此,村民董国成深有感触。他告诉记者,自家以前种植普通玉米收益较低,想改种水果玉米又因其种植门槛高、缺乏技术指导而不敢尝试。“现在好了,联盟里有导师亲自指导技术,包括如何分批施肥、催芽播种等格外细致,啥也不用愁。”2022年,董国成收获了第一批水果玉米,亩产高达1500余斤,仅10亩玉米地就增收了15万元,让他格外开心。

  在航川村,像董国成这样的农户还有22人,全村种植面积多达500亩,水果玉米为村集体每年增收40余万元,带动周边村民约100人就业,人均年增收可超8万元。

  “不仅如此,我们还成立了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下属公司,专门负责民宿运营,统一跟旅行社和各大旅游平台对接客源,并统一全村民宿服务标准,为游客带来高品质原汁原味的乡村体验,同时建立合理的村民利益分配机制,强村同时更能富民。”航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宁德良说。

  不止是水果玉米,草莓作为建德最具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也是当地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产业之一,2022年全市共建设推出了5090亩草莓标准地,采用统一流转土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钢架大棚等设施,并提供技术管理、统一品牌销售等全面服务。有了草莓标准地,莓农实现了“拎包入驻”。

  “镇里给了我们许多好政策,比如大学生创业补贴、粮油产品补贴等,我想结合自身专业,把海外农业大品牌发展经历和时下年轻人的潮流需求结合起来,用健康、绿色的种植理念加以最新的电商宣传模式,推广放心的农产品。”应李一说,她的农创之行引起了许多留学同学的关注,家乡的好政策、大变化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返乡创业。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四川农大助力建设“天府粮仓”

    四川农业大学近日举行科技赋能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行动启动仪式,现场发布了《科技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以下简称《科创方案》)和《服务新时代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行动方案(2022-2025)》(以下简称《服务方案》)两大方案,计划每年投入一亿元经费,持续推进学科、人才、团队、科研协同...

    时间:01-04
  • 盐城师范学院:打造“沉浸式”的思政课堂

    2022年12月7日,一场“我心中的思政课”——大学生“四史”微课大赛在盐城师范学院开幕。来自18个二级学院、经过层层选拔的选手,纷纷在台上展示风采,全体思政课教师“化身”学生坐在台下认真聆听。师生相互启发、共同用心感悟,润物细无声。“要发挥好思政课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作用,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

    时间:01-04
  • 我科学家发现长着恐龙头骨的白垩纪鸟类

    新华社北京1月3日电(记者金地、张泉)记者3日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我国科学家在辽西热河生物群新发现一种长着恐龙头骨和怪异身体的白垩纪鸟类,命名为“朱氏克拉通鸷”。这一发现为解答鸟类如何由恐龙演化而来并演化出独有的形态特征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生态与进化》...

    时间:01-04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工作站首次在港设立

    从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建筑国际”)获悉,近日,中国建筑国际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湘生教授签署协议。2023年1月,双方合作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这将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香港建立的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对促进深港融合、科技兴港等具有开创性意义。陈湘生院士表示,我国建筑业面临...

    时间:01-04
  • 走好国防科技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是对教育事业的重大战略部署,也为教育事业中长期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国防科技人才自主培养既是捍卫国家主...

    时间:01-04
  • 努力把科研融入科技强国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赋予了我们这一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新的时代使命。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才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国际科技竞争的新焦点...

    时间:01-04
  • 育栋梁之才 铸国之重器

    领导班子带头学、基层党组织全面学、专题培训深入学、党员干部自主学、青年学子生动学;制定宣讲工作方案、建设宣讲队伍、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西北工业大学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热潮。“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下一步,西北工...

    时间:01-04
  • 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合并立法有启示意义

    自2023年1月1日起,《上海市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条例》正式实施。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面向学龄前幼儿这一“最柔软的群体”,是民生保障的重要环节。托幼一体化,“将学前教育与托育服务合并立法,在地方立法中尚属首创”。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学前教育法立法进程。2020年9月,教育部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

    时间:01-04
  • 2023年度国考即将开考,这些事项考生要了解!

    原标题:2023年度国考即将开考,这些事项考生要了解!  延期举行的2023国考将于1月7日至8日开考。考生可于3日0:00至8日15:00期间登录国家公务员局网站打印准考证。考前,多地就保证考试秩序、疫情防控等发布提醒。  报名人数  近260万人通过资格审查,录用比约70:1  根据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消息,2023年度国考招录...

    时间:01-04
  • 深刻把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大学考察调研时指出:“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出全面部署,要求“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贯彻落实党...

    时间:01-0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