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13位学经僧人在拉萨大昭寺答辩获藏传佛教“博士”学位

2023-04-23 19:32: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拉萨4月23日电 (记者 江飞波 贡桑拉姆)2023年度藏传佛教格西拉让巴立宗答辩暨颁证仪式23日在拉萨大昭寺举行,13名考僧通过答辩,获得格西拉让巴学位。

图为获得藏传佛教格西拉让巴学位的13名考僧合影。 中新社记者 李林 摄

  格西,藏语意为“善知识”,格西拉让巴相当于佛学“博士”学位,是藏传佛教显宗最高学衔。

  当日,来自拉萨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热堆寺,日喀则扎什伦布寺,山南达布夏珠林寺,昌都强巴林寺、八宿寺、烟多寺、向康寺,那曲热登寺、琼科寺,以及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东竹林寺共13名考僧获得答辩资格。

  上午9时许,大昭寺内春风吹拂、大院内桑烟袅袅。考僧、考评委员会成员以及来自各大寺庙的陪考僧人共260余人依次落座、共诵经文。

图为答辩现场,两位戴着眼镜的应考高僧进行交流。中新社记者 江飞波 摄

  按照传统惯例,现场先举行无斋佛事活动。在考评委员会的监考下,应考考僧轮流就陪考僧众所提有关《释量论》《般若论》《中观论》《俱舍论》《戒律论》藏传佛教五部经典内容进行答辩。

  现场气氛热烈非常,提问僧人们不时舞动念珠、来回踱步、鼓掌助威,应考高僧也成竹在胸,就提问一一作答。

图为陪考僧人围绕藏传佛教五部经典向考僧提问。 中新社记者 李林 摄

  大昭寺内朝佛的信众以及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信众见状,纷纷向参加考试的高僧们行合十礼,游客们或驻足观看,或拍照记录这一难得时刻。

  答辩完成后,拉萨色拉寺50岁的僧人次成坚参获得第一名,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洛桑班旦曲扎和昌都烟多寺洛桑扎西分别获得第二、第三名,其余各寺10位高僧也获得相应名次。

图为陪考僧人围绕藏传佛教五部经典向考僧提问。 中新社记者 李林 摄

  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徐志涛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获得学位的考僧赠送五彩缎、干果、袈裟和礼金。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常务副会长、西藏佛学院院长珠康·土登克珠致贺词,并代表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向获得学位的考僧献哈达,颁发学位证书。

图为立宗答辩仪式结束后,僧人们集体诵经。 中新社记者 李林 摄

  夺魁的色拉寺高僧次成坚参说,自己定期参加色拉寺辩经活动,“色拉寺的学经环境很好,我觉得获得格西拉让巴学位是一个阶段的见证,并不是学修佛法的终点。”他说,今后会继续潜心研修,同时也希望其他僧人用心、好好学经,弘扬佛法。

  珠康·土登克珠在致贺词时介绍,截至目前,西藏获得格西拉让巴学位的高僧共177名。(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XBB.1.16成印度主要流行株 会否引起我国新冠阳性数反弹

      [ 张文宏解释称,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根据监测数据,目前中国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 ][ 中国疾控数据显示:2023年4月20日,各省份报告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数为2661例,新冠核酸检测阳性...

    时间:04-24
  • 广交会上外贸人冷暖分明 “最大规模”背后政策继续发力

      经过了4天的短暂休整,“史上规模最大”的广交会二期于4月23日继续对外迎客。  作为二期参展商,宁波宝林达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国文23日傍晚告诉第一财经,第一天的感受与一期多数展商类似——总体人流量很大,但以亚洲人面孔为主,欧美客商偏少,老客户来到现场见面的比例也较小。不过,海外客商一旦看...

    时间:04-24
  • 我国高速通信技术取得突破 将助力6G发展

      科技日报讯 (记者付毅飞)记者从中国航天科工二院25所获悉,该所近日在京完成了国内首次太赫兹轨道角动量的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将为我国6G通信技术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  据悉,此次实验利用高精度螺旋相位板天线在110吉赫频段实现了4种不同波束模态,通过4模态合成在10吉赫的传输带宽上完成10...

    时间:04-24
  • 激发叩问苍穹的热情与梦想

      【科技观察家】  ◎杨 雪  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一系列学术、产业、科普、文创活动举办,唱响“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格物致知,叩问苍穹”主题,倡导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行而致知,知而促行,敢于追逐梦想,用格物致知的精神,不断探索深空奥秘。  过去一...

    时间:04-24
  • 科研人员破解海参“吐丝”之谜

      科技日报讯 (记者叶青 通讯员江晓)记者4月22日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胡超群团队,成功破解了海参“吐丝”之谜。该研究揭示了玉足海参居维氏器防御敌害的物质基础、感知过程与喷射机制,在海参敌害防御机制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

    时间:04-24
  • 迄今最重“薛定谔的猫”出现 有望催生更大更稳健量子比特

      迄今最重“薛定谔的猫”出现【有望催生更大更稳健量子比特】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科学家迄今已设法让原子或分子同时身处两个位置——所谓“叠加”态,实现了“薛定谔的猫”效应。在一项最新研究中,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科学家让一个“体重”为16微克(质量为原子或分子的几十亿倍)的微...

    时间:04-24
  • 防范人工智能风险需加强数字规则制定

      ◎周 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潜在风险研判和防范,维护人民利益和国家安全,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建立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规则是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举措。人工智能技术的数字规则应该涵盖技术安全、技术公平、技术可控、技术责任等方面,而制定人工智能技术...

    时间:04-24
  • 超高能量吸收密度力学超材料制成

      科技日报兰州4月23日电 (记者颉满斌)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材料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与重庆大学的合作者利用核径迹技术,制备出具有超高能量吸收密度的力学超材料。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作为一类新兴的力学超材料,纳米晶格可以在更轻质的情况下实现超常的力学性...

    时间:04-24
  • 叩问苍穹 探索不停——写在第八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给航天工作者回信、致电,同正在太空执行任务的航天员“天地通话”……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  全年实施宇航发射任务64次,再创历史新高;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梦圆“天宫”;首次在月球上...

    时间:04-24
  • 南昌舰:人民海军见证者

      新华社青岛4月23日电 题:南昌舰:人民海军见证者  新华社记者黎云、米思源  4月下旬,是青岛的“海军时间”。  军乐会、军营开放、舰艇开放……海军成立74周年各项宣传教育活动迅速点燃了这座海滨城市。  海军成立纪念日前夕,复旦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师生代表走进南昌舰所在军港,与南昌舰官兵...

    时间:04-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